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多舛的旅游业,经不起折腾了!

一、24小时内重启到回禁,上海跨省游戛然而止

8月17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刚宣布全市内所有区域转为低风险地区,各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可恢复与低风险地区的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猝不及防的新冠确诊又为“开放”按下了暂停键。8月18日18:30时,上海举行的第102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称,8月18日,松江区中心医院报告1名工作人员例行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复核,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为新冠肺炎(轻型)病例。

随即,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又宣布暂停上海市各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的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一启一禁之间,不过一天。

二、多事之秋、文旅业大事件频发

上海跨省游开放一天便嘎然而止,虽然这种事情可能是个偶然事件,但是,谁也不好说,这种事情以后会不会随时在其他地方发生!除此之外,文旅业最近也是大事频发:

1、文旅圈人事震动:19位高管集中“出走”?

亚洲旅宿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1-8月,就已有20次旅企人事变动,涉及19位高管。其中,华天酒店的任晓波的职位,从常务副总经理调整至总裁不到4个月后,递交了辞职信。

2、山东高速转让武当山文旅38%股份,曾欲投200亿打造世界级品牌

据了解,武当山文旅2015年3月成立,注册资本5.38亿元,目前,湖北武当太极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44%为大股东,山东高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持股38.51%、武当山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5.05%。

3、拈花湾走向债务悬崖

据挂牌文件披露数据显示,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截至2020年末营业收入8.58亿元,净利润8140万元。2021年一季度收入1.18亿元,净亏损5515万元。挂牌文件还显示,公司目前有短期借款2.3亿元,长期借款13.87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13.76亿元。

一个接一个的大事,让文旅人目不暇接,这究竟传递了什么信号?如果是一个单一事件,可以认为是偶然现象,然而,短期内这一个接一个的出现,这对文旅行业究竟意味着什么?

以后,估计还会有更多类似的事件发生,其实背后各有理解:

1、如果是正常的行业人事调整,不能过度解读:文旅圈高管变动,把年龄到了退休的高管也纳入其中,未免有失偏颇,虽然人事变动背后,暗含着耐人寻味的行业与企业变化,如旅企的改革与自我突破,年轻一代领导者的继任等。大江毕竟东流去,数风流人物,还需看今朝。

另外,不仅仅是文旅行业,近两年,各行各业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变革下,催生转型升级,而前所未有的疫情影响、后浪上马,等等,都是引发人事变动的因素,对于文旅圈或许是一件幸事,但绝对不是件易事。

2、灵山20多年的发展过程,无中生有,有中生好,好中生优,优中生特,特中生品。虽然出现了负债13亿,单季度亏损5500万,出售20%的股权的事情,但是简单分析,怎能覆盖复杂现象,而且都得出反面的结论,甚至是判了死刑的感觉。其实,拈花湾的投资不可能靠运营回收,而是依赖资产升值,这些,作为外行业怎么能够看透看明白。

灵山大佛一鸣惊人,九龙灌浴深度融合,到梵宫,创造了一个新的模式,西方的建筑格局和东方的艺术内容完美结合,达到了美轮美奂,现场感觉是震惊震撼。世界佛教大会永久落户灵山,就是充分的肯定。从内容来看,是文旅融合的典范。从商业模式来看,也达到了观光景区的巅峰。之后,灵山集团开始转型,拈花湾建设,创造了文化休闲和城市度假的新模式,从而使灵山集团形成了复合型的目的地发展模式。

3、受疫情影响,不少文旅项目遭遇重创, 转让文旅项目股权、债权的情况频现,也不乏一些网红景点无奈易主。此次山东高速文化传媒转让武当山股权及债权,在公告中并未公开详细原因,2020年武当山文旅实现营业收入141.97万元,净利润-4245.97万元,此次交易或与疫情影响经营惨淡有关。

近三年来,武当山致力于做精做优旅游产业,打造全域旅游品牌,并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山水资源优势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形成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精品旅游线路,发展一批适应游客需求的旅游新业态。但是受疫情影响,以武当山太极湖为例,全年营收仅达百万级,可见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2019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6.5万亿元,平均一天178亿元,每停滞一天,就是这样的损失。”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曾用这样一组数字将疫情期间去表述文旅行业的损失。这一个个数字后面,都是一个个亟待生存的旅游企业!大灾大难,让整个行业都陷入了危机!

毫无疑问,疫情是导致行业陷入经营泥沼的最大因素,优秀的旅游景区运营企业,往往需要合理利用政策支持,保证融资合作多元化,实行轻资产运作、集团化运作,做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增强景区综合运营能力,打造景区品牌。但是,很多企业难以做到!特别是在疫情的不确定因素和超强的毁灭性打击环境下。

现在形势下谈龙头旅游企业的管理不行、创新不行、能力不行,是可笑的。优秀的龙头旅游企业只能说通过管理、创新、能力减亏一些,但还想像某些中小型景区那样逆势增长,基本上都做不到。

困境、转型、突破是旅企发展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转变,都是一次波动,这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必然,更是一个行业规范和提高的必由之路!艰难时刻,莫如多一点鼓励,少一点叵测;多做点探索,少带点节奏,让行业走得更远些。

三、疫情之下,文旅业经不起折腾了

与病毒长期共存并不可怕,怕的是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来,更不知道,什么时候整个行业就被按下了暂停键。而旅游景区的经营需要常态化、宾馆酒店、旅行社等等这些涉旅企业,都是需要常年持续稳定的市场培养,才能够生存并稳步发展。如果这些企业,都采用不确定模式经营,别说还没学会,就算学,也不知道从哪里寻找突破口!

疫情,是不是压垮文旅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我认为不是,旅游行业至少目前来看不可能消失,但是文旅企业,能不能活下去,这个变数很大。

据不完全统计,受疫情的影响,在全国有近5000多个景区被迫暂停营业。在这个本是最美的季节里,旅游景区却在上演着一出出令人心痛的“空城计”。而跨省游暂停、景区关门,让旅行社、酒店、网站、等涉旅企业,更是苦不堪言,今年暑期游本身就比往年开始得晚一些,且“命运多舛”。先是主要客源地广州在暑期初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然后7月中下旬河南暴雨以及长三角地区遭遇台风和强降水天气,紧接着南京又暴发了新一轮本土疫情并波及湖南、四川、安徽等多个省区市。目前,湖南张家界、江苏南京、陕西西安等地景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关闭,当地的地接旅游业者基本停业,旅行社和各大OTA也迎来了新一波的“退订潮”。

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推出《近十年旅游行业投融资数据报告》,洞察近十年来我国旅游行业的“吸金”能力,以及2020年旅游行业发展现状。2020年全年吊、注销的旅游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共计11.8万家。可以说,就算现在旅游业已经开始复苏,但出境游还未开放,各大出境游旅行社岌岌可危;疫情使大家出游心态改变,自驾游比跟团游更安心;游客收入锐减,旅游预算变少,出行频次变低;仍然有很多旅行社难以突破重围。

我们始终相信,旅游业会随着国家经济的恢复好起来的,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旅游业的前景依然能光明,不会被一时的疫情所打败的。还是那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旅游人脚下的路还很长,活下去,然后再好好的生存,再谋划发展,才是正道。秋至,风凉,疫情常态化之后,文旅企业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运营思路,文旅业实现复兴之路还很漫长!!!

以上只是个人一点浅显的思考。“躬耕文旅行业,匠心走遍天下。策划服务景区,创新创意创奇。”是我的一个祈愿,没有那么多豪言壮语,我只是想在这条路上做一个勤劳的小蜜蜂,博采百家之长,让感兴趣、愿意提高的景区少走些弯路,也算是我为旅游景区行业做了点贡献。不对之处,还请各位前辈多多指正批判,大家共同探讨,共同提高,共同促进旅游景区的发展,也是行业之幸!

作者:孙震,来自景区的策划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