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每个中国人读书识字的人,就长眼在鼓浪屿
重述鼓浪屿的故事 | 重温鼓浪屿的光芒
上一篇我们说到陈士京墓有点孤单,在它所在的鸡母山另一头,则是一个“热闹”的基督教会基园,那里安息着许多信奉基督教的西洋人和中国人,其中就有我国汉语拼音的首创者卢戆章先生。
这段文字,是鼓浪屿美华沙滩边上卢戆章纪念小广场对卢戆章的介绍。
紧接着这个小广场的,有一条同样是纪念卢戆章先生的拼音小道,可以直达卢戆章的坟墓。鼓浪屿对卢戆章先生的纪念,可谓别具匠心。
这自然是和卢戆章先生的贡献分不开的。
1854年,卢戆章生于厦门同安一个平民家庭,兄弟6人,卢戆章排行最小。
可能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的缘故,5个兄长都没上学堂,卢戆章则被送进了私塾,家里人希望他能读出个光宗耀祖的功名来。
可惜天不如人愿,18岁时卢戆章参加童试,却名落孙山。
21岁时,受当时闽南人下南洋的影响,卢戆章来到了新加坡,一边打工,一边学习英文。四年之后,卢戆章回到厦门落脚于鼓浪屿,他对中国语言的研究探索也在这里开始。
卢戆章当时在鼓浪屿扮演着两个角色:做洋人的闽南语老师,做闽南人的英语老师。
据说由于英语和闽南语都说得极其标准,当时卢戆章是鼓浪屿特别抢手的家庭教师,这要放在今天,大概是一小时几百块还请不到的私教。
卢戆章先生后来进入汉语拼音研究领域,和一位叫约翰·麦高温的英国传教士有关。
约翰·麦高温精通汉学,于1863年来到厦门,一住就是50年,期间著有《厦门方言英汉词典》。
期间英国驻厦门总领事翟理思和他决定编纂一部更广泛的《华英字典》,在物色专业人才时,约翰·麦高温想到了卢戆章,并经他推荐成为《华英字典》的编者之一。
在参与编纂《华英字典》的过程中,卢戆章也同时开始思考汉字的拼音化问题。
经过反复探索,1892年,也就是38岁这年,卢戆章完成了《一目了然初阶》,并自己出资请厦门五崎顶倍文斋刊印发行,一下子引起各方注意。
这是第一套中国人自己发明的拉丁字母式汉语拼音方案,由此也奠定了卢戆章是我国汉字拼音第一人的历史地位。
在《一目了然初阶》的封面,卢戆章写有这样的字:
这既是告诉人们从此学习汉字的门槛不再是高高在上,也感叹做语言研究的枯燥不易。
卢戆章先生可不只是做研究而已,还亲自推广并不断更新,《一目了然初阶》出版一年之后,他就又推出了《新字初阶》,还是个人出资刊印。
同时,他还在鼓浪屿和厦门分别办起教学班,专门教不识字的船工、小贩等社会底层。
据说凡是上他的教学班的人,只要半年就可以看书写信,连不少洋人都热情极高地加入到教学班来。
卢戆章办教学班的初衷,自然一方面是为了改变中国人学汉字难,识字水平低的局面,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不断积累总结经验,力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
其用心之良苦,其思虑之长远,实让人感佩。
卢戆章希望在全国范围推广汉语拼音的想法因为一场运动的来临而得到了机会,那就是光绪皇帝发起的“百日维新”。
“奖励新著作,新发明”是其中一项举措。卢戆章先生的汉语拼音方案(切音字)也被列入新发明之一,当时的都察院上奏光绪帝,请旨颁行天下。
光绪帝迅速作出回应,他下了一道圣旨:
对于那时候的中国人来说,人生最大的得意莫过于得到天子的钦点,当时喜出望外的卢戆章带着他的著作急忙忙入京,准备一展平生所学。
可惜幸福来得快,去得也快,“百日维新”运动因为慈禧太后的插手夭折了,光绪帝几乎形同废帝,卢戆章的汉语拼音全国推广也胎死腹中。
此时,从台湾(此时是日本殖民地)传来另一道推广的曙光。
当时的台湾总督儿玉向卢戆章发出邀请,请他到台湾主持学务课。一心想推广汉语拼音的卢戆章顶着被骂替日本人做事的恶名毅然前往。
在台湾3年,他经过深入研究,重新修订了拼音方案,另创了一套25个声母,102个韵母的《中国切音新字》。
可惜因为种种原因,这套方案也一直在台湾无法推广开来,失望之余,卢戆章只好离开台湾,回到鼓浪屿继续等待时机。
到了1916年,经过二、三十年的研究、探索、改进,卢戆章总共设计了三套汉语拼音方案,第一套以拉丁字母为符号,第二套以仿日本假名系符号,第三套则采用汉字笔画符号。
卢戆章为推广汉语拼音的矢志不渝,得到过当时不少社会上有名望的人的肯定,比如林祖密将军就专门为卢戆章的新书题词:
菽庄花园的主人林尔嘉则写道:
1913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召开“全国读音统一会”,卢戆章又迎来推广汉语拼音的好时机。
当时各地的语言研究学者们都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在众多成果中,只有卢戆章的方案构成一个完整体系,其它成果不是这也缺漏就是那有瑕疵。
结果不难意料,大家一致认可卢戆章的研究成果为最佳方案。
但是大会最后却只是决定以卢戆章的研究成果为主体,从他发明的37个字母中选用25个,余下12个则用其它地方的研究成果补缺,一套全国通用的“国音字母”得以形成。
研究成果得到肯定,却没有被完全采用,这是为何?
原来当时的教育部官员居然认为闽南人说官话不标准,无权过问“国语运动”。
晚年的卢戆章说起这段往事,依旧愤愤不平:
晚年的卢戆章,因为推广汉语拼音倾尽一生积蓄,只能蜗居在鼓浪屿内厝澳路48号一处低矮的平房里。
他爱读报纸却无余资订报,每天只好让自己的小外孙拿着一张纸条找邻居借来阅览,纸条上是这样写的:
读书人清高自守的秉性让人慨叹,他这种秉性也体现在外人对他伸出的援手上。
有一次著名教育家吴稚晖来看他,见他生活困窘,就向教育部提议每月给卢戆章发放薪俸以养晚年,没想到卢戆章固守“君子固穷”之性,坚决不愿接受。
1928年,卢戆章逝世,安葬于鸡山路上的“基督教会墓园”内。
卢戆章对我国汉语拼音的贡献,厦门大学教授许长安在《语文现代化先驱卢戆章》一书中这样写道:
我国语言文字的泰斗级人物周有光先生则这样评价:
由于位置偏僻以及介绍不够的缘故,卢戆章长眠的地方和纪念他的拼音小道很少有游客光顾。偶尔走过的游客,大概也很少会去联想原来自己的读书识字跟这个人有直接的关系。
不过这也无妨,卢戆章先生的贡献,早就春风化雨,流淌在每个中国人读书识字的血液里,只是我们没意识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