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兵哥哥谭希:差异化种植蔬菜,走出一条致富路

——访潼南区希旺蔬菜种植股份合作社总经理 谭 希

记 者 刘早生  李 朋 
特约通讯员 黄 强  陈波儿

有着8年种菜经验的重庆潼南新型职业农民谭希,与妻子俩靠着种植蔬菜,一年纯收入高达四五十万元。他们是如何做到的?笔者带着疑问走访了这对执著能干、奋斗不息的新型职业农民。

谭希夫妇在“一串铃”青南瓜基地察看长势

没有资源,就把自己当资源

1995年,谭希从潼南参军入伍,到湖南衡阳当了4年武警兵。1999年底退伍回乡后,随打工潮来到浙江温州一家公司当保安。他脑子灵活,敢想、肯干,一步步从普通保安做起,做到了保安队长这一职位,工资从原来的1000多元涨到3500元。

“做保安做到队长就是天花板,到顶了,又是吃的青春饭,不用多久就会被别的年轻人挤走。而且打工毕竟不是一辈子的事,从农村出来,家里也没有其他资源,要想过上好日子只有靠自己打拼,创业是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不甘平庸的谭希脑海中总是在谋划自己的未来。

“一串铃”青南瓜

2011年,谭希向公司老板递交了辞职书。公司老板一时不解:“我给了你位置,也给你开出了这么高的工资,还留不住你?”“我想乘还年轻,为心中的梦想搏一搏。”谭希坚定地回答说。

辞职之前,谭希从多方面了解到,家乡潼南正在大力推进“西部绿色菜都”、 重庆蔬菜保供核心基地的建设,重庆市1/3的蔬菜供应量来自这里。近年来,潼南区蔬菜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00万亩,年产量超过200万吨,是重庆名副其实的“菜篮子”。谭希觉得返乡种蔬菜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初试败北,吃一堑长一智

2011年,谭希带着夫妻俩多年打工积存下来的40万元,回到家乡柏梓镇中渡村,看到乡亲们秋收过后的稻田闲起不用很是可惜,他决定流转乡亲们的冬闲田种青菜头。

那时没有什么经验,贪大求快,想一口吃成胖子,谭希一下子流转了550亩左右冬闲田,全部种上了青菜头。次年,青菜头虽然丰收了,但市场行情不好,又没有销路,大量青菜头烂在地里,无人问津,几百亩青菜头让他几乎血本无归。

“亏了不可怕,千万不要失去信心,要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我相信你能重新站起来的,实现梦想就在明天,我这里还有一点钱先给你打过去,我们一起努力好吗?老公!”谭希的妻子说。

对于敢于挑战命运的人来说,一次两次的打击算不了什么,甚至无数次的挫折失败都不能迫使他放弃心中的梦想。

“我一定要在农村干出个名堂来!”初试败北的谭希没有气馁,反倒坚定了他在家乡创业实现人生梦想的信心和决心。

“种植蔬菜,管理、技术、销售任何一个环节出了纰漏,不畅通,都会成问题。”这是谭希认真总结失败后得出的一个教训。随后,谭希开始找问题补短板,先后到云南呈贡、山东寿光等蔬菜种植发达地区“交学费”学习西兰花、“一串铃”青南瓜等蔬菜的种植技术。

潼南区农广校陈波儿老师在希旺蔬菜种植股份合作社南瓜基地调研

还多次参加了潼南区农委组织的新职农“蔬菜种植班”培训,学习了经营管理、客户维护、测土配方施肥等,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潜心专研学习,谭希逐渐成为了一名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土专家”。

“蔬菜种植,一是面积规模要适度,面积过大,管理容易粗放,无法保证蔬菜质量,后来我把蔬菜种植面积削减了一些,只种了230亩左右。二是要会应用新技术,提高效率,抢占市场先机;三是善于调查分析市场,有目的地种植反季节蔬菜,在时间节点上主攻早熟和延后栽培。”谭希说这是他不断取得成功的奥秘。

种植差异化,自然卖高价

西兰花被誉为“蔬菜皇后”,营养丰富,抗癌效果好,口感也不错,是一种高价值的蔬菜,但由于种植技术要求较高,种植的比较少。2015年11月下旬,谭希在前两年试种效果不错的基础上,大胆将种植面积扩大至140亩。让他喜出望外的是,这一季西兰花亩产达到1250千克,批发价每千克6元,全部被重庆新世纪连锁超市、重庆双福国际农贸市场包销了,西兰花供不应求。

“一串铃”南瓜因其漂亮的外观和清香脆爽的独特口感,深受市民喜欢

“喂,是谭老板吗?今天我要3吨青南瓜,下午我开车过来拉。”“谭老板,请给我准备2吨,你这青南瓜太好卖了,抢手得很。”2016年11月,“一串铃”青南瓜成熟的季节,谭希的手机快被打爆了,要求购买“一串铃”青南瓜的客商竞相抬价。

“一串铃”青南瓜个头不大,一般个重在0.8千克左右,凭借其漂亮的外观和清香脆爽的独特口感,深受市民喜欢,市场行情也一路走高,当时的批发价为5~5.4元/千克。谭希告诉记者,一亩密植的“一串铃”青南瓜,亩产至少在2000千克以上,亩收入逾万元。

“一串铃”南瓜种植基地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这是谭希多年摸索积累下来的经验。

谭希说:“市场上常见的是老南瓜,而他独辟蹊径专种嫩南瓜卖,看准了“一串铃”嫩南瓜种植时间短,产量高。加上冬季市场上很少有嫩南瓜卖,他的'一串铃’青南瓜正好填补了市场空白。“

行业翘楚,引领合作社发展

谭希在摸索中不断成长,慢慢崭露头角,成为潼南蔬菜种植的高手。如今,他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蔬菜种植技术:地热线自动控温+营养杯中棚育苗+地膜、矮棚保温保湿。其中,地热线自动控温就是给蔬菜铺上“电热毯”。这些先进技术的引进,保证了在低温天气条件下,大棚育苗或菜苗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

蔬菜大棚育苗基地

“特别是培育出的西兰花、'一串铃’青南瓜等特色蔬菜苗,苗齐苗壮,从根本上解决了严寒时段的育苗难题。”谭希介绍说。

“这一套“组合拳”不仅能让蔬菜提前25~35天上市,还能大大提高产量。由于打了时间差,价格能高出市场价的一倍以上。

“蔬菜提早季节上市,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提升了蔬菜的价值,我也赚得乐呵呵。”谭希笑着说。

为了带动更多的村民发家致富,谭希牵头成立了希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基地带农户的方式,在中渡村、郭坡村、浩洋村发展蔬菜种植,2018年,蔬菜产量就已达800吨,销售额达560余万元,产品远销香港、广州等地,预计今年收入可达100万元。

“明年我们还将适度扩大种植面积,争取带动更多的村民发家致富。”谭希自信满满地说。

近年来,有110户村民把自己的田地流转给谭希后,既收土地租金,又到蔬菜基地打工挣现钱,吃住在家,来回便捷。“与之前仅种地相比,风险小了,担心少了,但收入增加了。”在基地务工的村民张芬说,她将家里的3亩多地流转给谭希,一年可收土地租金1800多元,还可在基地打工每月挣1200多元,比自己种地划算多了,她对这种既收土地租金又在家门口打工的挣钱方式感到很满意。

春不老萝卜种植基地

谭希表示,未来的精力将主要投入在蔬菜的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探索上,细分市场,生产一批高端蔬菜产品,努力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力,提升菜农收益。同时也探索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借力附近连片的600亩的桃林二三月份的赏花节人气,发展体验式蔬菜采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