仨娃妈的自我放过

到了六一儿童节这天,母慈子女孝的样子终于装不下去了。

孩子们揪住我昨天说的“明天你们啥也不干,玩儿一天!”这句话,坚持:“啥也不干”的意思就是吃喝玩乐一样儿不能少,和学习有关的事情一律不能做,以及——坚决不弹琴。

我的意思是既然昨天把作业都做完了,今天只弹个琴,也不算是和六一节为仇作对,那为啥不能弹呢?

事儿本身不大,这一天弹不弹琴也不是原则问题,可是彼此的态度都坚决得太气人,事情终于发展到了“今天你就是得弹”和“今天我就是不弹”的地步。

孩子爸不说话,我们仨谁也没搬他当救兵。

孩子们知道:如果求助于爸爸,他一定会支持妈妈;而我知道:我们前两天还讨论过这个问题——逼孩子弹琴会不会反而毁了孩子的兴趣?

学钢琴是我的执念。我痴迷于钢琴的声音,并相信学琴能开发大脑,当然最主要的是希望孩子能懂一点音乐,多一种享受人生的方式。

首先,未经钢琴开发的大脑是不是都开发不完全,这一点并没有任何理论支持。

而肉眼可见的事实是——

朵朵学琴五年,在她十岁那年愤而宣称“我恨钢琴钢琴恨我”,不惜和她爸爸冷战一星期,决然自断学琴路。

小豹子学琴三年半,虽然没有激烈反抗,但是很明显:她是因为深爱香港那位温柔秀丽又妙招迭出的Miss Ng老师才学琴练琴的。近一年的深圳学琴,始终提不起精神。

小狮子就算是在香港生活期间,Miss Ng上门教课时,也不爱练琴;回到深圳,每晚练琴几乎都是一场母子大战,就算练,也只是乒乒乓乓而已。

未来的“享受”还遥不可见,眼下的痛苦天天上演。

这些日子以来我一直在想:学琴究竟有没有超过几岁“就晚了”这回事——如果我的孩子并不以成为朗朗李云迪为目标的话?

会不会到了孩子们人生中的某一刻,突然和音乐产生了某种连通,从此“不惜代价,非学不可”也可以?

退一万步说,如果三个孩子就是不热爱音乐,不掌握任何一门乐器,这样的人生是不是也不能断言其“不完整”?

豹子爸说:“我知道你真的热爱钢琴,那么,为什么不自己去学呢?”

我对钢琴、乒乓球、书法,有浓厚而长久的兴趣,也说过无数次“等我有了时间/等我有了钱,我一定要去学……”

我问自己:是什么一直一直阻止着你,不去学自己长久以来想学的东西,不主动向幸福靠近——却要逼迫别人“享用”你的幸福呢?

2021年的六一儿童节,国家送的“三胎放开”大礼,我是用不上了。

以失去公职为代价的老三小狮子,让我有机会品尝到另一种人生——不是稳定的,而是飘摇的;不是被规划好的,而是变数多多的——人生这七年,我变得更勇敢,也更松弛了。我心中充满了感激,也变得更有底气。

所以我想在这一天送给小豹子小狮子一份礼物:停止学习钢琴。

不是在赌气,也没有心寒,更不是切断了孩子们与音乐之间的连接——恰恰相反,我想,这个礼物其实是撤走了孩子们与音乐之间的阻碍。

让孩子成为他/她自己。正如我那么坚定地做我自己一样。

这是仨娃妈的自我放过,更是对孩子们的苦心成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