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浙大学习(2)
我在浙大学习(2)
今天下午,我们聆听了浙江省教育厅考试院评价部主任方张松主讲的专题《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质量评价改革》。虽然大部分内容都很熟悉,但是还是让我有记录的欲望。
作为考试院评价部的主任,他的讲课风格、他的语言表达,都是值得点赞的。这样的讲述方式,让我们这样一个夏日的午后,听起来还是蛮有趣味的。但是这不是我听课的主要追求,我希望听到的是能够开启我思考之门的课程。
他从历年的中高考大数据中,分析出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阅读能力跟不上。我想这个信息点,大家这几年应该都会有所感觉,不值得一提。他说,世界的核心课程是阅读、母语(语文)、数学、科学,其中阅读是第一位的。可是,我们有多少学校专门开设阅读课?他例举了国外是如何重视阅读课开展的诸多案例,其实大家也可以打开《阅读的力量》这本书,就可以了解美国是怎么做阅读的。而且,还可以感受阅读具体实在的力量。
有的家长讨厌孩子看漫画,那就看看这个信息点。通过数据可以看到,漫画在小学低段对孩子学习成绩有促进作用,到了高段就有毁坏作用。所以我们要注意,在低年级段,漫画主要功能是让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到中高年级段,我们就必须进入训练学生达到阅读自动化的阶段。只有这样,阅读能力才能转化成学习能力。
另外,通过大数据可以得出这么一个信息:看介绍人物和事物的书,对成绩有正向作用的。所谓的这两类书,就是人物传记和自然科普类的书。这个结果不难理解,因为人物传记是解决学生学习动力的问题,科普类是解决学生好奇心的问题。
从大数据分析来看,网络游戏、手机等对学生学习的破坏力,极为严重的。这一点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深刻体会的。但是,听了方主任的分析,我们就更加清晰它为什么会具有这样大的破坏力。
他说,孩子成绩出现差异,是哪两个期间造成的?就是两个假期,一个暑假和一个寒假。因为假期是学生看点电视和玩游戏最猖狂的时候。这些东西对我们教育的破坏力是最大的,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他不愿意听老师的课,因为老师和网络比较,网络更有吸引力;二是出现在语言障碍,因为网络的语言是单向输出,长期这样在网络上的孩子说话能力下降,久而久之就不会与人沟通;三是思考和探究的能力就没有了,因为看电视是不需要你动脑的。
他说,欧洲某一个国家的儿童电视节目,播放一段时间,就会突然断掉,停留一分钟。这一分钟,就是给孩子思考,下一个情节会是什么内容。可是,我们的电视节目还没有达到这么高的水平,还是不要看为好。
作为省教育厅考试部评价部的主任,他明确指出低水平的评价,是破坏教育的最大力量。那么,值得思考的是,我们的评价是高水平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