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涵畫苑| 江 山 千 里 望 无 垠
北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高头大卷 绢本 大青绿 51.5x1191.5厘米
收藏:故宫博物院藏
局部1
作品以长卷形式,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于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及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描绘精细,意态生动。景物繁多,气象万千,构图于疏密之中讲求变化,气势连贯,以披麻与斧劈皴相合,表现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局部2
《千里江山图》画卷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比清明上河图还要宽2倍、长2倍(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值得一提的是,《千里江山图》与《清明上河图》均为北宋徽宗时期的画作,两幅传世名画的诞生相差仅十余年光景,两位作者在作画时均任宫廷画师之职,《千里江山图》画的作者王希孟为禁中文书库的学徒,而《清明上河图》画的作者张择端供职于翰林图画院。
由此也可见,这位错生为皇帝的徽宗在艺术上独到的眼光、对精湛技艺的推崇、对艺术人才的悉心培养,在历史长河中的北宋徽宗时期可谓是中国艺术史上少有而珍贵的财富。
局部3
此画本无名,后因乾隆提诗“江山千里望无垠”故后世称为“千里江山图”
局部4
画中山石先以墨色勾皴,后施青绿重彩,用石青石绿烘染山峦顶部,显示青山叠翠。江河勾出水纹,与没骨色彩形成反差对比。全图既壮阔雄浑而又细腻精到,是青绿山水画中的一幅巨制杰作。《千里江山图》是王希孟18岁时作品,也是唯一传世的作品。
局部5
局部6
画家在构图上充分利用传统的长卷形式所具有的多点透视之特点,在十余米的巨幅长卷中将景物大致分为六部分,每部分均以山体为主要表现对象,各部分之间或以长桥相连,或以流水沟通,使各段山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巧妙地连成一体,达到了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高远、深远、平远多种构图方式的穿插使用更使画面跌宕起伏,富有强烈的韵律感,引人入胜。
局部7
局部8
《千里江山图》卷在设色和用笔上继承了传统的“青绿法”,即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为主要颜料,敷色夸张,具有一定的装饰性,被称为“青绿山水”。此种表现方法是我国山水画技法中发展较早的一种,在隋唐时期如展子虔、李思训、李昭道等许多画家均擅长青绿山水画。纵观宋代画坛,虽然也有一些画家用此法创作,但从目前存世作品看,尚无一件可以超越《千里江山图》卷。
局部9
局部10
王希孟在继承前法的基础上,表现出更趋细腻的画风,体现了北宋院画工整严谨的时代风格。此图用笔精当,一点一画均无败笔。人物虽细小如豆,却动态鲜明。微波水纹均一笔笔画出,渔舟游船荡曳其间,使画面平添动感。综观全幅,又不失雄阔的境界和恢宏的气势,远观近睹均令人折服。
局部11
局部12
局部13
在用色上,画家于单调的蓝绿色中求变化,虽然以青绿为主色调,但在施色时注重手法的变化,色彩或浑厚,或轻盈,间以赭色为衬,使画面层次分明,色如宝石,光彩夺目。
局部14
局部15
局部16
元代著名书法家溥光对此卷推崇备至,在卷后题跋中赞道:“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此论可谓公允之见。
局部17
局部18
从此卷所描绘的景物看,系以南方清丽秀润的山水为主体,在部分山峦的表现上加进了一些北方山水的特征,可谓集南北山水于一体的精心之作。从画面表现的建筑形式以及江南水乡的生活场景、生产劳作使用的工具等方面看,画家对江南地区有着较为深刻的了解,其艺术创作当来源于生活,而王希孟于18岁时即创作出如此宏幅巨制,不可能没有深厚的生活积累,由此笔者推测,画家王希孟应是江南人,至于具体籍贯便无从知晓了。
局部19
局部20
据蔡京的题跋可知,王希孟画这副画的时候十八岁,是宫廷画学生,被招到禁中文书库,进献过数张画作,但技艺还不甚精湛。徽宗认为希孟是个可教之才,于是亲自教授技法。不出半年,王希孟便画出这惊世奇作,进献于徽宗。
元代高僧溥光曾是《千里江山图》的收藏者之一,他也对此画进行过接题:
予自志学之岁,获睹此卷,迄今已近百过。其功夫巧密处,心目尚有不能周遍者,所谓一回拈出一回新也。又其设色鲜明,布置宏远,使王晋卿、赵千里见之亦当短气,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
溥光说他已经浏览过近百遍《千》图,每看一回都有新的发现,而且觉得都看不完全图的细节。该图颜色鲜明,构图高远,在从古至今的山水画中,可为是独步前年,众星之首。可见评价之高。
|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