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曾留下一片印记的生物---27沙漠蝗

最近,资本市场上突然流出一条消息,巴基斯坦面临蝗虫灾害。细看发现,印度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那么中国会不会在面对新冠病毒的同时,也面对这个大杀器呢?我认为这事情的发生不太可能。首先,我们要搞清这次遭祸的蝗虫是非洲蝗,适应生活与沙漠气候,我国不是沙漠蝗的分布区。其次,中国在治蝗方面也有相关经验与成就,比如新疆曾发生过一次蝗灾,我国通过生物防治,放养了大量的鸡鸭控制了蝗灾。当然也可以利用化学杀虫剂及时防治。最后,历史数据也表明,虽然沙漠蝗飞行能力强,但从没有到访过中国的记载。

同时沙漠蝗主要分布在非洲干旱温暖的区域,啃噬禾本科食物,只要温度太低它们便难以承受。因此,它们自然而然也没有能力飞跃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山。而在我国东南部地区有大量的热带雨林,茂密植被生长的地区将会存在蝗虫的天敌,自然而然会阻挡蝗虫的蔓延。

沙漠蝗学名:Schistocerca gregaria(Forskl)在史前期就是北非、西亚和印度等热带荒漠地区之河谷、绿洲上的农业大害虫。据文献记载,沙漠蝗猖獗发生时,其扩散区可超过29,000,000平方公里,波及65个国家,约占全世界陆地表面的20%和占世界人口1/10的地区。七十年代末期,非洲东部、红海沿岸、中东以及西南亚等地区曾猖獗发生为害。

沙漠蝗在单独阶段,料斗不会聚集成带,而是独立移动。在后期的幼虫阶段中它们的颜色趋向于绿色或棕色,以与牧草的颜色匹配。成虫在夜间飞行,并将体色以使其融入周围环境,未成虫的成虫时为灰色或米色,完全成虫为淡黄色。在合群阶段,蝗虫将大量即群聚成成千上万只,在后期的幼虫阶段,在黄色虫体上形成带有黑色标记的明显著色。若虫时是粉红色的,完全成虫时是鲜黄色的,白天在密集的成群飞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