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膏药,看似简单其实不然

正安文化北京 昨天

前言

许多人认为,膏药的使用非常简单,只要往疼痛的部位一贴就行了,事实上并不是那么一回事,粘贴膏药还是很有讲究的。


贴膏药是特色的中医外治方法。膏药古称薄贴,是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能较长时间贴在患处或特定穴位,起到消肿止痛、拔毒生肌的作用,还能祛风寒、和气血、通经络。

膏药,是中药五大剂型——丸、散、膏、丹、汤之一。在战国秦汉时期出现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著作中都有关于膏药的记载。这时的膏药,是猪脂膏之类的软膏。《内经》中记载了一种猪脂膏之类的软膏,称之为“豕膏”,用于涂治腋部小溃疡。

膏药,适应病症

膏药使用方便,疗效显著。每种膏药都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一定要掌握好适应证,不可随便通用。

因受风寒引起慢性腰痛、跌打损伤等,可用狗皮膏或追风膏药散寒祛风、舒筋活血、止痛;

因热毒郁结引起痈疽,初起时硬结不消、红肿疼痛、久溃不愈,可用拔毒膏消肿、去腐生肌。

橡皮类膏药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对风湿痛、腰痛、肌肉痛、扭伤、挫伤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贴敷膏药,身体都有哪些反应

不同的部位贴或者不同时间贴身体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贴后会出现哪些反应呢?

排风的一种体现。风、寒、湿、暑、燥、火,为六邪。痒是在排除体内的风邪,可以进行局部拍打,或间歇性贴(痒的受不了可以先揭下,不痒时再贴)风邪排出去就不痒了。

体内寒的一种表现,属内寒外热,可以把局部搓红,搓热再贴,效果更好。

局部有淤血,经络不通的表现。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高氏黑膏药是活血化淤的,在贴的过程中疏通淤阻,所以会产生疼痛。包括一些返痛现象,刚开始还没那么痛,贴后会更痛,也是因为淤阻比较严重,气血不足,充不动,坚持贴下去,一到两天即可缓解。局部痛点,可以热敷后贴。

酸、麻、胀、木

酸,气血过不来;麻,经络有淤阻;胀,气过来,血过不来;木,经络淤阻严重。

以上这几种情况建议大家可以用手掌局部拍打,把气血引过来。

水泡

这是因为体内湿气太重,有的膏药可以除湿祛寒,出水泡是把体内的湿毒给拔出来了,是好现象。

处理方法:把水泡扎破,让水流出,注意消毒。等水泡处皮肤干结后可以再贴。

红疙瘩

排病排毒的反应。内毒外排,用生姜切片外擦,晾干再贴。姜是发散的,促进排毒,毒气排出,红疙瘩,自然不再出过敏。

过敏

严重体质过敏者不建议用。轻微过敏者减少贴敷时间,贴两天歇一天。

这种皮肤贴膏药前最好是用温水洗干净痛处,皮肤不干净,毛孔阻塞也会引起体内毒素排不出,引起小米粒或红疙瘩。

贴膏药有啥讲究?

贴膏药看似简单,却大有讲究。

1、贴膏药一定要对准位置

一般来讲,对于机体表面某个部位的伤痛,人们往往比较容易碰得到摸得着,因此膏药所贴的位置也比较容易掌握。然而,对于那些不在机体表面的疼痛,人们就不太容易掌握粘贴膏药的位置了,有些人贴膏药时,常常是“估计”着贴,这样就有可能导致膏药所贴敷的位置不准,结果影响膏药的治病效果。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贴膏药前必须摸准疼痛点,然后将膏药的中心对准最痛处贴上。

2、贴膏药的方法必须得当

膏药粘贴不牢或皱褶太多都会影响疗效。

 在贴膏药时应先将膏药与橡胶衬垫分开一部分,将这部分先粘贴于最痛处的附近,然后再顺着痛点方向边粘边将剩余的衬垫撕去,这样既可准确地将膏药中央贴于最痛点,并且还可使膏药粘贴得平整无褶。

在冬季,由于气温比较低,膏药的粘性往往会降低,附着性较差,不容易贴得牢,这时应该用微火烘烤膏药后再粘贴,或者粘贴好了以后再用热水袋敷一下。但需要注意的是,加热的温度不能过高,因为膏药中大部分都含有麝香、冰片、樟脑等香窜之品,在高温下容易挥发而失效。

在贴膏药之前,应先用热毛巾将患处或穴位处的皮肤擦拭干,然后再贴膏药。

3、必须把握贴膏药的时机

由于膏药不仅具有止痛效果,而且还有活血化瘀等良好作用,因此,很多人发生急性扭伤肿痛时,便马上贴膏药以消肿止痛,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为止痛膏药中大部分含有活血成分的物质,而活血的作用会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渗出大量液体,这样反而会使肿胀更加严重,并还会加重局部的疼痛感。所以,发生急性扭伤时,必须把握好贴膏药的时机,应在受伤 24 小时后再贴膏药

4、掌握揭除膏药的时间

在贴膏药8~12小时后,便可以将其撕掉,因为在这段时间里,皮肤已经将膏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吸收完了。

晚上贴敷早上揭,时间不超过12小时。因为晚上人体进入静息状态,皮肤此时对药物的吸收可以达到最佳效果,经过约12小时的贴敷,药效已经发挥到了90%以上,而且还不易过敏。

5、贴橡皮膏药,应先将患处用酒精棉球擦净,撕去膏药上的薄膜进行贴敷。但如皮肤发生糜烂及外伤合并感染者,不宜贴用。膏药中常含有芳香走窜的成分,因此孕妇要慎用,尤其忌在脐、腰、腹部贴用;皮肤过敏者也不宜贴用。

分享一个小妙招

贴膏药前,用姜块擦涂皮肤,效果更好。

生姜性味辛温,外擦能使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使毛孔张开,让膏药中的有效成分更迅速、充分地进入病灶部位。用生姜擦皮肤,还能起到抗过敏作用,防止贴膏药部位出现瘙痒、皮疹等过敏现象。需要注意的是,用生姜擦拭,多用于治疗寒凉病症的膏药使用前

在贴膏药期间,应忌食生冷食物。不用的膏药可贮放在阴凉干燥处,以防夏季溶化或被虫蛀。

文 | 网络,侵删

图 | 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