162 唐诗解读——杜甫之《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注:
腐儒:本指迂腐而不知变通的读书人,这里是诗人的自称,含有自嘲之意。是说自己虽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却仍然没有摆脱贫穷的下场;也有自负的意味,指乾坤中,如同自己一样的心忧黎民之人已经不多了。
落日:比喻自己已是垂暮之年。病欲苏,病都要好了。
存:留养。
老马,诗人自比。
解读:
这首诗应作于大历三年(768),此时杜甫正流寓湖北。尽管年龄越来越老,环境越来越恶劣,但诗人报国之心并未因此而消沉,具体到这首诗中,诗人将这样一种人生信念表现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也因此,该诗成为诗人一首极具代表性作品。
晚年的杜甫,身体被各种疾病所困扰——疟疾、肺病、风消渴……,加上辗转流离,朋友稀少,遂于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三个月之后到达湖北江陵,他原计划回到洛阳,可洛阳发生兵乱,交通阻隔,不能成行,于是在江陵住了半年,又移居湖北公安数月,并在这年年底移居湖南岳阳。
首联诗人以“归客”“腐儒”两词对自己的身份进行概括和界定。“归客”者就是漂泊无依的天涯沦落人,此时杜甫漂泊于江汉之间,由于受多种病症的折磨,身体越来越糟,心情也越来越抑塞无聊。“腐儒”则完全是诗人自嘲之语,其中不无激愤之意,清人黄生曾这样解释:“'一腐儒’上着'乾坤’字,自鄙而兼自负之辞。身在草野,心忧社稷,乾坤之内,此腐儒能有几人?”应该说深知诗人之意。
颔联道出了诗人内心强烈的思归之情。诗人仰望苍穹,仿佛觉得自己与天空“片云”一起,共存于浩渺的天空,无所依存,又好像是和“孤月”一起,共渡这漫漫长夜。“片云”“孤月”不仅仅是写景,其中也有诗人自比自况。其实这两句为倒装句,应为“共片云在远天,与孤月同长夜”。用了倒装之后,就非常巧妙地把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景物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融会成一个绝妙的艺术境界。
颈联承接上句“腐儒”之句,后世研究杜诗之人对一联提出批评,认为“秋风”对“落日”不工,并非实写眼前之景,而是诗人比喻自己已经所处“日暮途穷”的境地。这实则是诗词中所谓的“借对”之“借物对”。其实杜甫在这里只是想借秋风所蕴涵的萧瑟之意,同时又化用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意,诗人一改以往悲秋诗的做派,面对萧瑟秋内,丝毫无衰飒之意,反倒觉得这秋风可以拂去自己多年疾病,表现自己情志坚定不移。苏轼在贬谪岭南之时,身处困境,曾在《次韵江晦叔二首》中写道:“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从中不难感受到杜甫这两句诗对其创作起的影响。
尾联化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诗人以“老马”自比,表明自己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情怀。
全诗委婉含蓄,造语巧妙,情景交融,情绪高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所谓“乾坤作客,日夜思归,重宵洒然,八面俱彻,思参造化,笔夺天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