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卫气是出于“上焦”还是“下焦”?
腾玖莱健康科技 6天前
六经病证是人体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三阳病证以六腑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则以五脏病变为基础。所以,六经病基本上概括了五脏六腑十二经的病变。
六经病证,以病变部位分,则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而三阴统属于里,以邪正关系与病变的性质分,凡正盛邪实,抗病能力强,病势亢奋,表现为热、为实的,多属三阳病证;凡抗病力较弱,病势虚衰,表现为寒、为虚的,多属三阴病证。
1.太阳病证——主要脉证有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
由于患者的体质有强弱之别,故太阳病有表虚、表实之分。表虚证为正气虚,卫气受邪所伤,卫气不固,以自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表实证属邪气盛,卫气受寒邪抑制,以无汗,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太阳病以汗法为其常法,表虚证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表实证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方麻黄汤。太阳里证,蓄水者,治宜化气行水,方选五苓散;蓄血者,治宜活血化瘀,方用抵当汤等。
2.阳明病证——阳明主里热实证。根据体质差异和病变部位的不同,一般把阳明病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两大类。
阳明经证,系指邪热弥漫全身,而肠中并无燥屎内结,故以大热,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等为主要特点;阳明腑证,则指胃肠燥热,与肠中有形之糟粕相合,燥结成实,以“痞、满、燥、实、坚”为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潮热谵语、手足汗出、腹胀满疼痛、大便硬、舌苔黄燥,或焦黄芒刺、脉沉实等。甚者出现循衣摸床、微喘直视、目睛不和等危重证情。亦有胃热束脾及津液内竭之便硬,同属阳明篇。此外阳明篇亦包括湿热发黄、血热致衄、蓄血、阳明中寒等内容。
阳明热证,治宜清解,方以白虎汤为代表。阳明实证,治宜攻下,方以承气汤为首选。
3.少阳病证——主要脉证有往来寒热,胸胁痞满,神情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白或薄黄,脉弦等。
病入少阳,则病邪已离太阳之表,而又未入阳明之里,据三阳证之浅深层次,少阳病被视作半表半里证。正因为这一特殊病理层次,决定了少阳病多有兼表兼里之不同证型。
少阳病以和解为其基本治法,小柴胡汤为首选。其兼表者,和解兼以解表,选用柴胡桂枝汤;兼里者,和解兼以攻下,宜施大柴胡汤。禁止单独使用汗、吐、下等法。
4.太阴病证——太阴主里虚寒湿。
脾属太阴,与阳明胃相表里,肾阳旺盛则邪从燥热而化,脾阳不足则邪从寒湿而化,故阳明病属于里实热,太阴病属于里虚寒。其主要脉证有腹满呕吐,食欲不振,腹泻时痛,喜温喜按,口不渴,或舌苔白腻,脉沉缓而弱。
太阴病治以温中健脾除湿为法,视证情之轻重分别选用理中汤、四逆汤等。太阴病亦有兼太阳表证者,可用先表后里或表里同治之法;有兼气血不和腹痛者,宜用温运通络、缓急止痛之法,太阴病失治误治可致阳气更伤,形成少阴虚寒证。
5.少阴病证——少阴属心肾,为水火之脏,是人身的根本,心肾机能衰减,抗病力量薄弱,为少阴病变的特点。
少阴病既可从阴化寒,又可从阳化热,因而在临床上有寒化,热化的两种不同证候。少阴寒化证的主要脉证有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等;少阴热化证的主要脉证有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红赤,脉象细数。
少阴病症情多复杂,病势沉重,有阳虚,有阴亏,有阴阳俱虚,亦有阳虚兼表者,有阴伤化燥、水涸土燥者,因而其治法多样,大要不离扶阳与育阴二途,扶阳多用四逆之辈,育阴常施胶芍之属。其预后转归当视阳回或阴复之情况而定。
6.厥阴病证——它是病变的较后阶段,此时正气和病邪相争于内,病变的表现极为错综复杂。足厥阴经属肝络胆而挟胃,故其病变多显示肝,胆和胃的证候。其临床表现主要有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饮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等。
厥阴病根据临床表现及成因不同,而有脏厥、蛔厥、寒厥、热厥、水厥、痰厥等类型。厥阴下利,有热利、寒利、寒热错杂下利等。厥阴呕哕,有虚寒、实热之别。简言之,厥阴病篇内容繁多,虚实错杂,旨在揭示辨证论治之精义,因而其治法无定律,贵在审证求因,灵活施治。
六经病证,既有每经的严格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因为它是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而脏腑、经络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常可波及另一经,从而出现传经、合病,并病等证候。
传经——病邪从外侵入,逐渐向里传播,由这一经的证候转变为另一经的证候,称为传经。
合病——两经或者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的称为合病。
并病——凡一经之病治不彻底;或一经之证未罢,又见它经证候的,称为并病。
直中——是指患者体质素虚,抗病力减退,病邪不经三阳经传变,而直接侵犯三阴经,即发病就见三阴病证,称为直中。
“卫出下焦”一语首见于《灵枢·营卫生会》篇,原文是这样的:“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岐伯答曰: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而《灵枢·痈疽》又有这样的话:“黄帝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按:这上焦所出之气,很明显是指卫气)
同一部书,前曰“卫出下焦”,后曰“卫出上焦”。不能不引起人们的疑问。于是就有人根据《中藏经》、《黄帝内经太素》、《千金要方》等书“卫出上焦”的记载。认为《灵枢·营卫生会》篇“卫出于下焦”的“下”字有误,当改为“上”字。
其实,《营卫生会》篇“卫出于下焦”的下字并没有误,《痈疽》篇及后世医书“卫出上焦”的说法也没有错,这并非“骑墙",关键在于这两种说法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
《营卫生会》关于“卫出于下焦”的一段经文,是在岐伯解答黄帝提出的老年人白天精神不够饱满,夜间又不能熟睡,是由于营气衰少、卫气内扰,气道涩滞等原因所致;少壮之人白天精神饱满,夜间熟睡难醒,是由于气道通畅,营卫正常的缘故。分述睡眠与营卫的关系之后继续回答黄帝“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的发问而提出的。
关于卫气运行与睡眠的关系,本篇指出了卫气白天行于阳经二十五周,夜间行于二阴经十五周,而且循行到阳经人即窹而起,循行到阴经人即寐而止——“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至于卫气循行的具体步骤,《灵枢·卫气行》有明文,即卫气白天在太阳——阳明一一少阳一一足少阴之间往返循行,夜间经足少阴经入肾。然后在肾——心——肺——肝——脾——肾之间循行往返,而卫气由阳入阴,由阴出阳,都要经过足少阴肾经。由于肾位于下焦,所以岐伯将卫气经足少阴经出行于三阳称为“卫出于下焦”,只是没有明言卫出于足少阴经,如果明文指出,恐怕就不会有“卫出下焦”与“卫出上焦”之争了。
《灵枢·痈疽》及后世“从出上焦”之说,系指肺合皮毛,有布散卫气于体表的作用而言,因肺位于上焦,所以说“卫出上焦”。
笔者认为,自阴而阳可以称之为“出”,自内而外亦可称之为“出”。“卫出下焦”指卫气由阴出阳,“卫出上焦”指卫气由体内出体表,两者都是对的。只是看在哪种情况下谈这个问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