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实用有效的心脏病7个经方
本文主要根据费维光先生相关文章编写
1、苓桂术甘汤加味方
原方出自《伤寒论》、《金匿要略》。加味后又名定悸饮。
[方药]茯苓1gg桂枝10g白术12g甘草6g吴茱萸6g牡蛎15g桑白皮10g
[笔者经历]患者病症:心脏血管神经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献曝语:根据龙野一雄氏对原方苓桂术甘汤的应用总结中有此方可治心脏疾患:心脏瓣膜症、心功能不全、心源性喘息、神经性心悸亢进症(心动悸、贫血性浮肿〉。此方后经北宋时代朱肱加味后名为定悸饮,治疗阵发性心动过速,效果更佳。所谓心悸,即心动过速,其解释为:患者在精神上受到刺激,或身体受到劳累,或无缘无故,突然心中咚咚乱跳的时间长短不一。笔者用此方已治愈不少病人,屡试屡中,至今尚未
遇到一例无效。患此症者不论青年、中年、老年人都有,一般服药6剂、或 12剂可愈。又据日本医家经验,此方治间歇性心悸,炙甘草汤治无休止性心悸。
医界珠玉:指苓桂术甘汤原方。
1、吉益东洞氏云:'苓桂术甘汤,治心下悸,上冲,起则头眩,小便不利者。'
2、尾台榕常氏云:'苓桂术甘汤,治痰饮家眼睛生长云翳,昏暗疼痛,上冲眩晕,眼睑肿,多有眵泪,用之其效甚佳。应以心胸动悸,胸胁支满,心下逆满等症为主。治雀目症,亦有奇效。'
3、浅田宗伯氏云:'下总国小见川西云寺,脐下动悸,时时迫于心下,眩晕倒地,头上常重如石,上盛下虚,不能行走,遍求国内医中髙手皆治而无效。来京城,求治于余,余与苓桂术甘汤,兼用妙香散,服之数旬,积年之疾,脱然而愈。'
4、矢数道明氏治阵发性心动过速症云:1133岁男子,数年前心脏肥大,但未衰竭。20年前进行野球比赛时,由于心情不佳,心动过速而倒下。以后胸部有重压感,呼吸气短,心动过速。脉结代,起立时眩晕。噫气、尿频、多汗等。投与苓桂术甘汤加牡蛎12克,病情逐渐好转,服药3个月恢复工作而停药。'
5、中琴神溪氏著《生生堂医谭》云:'一男子腰痛,大便每次下血一合有余。面色鲜明,站立时则眩晕。先生处以苓桂术甘汤,立即得到痊愈。'
6、河野顺用此方的提纯剂治眩晕云:'患者某女士,65岁,无工作,与老伴共度闲散生活,患者言,也许自己是乐天派,或过得闲散,身体逐渐肥胖。不但如此,还有一站起就头晕,心动悸,呼吸困难。胃部有振水音,腹部松软。给与苓桂术甘汤提纯剂30日的量,服20日来院称,有了疗效,喘气得到改善,未发生心脏动悸,想继续服用下去。共服2个月后,近于完全康复。又服1个月后,已不再来院,定是痊愈。'
7、矢数道明氏对本方的变方云:'本间枣轩氏家传方,即本方与四物汤〖当归、芍药、川芎、地黄)相合,名为连珠饮。治贫血所致的动悸,呼吸困难,颜面浮肿等。又吉益东洞氏将本方加川芎、大黄,名为应钟散。治髙血压引起的气之上冲、肩痠痛、眩暈、头痛、动悸、便秘等。又原南阳氏将本方加针砂、牡蛎、人参,名为针砂汤。治心脏瓣膜症、贫血、神经症引起的动悸、眩晕、呼吸困难等。又本方加车前子、细辛、黄连为明朗饮。用于眼科一般疾患、视力障碍、网膜炎等。'
2、苓桂术甘汤
[方药]茯冬1gg桂枝12g白术10g甘草6g
〔笔者经历〕患者病症:小儿短气、眼疾、眩暈。
^ 献曝语:最初有人问,孩子一玩得时间稍久,发现他总要吸一口长
气,好像舒服些,问有何治法。作者令其带孩子来一趟。来后诊之,亦
无其他症状。当时想起《金匮要略》云:'夫短气有微饮,当以小便去之,
荟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与苓桂术甘汤,后知服六剂而愈。直
至今日,知患此症者不少,用此方无不效者,皆不过六剂。也未见成人
患此症使用此方无效,须改用肾气丸者。
医界珠玉:
1、陆渊雷氏云:'慢性胃病,人世间最多,不一定皆有积水〈有无可由医院确诊),如有积水,大多为苓桂术甘汤证,所以本方应用极为广泛。胃中有水,常引发眼疾,赤痛而多眵泪者,用本方加车前子,有奇效。现在中医治眼疾,但只知用寒凉滋润药,如此方中的桂枝性温,白术性燥,都视作眼疾中之禁药,于是长久服药而不得愈。而世间随有'眼疾百贴'之说'。
2、藤平健氏的《慢性轴性视神经炎患者的全身症状见识补遗》云:'观察197例慢性轴性视神经炎的患者,所呈现的全身症状,眼睛疲劳,注意力不能集中,头重与头痛,精神不安,体位变动时眩晕等,大多为苓桂术甘汤症。用本方制剂投药,视力好转者占95^,假性近视减轻对慢性轴性视神经炎的治疗获得良好效果。'
3、吉益南涯氏之《成绩录》〈为学生所记)云:'摄南某人之妻子,头目昏沉,眼前发黑,起居经常惊恐,听到别人的脚步声音,则惊惧不堪。因此,不欲见人,一个人常常独处深闺。因家中富裕,使人走路不发声音,家内铺毡以备人行。加倍以营养治疗,亦毫无寸效。如此在床者,已荏苒数年。于是请先生,先生诊之。与苓桂术甘汤,数年之疾,服药后得逐渐而愈。'汤本求真氏云:'此病乃重症療病,即《金匮要略》中之脏燥。'
4、竹内达氏治神经衰弱云:'1g岁之中学生,近来情绪不佳,不考虑学习问题,智力已不如前。脉沉无力,胃内有停水,有明显之振水音,角膜反射消失,瞳孔散大,膝跳反射亢进,腹直肌严重挛急,小便频数,诊为神经质患者。投与苓桂术甘汤,服药三周而愈。'
6、矢数道明氏治阵发性心动过速云:'33岁男子,数年前心脏已肥大,但心力未衰竭。2年前进行野球比赛时,由于心情不佳,心动过速而倒下。此后胸有重压感,短气,心动过速,脉结代。动悸,呼吸困难,起则眩晕,噫气,尿频、多汗等。与苓桂术甘汤加牡蛎,病情逐渐好转,3个月后痊愈。'
7、浅田宗伯氏《桔窗书影》治眩晕神经症云:'下总国小见川西云寺之僧,脐下有动悸,时时迫于心下,眩晕卒倒,头内感觉如载重石。上盛下虛(上有头暈目眩,下有虚脱,腿则软弱无力,不得健步〕,尽国中之医手而无效。余投与苓桂术甘汤与妙香散,服之数旬,积年之疾,霍然而愈。'
3、炙甘草汤又别名复脉汤
出自《伤寒论》、《金匮要略》
[方药]炙甘草10g生地12g麦冬1gg桂枝10g火麻仁10^去壳打碎)党参10g大率3枚切生姜6片阿胶6g前八味去渣,加阿胶溶化之。
[笔者经历]患者病症:脉结代,即西医所谓早搏。西医书上海第一医院编《实用内科学》亦持此说法。我开始颇信这一说法,用时亦不加味,服药一月,此症未能治愈。后笔者亦患此症,脉搏二十多次,才停一次。竟服一月,方能得愈。可知此方药力之微弱。家妻亦患过此症,后知三、四个月,未服此方亦愈。据说省中医院善于加减药方的老中医亦未能治愈此症。如说服药太少而未能治愈,笔者不知必服几个月方可。如说此方无效,自知轻症亦愈。请海内名家指点。有的人以为此方对连续性心动过速有效。
医界珠玉:
1 、陆渊雷氏论脉之结代云:^,'而后世医家,往往与结代并论,亦为歇止。谓歇止见于数脉者为促,见于迟脉者为结。然脉之歇止,本与迟数不相涉。舍迟数而但论歇脉,则促结不当目为两种脉。本论(指《伤寒论》〉促与结代两不相蒙,盖古义也。若夫脉之所以有歇止或因心肌衰弱,其张縮自有歇止;或因张縮力微弱,血液不能逐步输送于桡骨动脉;或因大动脉口之瓣膜闭锁不全,心张时不少量血液逆流入左心室,因影响于脉搏,或因动脉管失去弹力性,致心缩时脉管受血液之撞击力大,大则脉数;心张时脉管中血行缓,缓则脉迟。迟数相同,若真有歇止者,若此者皆为结脉。至于代脉,多起于代偿机能已障碍之脏病,其脉或二至而一歇,或三至、四至而一歇,秩然不乱,西医二连脉、三连脉、四连脉者是也'。
2、有持桂里氏《方舆鲵》云:'此仲景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之圣方也。孙真人用之以消虚劳,王剌史用之以消肺瘘。凡仲景诸方,通变如此,然此方之妙用,在于脉结代,故一名复脉汤。不论何病,但脉结代者,当先用此方。析言之,则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结脉也。止而即还,不失至数,但稍间歇耳!代者,止而不还,断而复动,此绝彼来,相代之义也。二者相似而小异,然治方则唯此一方,故结代连称。此病,大病得之,可畏殊甚。又平人有时时见此脉者,此则无害,亦不须服药也。昔人有曰:有病见之难治,若气逆得之则无忧,确言也。此汤,《金》引《千金翼》,今阅《翼》,标复脉汤,注云:仲景名炙甘草汤,盖后世调血气,补虚劳不足诸方,似多出于此方也'。
3、浅田宗伯氏《桔窗书影》治巴塞杜氏病?云:'40岁妇女,伤寒后,心中动悸甚,咽喉时迫急而少气。咽喉外壅肿如肉瘤(甲状腺肿大)。脉虚数,形体羸瘦如柴,腹内虚软如贴,饮食不进。余曰:'舍炙甘草汤加桔梗,余无适合之方也。连服此方,数旬渐安,肌肉大生,咽喉壅肿亦减,气息爽快,悠闲散步,云之后无恙'。
4、片仓鹤陵氏《静验堂治验》治发语障碍云:日本桥本屋吉妻,心中悸,胸下痞硬,脐上动悸,失音不语。大便已五、六日未行,时或头晕。脉沉细,饮食不进。…经治疗诸症虽有减轻,但仍不能言语。已动悸不止19日,用炙甘草汤七、八日后,动悸止,发语复常。
5、大塚敬节氏《汉方治疗实践》治巴塞杜氏病云:'3g岁妇女,主诉二、三年前动悸,被诊为脚气。最近甲状腺肿大明显,曾劝其手术。现主诉动悸、头痛、汗多、便秘。患者体瘦,眼球突出而明亮,脉搏每分106次,时有结代,皮如涂油,润而发光,跻部动悸亢进,口渴。用炙甘草汤10日,动悸减轻,每日均一行大便,一般状态好转,甲状腺亦见减少'。又大塚氏《汉方临床三十年》治产褥热云;'3g岁妇女,12日前入院分娩,产生周身严重水肿,呼吸困难,失眠。体温在3913以上,口渴,脉结代,脐上动悸甚、便秘。患者言语困难,因浮肿不能睁眼,舌乳头鲜^而干。根据脉结代,动悸、舌象,舌为用地黄之证,与炙甘草汤。服药后,当日傍晚心情转佳,夜大汗出,热退而眠,3日后,胸中爽快,浮肿亦大部分消退'。
6、矢数道明氏治不整脉云:'74岁男子,每日晨骑自行车,大约疾驰2小时的运动,虽已养成习惯,但因此而患感冒。自感冒后,引起脉结代已近一月,并日趋严重。脉结代必心动悸、胸闷。饮食与大便,无异常改变。体瘦似贫血,脉有力,但结代频发,血压170/g0毫米汞柱,腹部心下之动悸。据此与炙甘草汤,服药10日,脉基本恢复正常。再服用一个月后,全身状态良好,血压降至130/g0毫米汞柱,则停药。
7、矢数道明氏总结自己与各家对此方的应用为:本方多用于肠伤寒、肺炎等热性病之高热,动悸,虚烦不眠,脉结代;以及心脏瓣膜病、心肌亢进、不整脉(心律不齐)、心内膜病、交感神经紧张症高血压症、巴塞杜氏病、产褥热、胃溃疡、肺结核、喉头结核、真性臭鼻症等。
4、防己茯苓汤
出自《金匮要略》
[方药]防己10g茯苓1gg黄芪10g桂枝10g甘草6g[笔者经历]患者病症:手指振颤。
献曝语:笔者自1991年12月发生过轻微的脑中风。愈后,未留下其他后遗症,惟写字不能快写,写快了手则不能操纵笔杆,近几年一年不如一年。余在1997年11月试服此方,服药10剂,即感觉有效,服30剂后,效果颇能令人满意。虽然手写字只恢复了青年时期的十之七、八,但记忆力却提高了不少。誊写稿子,也很少脱漏字了。出人意料,偶遇一点精神刺激,使我彻夜未能人睡,次日写字又如以前旧貌了。写字时则时有振颤一、二次,但不能自止。自199g年3月4日,再服此方看看如何。谁知服药10剂,已恢复从前服30剂的水平,这次共服1g剂停药,以后再犯,以为年老,未再复试。
医界珠玉:
1、陆渊雷氏对《金匮要略,水气病》中一条:'皮水为病,四肢肿^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注释云:'四肢聂聂动,为防己茯苓汤之主证。本因水毒停滞于肌肉,肌肉中之残废物质不能排泄,运动神经末梢起自家中毒症状,即肌肉抽縮跳动。'
2、荒木性次氏云:'全身水肿,尤其以手足为甚,手足发抖与振颤者,用此方为宜。'
3、浅田宗伯氏云:'此方虽主皮水,而方意近防己黄芪汤。但去白术加茯苓者,使其专行于皮肤罢了。有一人身体肥胖,运动不能自如,手足振颤。前医所投为桂枝、茯苓、白术、真武汤之类;或以为痰之所为,令服导痰、化痰之药,皆未得寸效,与此方而愈。又腹泻久不得治,与利水药而不愈者;用此方,或收意外之效。'
4、惠美宁国氏云:'一男子,头及两手振颧不已,得此症已有二、三年之久,腹中和,饮食如故。余认为是仲景所谓四肢聂聂之类,与以防己茯苓汤而愈。'
5、石野信安氏治妊娠子痫云:'24岁初孕妇女,妊娠g个月左右,颜面和下肢出现轻度浮肿,尿蛋白阴性,血压基本正常。第9个月因发生呕吐、头痛而来院求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