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6篇 从“三岔口”到“Y”形文化带2
(续)
三是中华文化的起源。此为从“三岔口”和“Y”形文化带这一概念的核心,这在距今五千年前后的两大阶段都有典型的表现。距今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晚期与红山文化的南北交汇,促使中华文化的传统初现: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坛的平面图前部像北京天坛的圜丘,后部像北京天坛的祈年殿方基;庙的彩塑神像的眼球使用玉石质镶嵌与我国传统彩塑技法一致;冢的结构与后世帝王陵墓相似;龙与花的结合会使人自然联想到我们今天的自称‘华人’和‘龙的传人’。发生在距今五千年前或五、六千年间的历史转折,它的光芒所披之广,延续时间之长是个奇迹”;距今五千年后的河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西北与东南交汇出现的龙山时代则为三代文化奠了基。它们都包含了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其出现也都与文化的变汇有关。所以,苏秉琦先生高度评价这“Y”形文化带在中华文化起源史上的地位,称之为“中华文化史上最活跃的熔炉和文明曙光升起最早最光亮的地区,是中华文化总根系中的直根系”。
四是史前考古与古史传说的结合。以上诸考古文化的中心所在、移动路线和相互关系,与古史传说的五帝时代诸代表人物的活动轨迹,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对这一考古现象在短短几年内被揭示出来,苏先生并不掩示他的兴奋之情:“其时、地、文化面貌与传统史学《五帝本纪》所记‘五帝三王 ’时‘诸侯相侵伐’,继之‘尧舜禅让’,再后是‘逐鹿中原’等一系列大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相符合”。“当我们提出,从华山脚下延伸到大凌河流域和河套地区,再南下到晋南,这一古文化活动交流的路线时,我们并没有引《五帝本纪》,但却与《史记》记载相同,我们是从考古学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再去对照历史传说,就可以相互印证,这不是生搬硬套的比附,而是有机的结合。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历史与考古的结合终于找到了一条理想的通路”。
以上在学科理论指导下立足于考古实践得出的研究成果一再提醒我们,研究中国的文化起源与文明起源,如果有意无意地忽略中原以外地区,特别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北方地区,将会使这一重大课题的进展受到影响甚至停滞不前。苏先生将中华文化起源与文明起源的重点,放在了北方地区及北方地区与中原地区的关系上,使长期成为中国古史上的一些疑点迎刃而解,是拨正了研究这一类重大课题的方向。在此基础上,苏先生以为,实现考古与古史传说有机结合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苏秉琦先生三次著文,提出重建中国史前史的号召。
三
“三岔口”和“Y”形文化带这两个概念都涉及内蒙中南部地区。重点是三袋足器的起源以及内蒙古中南部与辽西文化区的关系。
三袋足器从龙山文化到战国时期,一直是中国从中原到四周地区古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因素,但它的起源,却是困惑了考古学家几十年的一个难题。安特生提出过三个小口尖底瓶的下部合并组成三袋足器,但只是一种推测。40年代,苏秉琦先生在整理斗鸡台发掘材料时就在寻找瓦鬲起源的答案,以为:“瓦鬲的发生,大约是出于陕豫之间的一种古文化,其年代则约当仰韶期的彩陶文化哀落后、龙山期的黑陶文化未繁盛前的一段期间。应在距今四五千年间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间”。他曾在中原地区寻找未果,却最终在80年代初于冀西北的龙山文化早期遗址里,找到了结构近似于晚期小口尖底瓶的原始型三袋足器的实例,于是1983年在《苏秉琦考古论述选集》出版之际,苏先生在为《陕西省宝鸡县斗鸡台发掘所得瓦鬲的研究》一文所写的《补记》中,已用实例再次追溯鬲的起源,“有的地方确有从仰韶文化小口尖底瓶的后裔底部构成新型的袋足斝类器,尔后再由它转化为鬲形器的例子”。次年他在内蒙古河曲地区找到更为确凿的证据,即小口尖底瓶晚期形式与早期鬲相衔接的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