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学|宝钿花钗,神乎其技

一支小小的发簪浓缩工匠不小的巧思;一支精巧的发簪融合多种精细的工艺;一支纤细的发簪讲究插戴不同的位置;一支华美的发簪能显露插戴者的身份与地位。探究发簪的历史溯源,跟随宝石君一起了解古代的发饰风潮和审美意向吧。

簪,指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来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簪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实用簪,多用于固定发髻;另一类为装饰簪,采用珍贵宝石材料,精细制作,插戴在发髻最明显的位置上,以达到装饰效果。

簪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就产生了绑发的想法。簪多选用骨料而打磨制成。新石器时代的骨簪、玉簪大多形态细长、朴素,一般簪首呈圆柱状、方柱状,发簪的装饰作用小。到了夏至周朝,陆续开始出现玉簪、竹簪、铜簪、象牙簪等发簪种类,并且簪首常可见动物纹样和动物形态。比如夏代的陨石猪龙头簪、西周的和田玉龙凤纹头簪、战国的竹子鱼形头簪等,簪首大多宽大、扁平,极具特色。发簪上运用浅浮雕等工艺雕琢而成,简洁的纹理清晰可见。汉代,治玉工艺在技术上有很大提高。带有镂雕、浮雕、刻线等装饰技巧的玉簪精致奇巧、别具风韵。簪首常出现蟠螭纹、凤鸟纹、卷云纹等。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一件西汉的玉簪,簪首透雕凤鸟卷云纹,簪身线刻卷云纹,光洁无暇、线条流畅。唐宋开始发簪大量采用金、银、玉等贵重材料制作,且发簪的装饰作用更加突出。发簪的设计题材更加丰富,有动物、花卉、植物、吉祥图案等。

银簪 摄影/陆禹廷

银簪由錾刻、炸珠、锤鍱、掐丝、累丝等工艺制作而成。炸珠工艺是我国传统的金工装饰工艺,将细小的金块置于炭火上加热熔结成圆珠可焊接于器物表面;也可将黄金溶液滴入温水中形成金珠。这种装饰花纹称“连珠纹”或“鱼卵纹”。

元代发簪纹样鲜明,富有时代特色。动物形态更具立体感,纹饰线条更规整、流畅。

竹节钗

元代竹节钗形态纤细,簪首可见竹节形式样,有节节高升、气节高尚等寓意。

元,金钗、金簪 摄影/陆禹廷

螭虎簪

螭虎簪是元代的典型式样,指一般在花形的簪首上做环绕的双螭或双龙纹饰。蟠螭在古代为瑞兽,蟠螭纹有战无不胜、王者风范等吉祥寓意。

元,鎏金银簪 摄影/陆禹廷

鎏金工艺,传统的金属装饰工艺,是把金和水银合成的金汞剂覆盖在器皿表面,再加热使水银蒸发,则金可牢固地附在器物表面不脱落的工艺技法。

明代发饰设计和制作水平已达高超的水准,发簪有富丽奢华、新奇精巧的特点。明代男女都有插戴簪子的习惯,男子束发带冠,用发簪固定;而女子将头发绾起,围绕䯼髻插戴各式各样的发簪装饰。

明代女子发簪的插戴方式很有讲究,顶簪,顾名思义插戴在䯼髻的顶部,有固定发髻的作用;挑心,插戴在䯼髻的正面位置;分心,在挑心的下方位置,也于䯼髻的边沿位置插戴,搭配时它与挑心和顶簪的设计风格一致,以装饰整体发髻;掩鬓,作云形或团花形,倒插于双鬓;满冠,则指插戴在发髻后方的发簪。掩鬓和满冠装饰位置明显,给人产生一种插戴者华丽尊贵、气势夺人的印象。贵族女性在插戴完这些固定位置,还会在发型空隙处,灵活的插戴些小的发簪,如花头簪、草虫簪等。草虫簪,属于小件的配饰,做工精良,以小虫为主要设计,并以金银制作的草叶做陪衬,宛如“掠风撩草、须翅生动”一般。在当时人们以插戴草虫簪为时尚,且一般风行于节假日插戴。

可见明代对发簪需求量极大,金银发簪种类相当丰富,有簪首为玉石质,而针梃为银质;也有簪首和针梃连为一体,制作精湛,浑然一体。

明,玛瑙束发 摄影/陆禹廷

明,发簪 摄影/陆禹廷

明代《天工开物》曾记载了琢玉工艺,“凡玉初剖时,冶铁为圆盘,以盆水盛沙,足踏圆盘使转,添沙剖玉,逐忽划断。”首先用铁质的锯形器分解玉石,加一种特制的细砂状物质(解玉砂)来切割玉石;再选用铁砣,进一步粗磨加工玉石;其次进行掏堂、上花、打钻等步骤,可做浮雕、镂空等工艺技法;最后抛光使表面光滑、圆润。

清代发簪的工艺技法又有创新,点翠、累丝、珐琅等复杂工艺被运用于首饰制作中。发簪种类丰富,有具封建特色的扁簪、广泛流行的耳挖簪、宗教主题的佛手簪等。簪子的插戴不仅体现了当时女子的审美风格,也体现了插戴者的身份和地位。此外,清代开始多选用翡翠、珊瑚等制作发簪。

扁簪

扁簪是清代最具特色的满族发簪。扁方多为金属或玉石质地,插戴时横贯于发髻,露出两端。通常女子选在吉日或是接待贵宾时插戴,会给人一种端庄、稳重之感。

清,翠扁簪 摄影/杨素明

清,雕瓜蔓葫芦翡翠扁簪 摄影/杨素明

龙头簪

清,珊瑚龙头发簪 摄影/杨素明

其他样式

清,镶珊瑚银发簪 摄影/陆禹廷

点翠发簪 摄影/陆禹廷

点翠头簪 摄影/陆禹廷

点翠工艺,是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结合,在清代达到巅峰。点翠饰品色彩鲜艳、光泽亮丽;采用翠鸟背部的蓝色羽毛镶嵌于金属上,以达到装饰色彩的效果。而如今翠鸟已成为国家保护动物,生产的点翠首饰,均采用代用品。

钗,和簪的作用相同,都是用来插发的,但发簪是一股,而发钗是双股。钗开始出现于商代晚期,流行于西汉,明代钗的设计制作水平已达巅峰状态。发钗一般插戴在十分显眼的位置,是更为正式与普遍的女性首饰。其中,凤钗是显示宫廷贵族身份的象征,它会为插戴者的仪表举止增色不少。钗首的设计元素有花卉、松竹、蝴蝶、龙凤、寿纹等。工艺精巧、繁缛,奢华至极,取吉祥之意。

清,珍珠发簪 摄影/杨素明

清,点翠头簪 摄影/杨素明

清,点翠头簪 摄影/陆禹廷

清,银发簪 摄影/陆禹廷

金嵌珍珠宝石松竹灵寿纹簪 摄影/陆禹廷

步摇,是古代女子的重要首饰之一,从发簪演变而来。由于插戴者在走路时垂挂的珠玉会随着脚步不停的摆动,故而称为“步摇”。步摇盛行于汉代宫廷,后又流行于民间,受到当时人们的追捧。唐代诗句“步摇云鬓佩鸣铛”体现出当时人们对首饰的佩戴需求和审美风格,可见他们十分追求各种精美饰物,喜爱能发出清越响声的饰品,追求摇曳多姿、优美动人之感。

清,银步摇

清,鎏金蝴蝶形银步摇 摄影/陆禹廷

钿,为满族女子特有的头饰。钿的内部采用丝绒和缎子,外部用金属丝编织,再镶嵌各种名贵宝石,一般采用镶嵌工艺、点翠工艺、累丝工艺等制作完成。钿佩戴在发髻上,再插戴上各式簪子。其中,九凤钿只为皇后和皇太后所佩戴。

金累丝嵌珍珠宝石五凤钿 摄影/陆禹廷

钿子,是清宫后妃所戴的女帽,清代黑缎嵌点翠凤戏牡丹女帽的帽框由竹、藤等编制,再用黑绸网罩于帽框之外,帽表面运用点翠工艺和镶嵌工艺,最终制成双凤和牡丹等吉祥图案。

黑缎嵌点翠凤戏牡丹女帽 摄影/陆禹廷

“方寸凤钗,其技神矣”。宝钿花钗传递了古代的艺术风格,反映出古人的审美意向,蕴含了传统的东方思想。一支古风发簪,展现了古朴典雅之美,也体现出当时的社会背景与生活方式。

(0)

相关推荐

  • 10万网友热评,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首饰:簪子竖着插?梳子当首饰?打耳洞还犯法?

    珠宝匠第266篇原创走心科普 最近最火爆的电视剧,一定非<长安十二时辰>莫属.一开播便凭借着制作精良的服化道刷爆了J先生的微博和朋友圈. 各路大神都对剧中大唐盛世的各个细节做了解读. 作为 ...

  • 这个发间小物历史竟如此悠久——笄的发展与演变

    笄是已知发饰类型中较早,也是较为常见的,并且生命力十分顽强,及至今天也可以看到很多人佩戴这一首饰.我国古人用"及笄"一词形容女子到了出嫁的年龄,一般为十五岁,如果到了二十岁还没有嫁 ...

  • 女子许嫁,笄而醴之(下)

    上篇我们说到了秦汉时期发笄多称发簪.秦汉之后,发簪有了更多变化,从繁荣的隋唐五代到工艺精湛的明清时期,发簪都是女性最常用.最方便.最喜爱的首饰. 隋唐五代 隋唐五代是我国历史上相当繁荣的时代,这时对外 ...

  • 构树全身都是宝,花穗和果子都能吃,叶子还能洗碗

    专门拍照片问了一下朋友,原来这树叫构树,它的雄树花序(花穗)是可以吃的,以前人们经常用它来粘面粉蒸着吃,也可以炒菜.凉拌吃. 难怪了,那段时间每天早上都会有人拿着袋子去摘,整棵树都快拽秃了,就差没搬回 ...

  • 美学欣赏:花静如初——俄罗斯女画家帕夫洛娃玛丽亚的油画

    玛丽亚·帕夫洛娃-毕业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的绘画和雕塑系.自2001年起,她开始活跃于俄罗斯的艺术界,2005年加入圣彼得堡艺术家联盟.2008年,玛丽亚·帕夫洛娃在绘画展览中获得金奖,并成为年轻的 ...

  • 剑乡遗韵:历久弥响的花钗锣鼓

    很少有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能够遍及城市乡村的大街小巷.也很少有哪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能够经历数百年仍广为流传,与百姓的生活如此的息息相关.但丰城的花钗锣鼓却做到了.当耳畔传来熟悉的花钗锣鼓时,胸中总能涌起 ...

  • 钟韵千载—登峰造极的几款明代金钟碗工艺美学

    以釉色取胜的单色釉瓷器,是瓷器审美中的至高境界.如永乐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成功的鲜红釉,色调纯正,釉厚如脂,光莹鲜艳,如初凝的鸡血,堪称绝代佳作.<景德镇陶录>称"永乐鲜红最贵& ...

  • 《冬宝老师作品 》文/冬宝||诵/花开半夏

    冬宝老师诗三首 文/冬宝||诵/花开半夏 撑着油纸伞的荷 我来只为寻你 一朵荷的今生 和前世 不为别的 只因昨晚梦见你 便早早来到这里 一池碧绿 一池柔水 羞涩地站在那里 一脸红润 一如梦里,那个 撑 ...

  • 追壶人:在某宝上花几十买了把紫砂请人一起喝茶竟无人一起

    这两天有个壶友分享给我一件趣事,在他没有接触紫砂和经济条件又没有现在宽裕的时候,占便宜投机取巧的在某宝上买了把几十块钱的紫砂壶,在朋友来的时候还得意洋洋的拿出来给朋友展示,泡了一壶茶邀请朋友一起来喝, ...

  • 茶社会美学:日本花道的三大流派

    人类插花活动最早的文明佐证,起源于古埃及,据考古发现,远在公元前两千五百年,在古埃及法老贝尼哈桑的墓壁上就有瓶花睡莲的壁画. 花道在日本称为:华道.起源于中国隋朝的佛堂供花,随着日本的遣隋使小野妹子而 ...

  • 贾宝锋 | 花

    花-1/纸本重彩/15x21cm/2020年 -花·相- 作品/文:贾宝峰 花, 形态多姿.芳香馥郁, 自然的精灵.生命的奇迹. 爱花之人, 钟情的角度不同, 我最爱花的结构形态. 无论含苞待放还是吐 ...

  • 萌宝的花见会:不必远赴日本,同济大学的樱花也美翻天

    一年一度的樱花季,成片的樱花以其繁花灼灼的粉红甜美,耀然其目,吸引着无数人竞相追随,赴一场樱花的花见会,成了这个季节喜闻乐见的一大乐事. 朋友圈里也是被各种樱花刷屏,听说顾村公园都被挤爆了?听说武大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