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顾何须言寂寞

岁末写意

岁华惊向晚,寒汐际微岑。
去住凭云水,诗词吐碧心。
高峰余雁影,深涧转龙吟。
遥想荒原上,长风过疏林。

雪溪

雪溪林月霁千岩,
寒碧幽篁半掩帘。
相顾何须言寂寞,
道人自在守明蟾。

雪落

雪落山居与月期,
皎然幽梦寄梅枝。
一怀虚静唯琴解,
半世诗心共尔知。

归路

归路无言在望中,
扁舟翠袖一篙风。
江南烟雨思终老,
灯火西窗隔水红。

题舟人

云物凄清生晚碧,

寒舟今夜枕烟葭。
霜风月影知何处,

红蓼芦花处处家。

渔人

青枫隐映出西州,
翩逐轻鸥下中流。
烟锁潇湘人不见,
春波花雨漫空愁。

水仙(新韵)

照水多淸渺,独开翠谷溪。

不知人世里,尘染雪霜衣。

秋闺

雾掩瑶窗竹叶凉,
玉阶如水试新篁。
横吹曲尽秋河转,
不忍空归碧簟床。

唐风诗社琢玉记

今天,唐风诗社里烟雨江南群友,做了一首五言绝句,做得非常好。我再来锦上添花地切磋琢磨一下。原诗如下:

暮鸟迟归宿,商讨秋渐深。夜寒何处去?趁早向南行。

一首诗里无法交代完的内容,可以在题目里进行简单的叙述。有的诗的题目,是对内容做的一个补充或点醒。比如这首诗的主旨,写的是鸟?还是人? 还是借鸟抒怀? 总之,有了题目,对读者理解诗歌,是很好的帮助。

在一首小诗的四句里,内容要一句在一句的基础上,逐渐地,符合情理地展开。比如第一句,写得非常好,本身也符合音律,仄仄平平仄。暮鸟迟归宿,是“起”,这一句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因为虽然没有提到人,但是里面是有人的。而且人与鸟的距离拉得很远,很有空间感。为什么呢?因为人和树是近的,树上才是鸟的巢,鸟儿没有归宿,说明还在天上飞,至少是看见了天空中飞翔的鸟。那么下一句“承”,就不能用“商讨”。商讨有一种两个人几个人凑近一起研究讨论的意思,和上一句疏旷的天空下,鸟儿那种零散的感觉不符合。暮鸟没有归宿,说明离诗人距离远,要换词。

上一句 仄仄平平仄,第二句就要平平仄仄平。不如换 寒秋已渐深 。

下面两句应该谈诗人自己了。据“对”和“黏”中“黏”的规则,后联出句的平仄和前联对句的平仄相同,所以第三句开始也是“平平”,因为第三句末尾一定要转,必须是仄所以这一句三个字的平仄已经定好“平平 仄” 。与四种基本格式中的“平平平仄仄”是相符的,所以这一句应该是“平平平仄仄”。第一个字可平可仄,所以这一句平仄是对的。这是第二联里的出句。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下句的平仄与上句的平仄相反,即相对立,所以叫做“对”。平平平仄仄,相对就是仄仄仄平平。最后一句虽然平仄对了,但还要修改。因为缺乏对情境比较形象的描述。比如改成“曳杖向南行”“越岭向南行”“渡水向南行”,都可以。

再进行第二轮的修改。第一句无可挑剔。第二句“寒秋已渐深”虽然音律正确,但是它只是一个普通记叙的句子,比起第一句逊色了,所以不如“寒秋叶落深”,紧承第一句望天,这一句就是看地了,地上积叶已厚深,可见秋已深晚,气候寒凉。所以抓住一个典型的意象,就能够写活。在“暮鸟”和“迟归宿”之间是对立关系的话,在“寒秋”和“叶落深”之间就是包含和被包含的母子关系。所以在同一个句子里两个词句之间,要建立一种关系,或相反或相成,产生一种张力,也就有了想象的空间,值得回味。

第三句“寒”字重复了,在绝句律诗里如果不是特殊用法是不可以重复用字的,词可以重复没关系。所以“夜寒何处去”,改“夜愁何处去”。又觉得这样不顺口,同样的选择,如果能表达得近于口语,读起来流畅为更上佳,所以再改为“却愁何处去?”

结尾一句要查韵书的。可以用“林”字,可以用“滨”字等等,选择也很多,可以挑选符合当下心境的。

暮鸟迟归宿,

寒秋叶落深。

却愁无处去,

曳杖步疏林。

或 长啸过山林。

或 越岭渡水滨。

或 步月过松林。

这首诗的题目也可追加为《xx日黄昏过xx山林》,《暮行山中有感》《秋暮山行》都可。

再追加一段杏花草堂张济老师对结句选择的分析

"唐风诗社"的诗改的好。几个结尾句也好。其中尤以"长啸过山林"最为豪迈,写的有声势。但不能选这句做结句。因其与前三句之"无奈"心绪不相融。"渡水宾、过松林"还是有"处"可去。且松林(虽有落叶松)易感觉不会有那么多落叶。所以,还是"拽杖步疏林"最洽切,不仅与"无处去"相呼应,又与落叶之后的"疏林"相吻合。

感谢张济老师为这首诗选择了一个合适的结尾句子。所以修改后如下:

秋暮山行

暮鸟迟归宿,

寒秋叶落深。

却愁何处去,

曳杖过疏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