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焙子

呼市焙子(全国老字号,传统地方特色糕点文化挖掘,执笔 {挖掘.整理}:中点工匠杜德春。探究中国糕点人文历史溯源精髓)

溯源典故:

中华民国期间,有个叫马本良的回族,以西北地区的回族发酵老面、麻油绝活做出的土炉子烤焙子,在呼和浩特方圆百里供不应求。后来晋商走西口、常常来往喜欢吃马家焙子;后来传播到整个西北地区-敦煌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路、河西走廊之路。

清真饕餮:

焙子是呼和浩特地区特有的小吃,是回族面点名品。有白焙子、咸焙子、甜焙子。形状有圆的、方的、三角的和牛舌形的等等。都是小麦面发酵,兑碱烤制而成的。外干脆内暄软,有浓浓的小麦面香味儿。是早点中最广泛,最经常的主流食品。也是旅行最佳食品,常配以咸菜食用。

成品有白焙子、牛舌头、油旋罗锅、千层、油酥、豆沙焙子、糖焙子、咸焙子等,形状各异,口味有别。焙子做最好的多为回族人。他们烙焙子讲究三净:和面的手净、面盆净、面案净。只见面案师傅头戴白帽,一会儿揉一会儿擀,不时添加佐料,一会又转身疾步将半熟的焙子挪锅换位,那和面的拍打声、擀杖的击案声,那手舞足蹈极富节奏感的劳作,仿佛是一位资深音乐大师在指挥一支交响乐团。

西部人多好面食,有"吃米不如吃面,走亲戚不如住店"的老话。焙子喷香耐饥,便于携带,易于消化又经济实惠,不似奶油甜点、"狗不理包子"等食物那般金贵炫目,为地道的大众食品。对民风朴直、民情柔顺的西部区来说,经久不哀的焙子还真有地缘的、饮食文化的内涵。整个内蒙中西部地区、西北地区、津京地区、华北地区焙子皆溯源与此。

原味焙子:

原料:1、面团:面粉500g,老面50g,鸡蛋3个,水200g,胡麻油50g;

2、油酢面团:面粉150g,胡麻油100g,盐3g,佐料。

做法:1、将1中所有材料混合(鸡蛋打散啊),揉成光滑的面团,和的稍软一些,用保鲜膜包好进行基础发酵;

2、发至两倍大,排气分割成三个面团(如果觉得大,可以再分小些),盖好松驰10分钟;

3、将2中材料混合,油要一点点加入,油酥要软硬适中,成为油酥面团;

4、取一醒好的面团,用双手内扣成碗状加入适量的油酥,开口封紧;

5、先开口向下擀几下,翻面擀成椭圆形,延长向折三折;

6、折好的面团开口向下延长向继续擀长,翻面,卷成圆柱形;

7、左手拿已卷好的面团,用右手在中间压一下,从圆柱的两端向上转圈抓至成为一个圆球;

8、开口向下,擀成圆形,向上的一面刷油;

9、电饼铛或烤箱预热,刷油的一面向下将饼胚放入锅中,再在另一面刷油,两面烙成金黄色。

食品工匠杜德春:dshb2412982661(公众号)

杜德春烘焙技术研发机构:dshb535620713(公众号/微信号)
杜老师:dshb1234(微信号)
杜德春烘焙技术研发机构:dshb912252338(微信号)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dudechunhb烘焙技术专家(新浪微博认证专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