捋清太极拳中的"邻里关系"能使你快速进步

整体由局部构成,比如身体由手臂、腿部和躯干三节组成,论到躯干则由腰部、胸背部和头部组成,这算是粗略划分。从身体结构上说,相接相连比作"邻"。在手臂上:手掌与小臂,小臂与大臂,是前后两两相邻。腿上亦如此。单说"腰"与"胯"的话,则算两相邻,如此推至全身。

局部的有序工作是整体作功的基础。在我们行拳走架时如果你感到很轻松,那说明局部间的合作至少是比较协调的,而有时我们会感觉到在做某一个动作时,身体的某个地方产生了僵硬,甚至拉伤了。一定是有一对邻里关系不对头,甚至是错乱了。反映的是身体局部间的合作不是那么通畅和合理。

练拳是要求整劲的,但想要练好拳,却需要节节分得清楚,还要能"节节贯通",并刻意处理好人体两两部位间的"邻里关系"。总的来说,"邻里关系"要做到这三点:1)功能清晰。2)运动纯粹。3)意识的反向校正。

我们以单个手臂为例解分析。

手掌与小臂之间以腕关节相连,持拳可顺连于小臂,以拳峰攻击目标;成掌一般外折或内折90度以内,或起钓手,或掌根发人,或开掌五指领劲转腕。其目的在于以五指尖的旋动作动态力点,以掌根作支点,以手掌作力矩产生杠杆作用,以增大手腕的旋转力度,与肩关节转动相匹配,从而产生"臂弓"效应(请参读前文《"蓄劲如张弓"一一谈谈"弓"的形成和运行条件》)。腕关节可左右旋转,在180度以内。这就叫"功能清晰",不知范围,转得过了就会造成小臂肌肉的紧张。

而大小臂之间是肘关节,其主要功能是与大小臂一起做"定位开合"。如果你让大、小臂间去做起、落、横、拧或开合+旋转就不怎么对了,(整臂旋转那是肩关节的工作)其开合功效会大打折扣。这叫"运动纯粹"。

还有个重要的问题,当你的手腕在掌指的领动下,三节向一个方向做顺(逆)缠丝时,从外形上看,三节:掌、小臂、大臂都朝一个方向旋转,但你必须用意念将中节"小臂"做反向旋转,而只让"中节"的两邻一一前边的手掌后边的大臂朝同一个方向旋转,这叫"节节反缠",是为了在整个手臂旋转的同时,让手臂内部始终保持"通"的状态,以利内气运行。这叫意念的反向校正。(请参读前文《太极拳的"缠丝劲"与"节节反缠")

身体上任何两个部位间依结构不同,功能各异而有不同的互动方式。不论哪家太极,也无论你是走"缠丝劲"或"抽丝劲"的,都要在手臂和身体转动的同时,邻里间做到外形协调,内布空间,互帮互衬,外顺内畅。这也是为什么练太极拳的老拳师们,功夫越高,外动越少,而内动外人是看不到的。所以缓缓慢慢,"摸鱼摸虾"就是典型的内家拳功夫的描述了。

(半生太极缘,喜交新朋友。有用即拿去,敬请点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