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腹部动悸类症状的文献研究

腹部动悸类症状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症状,多以自觉症状为主,较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腹部动悸类症状可通过腹诊获得相应体征。根据动悸的来源不同可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两大类,然而,很多文献对这两类症状认识不清,未做出明确区分,不少学者至今仍将两类动悸症状混为一谈。本研究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个人电脑客户端软件,进行相关的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以研究腹部动悸类症状的辨证论治规律,以期为进一步明确这两类动悸症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目的:①通过解析医案,对腹部动悸类症状进行归类与分析,初步明确腹部动悸类症状的概念与类型,初步区分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动悸;②通过研究,对各类腹部动悸类症状所涉及的疾病种类进行统计归纳,分析腹部动悸类症状与各疾病之间的相关性;③通过聚类分析等方法,归纳整理腹部动悸类症状所涉及的中医证型,及各证型的相关症状特点,总结其证候表现;④在症状与证候分析的基础上,对医案进行方药分析,挖掘医家对腹部动悸类症状的治疗经验,进而探析其辨证论治规律。方法: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与图书查阅,明确腹部动悸类症状的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确定医案的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医案收集与筛选。将纳入医案按入选先后顺序依次编号,并将该编号作为医案的唯一识别码。然后,建立医案数据库,按照各字段要求依次录入医案信息,作为研究分析的基础资料。将完善后的数据库医案信息批量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电脑客户端,进行医案库的建立与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对不符合软件分析要求的数据进行修改或筛除,确定最终入选数据,批量加入分析池。最后,采用平台专业分析模块对入选医案进行基本信息、四诊、处方、用药、多维分析等方面的相关分析,得出统计分析结果。结果:经统计,112例医案中,有中医疾病诊断的共104例,有西医诊断的共31例。

涉及中医病名共45种,包括癥积、腹痛、心悸、气冲、虚劳、奔豚、不寐(≥4例),以及产后腹痛、水悸、气喘、呃逆病等。涉及西医病名共24种,包括失眠症、心肌与心包疾病、神经官能症、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心律失常、肺源性心脏病、哮喘、腹肌痉挛等。腹部动悸类症状的主要类型有逆气上冲、腹部悸动、心下悸动、少腹有块攻痛、胃脘悸动、腹中有块攻痛、脐上悸动等。

主要证候诊断有肝郁证、水饮内停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两虚证、心阳虚证、上热下寒证、肾阳虚证、阳虚证、肝旺脾虚证等。

常用处方有二陈汤、柴胡加龙牡汤、桂枝加桂汤、大承气汤、生脉散、小建中汤、金铃子散、六君子汤等。

出现频次较高的中药有茯苓、半夏、桂枝、白芍、党参、陈皮、当归、甘草、大枣、白术、人参、肉桂、生姜、黄芩、柴胡、牡蛎、延胡索、吴茱萸、泽泻、龙骨等。结论:腹部动悸类症状并非一个单纯的孤立的症状,而是出现在剑突及两侧肋弓以下,耻骨联合以上的部位(即全腹部),表现为腹部组织阵发性或持续性、节律性跳动或抽动的一组或一类相似的症状,有时患者仅有自觉局部跳动或抽动不适感,可伴有心跳的变化或局部疼痛感,有时可在局部看到或触及搏动、跳动、蠕动等客观体征。腹部动悸类症状多伴有逆气上冲或心悸不宁的表现,肝气郁滞、水饮内停、气滞血瘀、气血两虚、心阳虚等均为腹部动悸类症状出现的重要病机。中医诊断以积聚、腹痛、心悸、气冲较多,西医诊断以失眠症、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神经官能症为主。根据病机与西医诊断,可将其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两类,前者多与心血管系统相关,后者多与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有关。治疗上,可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辨治思路为指导,主要采用温阳化饮,健脾利水之法,兼用化痰逐饮、理气疏肝、健脾燥湿、活血化瘀等治疗方法。

主要处方有二陈汤类方和炙甘草汤、苓桂剂、小建中汤等方,用药以茯苓、半夏、桂枝、白芍、党参、陈皮等,对症施治,灵活化裁,为临床治疗该类疾病提供了丰富的辨治思路与方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