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 夏季感冒太难受,这些小妙招一定要牢记!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三伏天的初伏出现在农历闰五月。

暑,是夏天的主气,暑天暑天,讲得就是暑气。从小满开始,到芒种、夏至、小暑这四个节气,都是暑气当令。所谓“暑”多挟湿,今年尤其要注重湿气重这个问题。

夏天,一阵晴天一阵雨天最为常见,夏天炎热,还伴随多雨且潮湿,湿气随着热气的熏蒸,湿热之气弥漫在空气中,人呼吸都离不开湿热之气。所以在夏天不慎中暑气之邪,导致发热外感等,其中还会必会兼挟湿气,还可出现四肢困倦、胸闷恶心,大便溏等症状。

这样的天气,最怕发热感冒。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

避暑阳,防阴邪

夏天暑热重,应尽量避免室外活动,避免较长时间烈日下暴晒,注意劳逸结合以防中暑的发生。比如说,在工作的同时,运动也很重要,但不要选择正午太阳暴晒的时候外出运动,注意多补充水分等。

我们避开了户外活动,就不会中邪了吗?错了,只要注意还是比较容易预防及避免阳暑的,但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及错误的解暑方式,最容易得阴暑证。《时病论》言“暑热逼人者,畏而可避,可避则犯之者少;阴寒袭人者,快而莫知,莫知则犯之者多,故病暑者,阴暑居其八九。”而暑热时节,过食生冷,或贪凉露宿,或冷浴过久所引起的热病,这种感受寒邪而引起的中暑,叫做阴暑。

因为天气炎热时出汗较多,腠理疏松,毛孔处于开放状态,最容易受到外邪侵袭。比如说出汗后冲凉、喜欢吃冰冻冷饮结束,长时间使用空调、电风扇等,最容易导致寒湿之气阻滞人体的气机,暑气不得散,出现头痛恶心、鼻塞流涕、咽痛咽痛、四肢酸软乏力,皮肤发热却无汗、呕吐、腹泻等。

明代汪绮石在《理虚元鉴》里指出:“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这是在告诫人们在酷热的夏天,解暑需有度。不要一味贪凉,冰冻饮料雪糕等尽量避免。空调房与室外温差不宜太大。

微微出汗以祛湿

夏天在空调房里,人总是懒懒的,四肢酸软乏力,复习也没有动力,空气中湿度增加,却长时间不动,湿气在体内无处可逃。

《急救广生集》中也有过在“三伏极热时,汗要多出,则周身所染风寒湿气,由汗而出,可保一年无病”这种借盛夏阳气祛除体内风寒湿邪的防病养生方法。但对汗法祛风寒湿,张仲景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方法,提倡微微出汗。《金匮要略》记载:“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即使是在末伏里,也不建议做剧烈运动哦,可做瑜伽、慢跑等有氧运动,使微微汗出。运动后也要注意补充液体哦。

不小心感冒,茶来补救

夏季感冒一般以下面三种类型为主:

01

风寒感冒

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舌苔薄白。

预防推荐:五虎汤。新鲜生姜 45g,大枣 45g(红枣,掰开不用去核),葱白1-2根(东北大葱,即京葱,取白色那段,去须,每根切成4段,最后15分钟下),核桃6个(个小的用10-12个,打碎带壳入药),黑豆30g(黑皮黄心的为佳),加或不加红糖适量以调味。加水约1000ml,煎煮45-60分钟,分多次频服,或分早中晚3次服,不翻煎。

适用于:风寒感冒的初期(见喷嚏、流涕即可判断,不用考虑鼻涕的颜色和浓稠);过敏性鼻炎(以反复发作的晨起喷嚏、流涕为典型表现)。

02

风热感冒

症状:发热,微恶风寒,或有汗,鼻塞喷嚏,流稠涕,头痛,咽喉疼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

预防推荐外治法:中指指腹点刺放血。

定位方法:操作者用拇指与食指,食指在下,拇指在上,固定被操作者的中指,操作者用拇指指腹用力捋动被操作者中指指腹,捋向指尖,固定片刻,观察回血最快或者明显充盈的点,即为刺血点。

操作方法:用75%酒精棉片或75%酒精棉球在中指指腹由内到外进行消毒,消毒1-2遍。带上医用手套,使用安装好的血糖笔对准中指指腹点刺。反复用力从下往上挤压,挤出瘀血3-5滴,瘀血明显的情况可至8-10滴,或血由暗红变成淡红为宜。然后用75%酒精棉片或75%酒精棉球消毒,并清理血迹,如果刺血处仍有出血,可用消毒棉球或纱块按压片刻。需注意,操作完成后最好半小时之内不要洗手。

03

暑湿感冒

症状:身热汗出,但汗出不畅,身热不扬,身重倦怠,头昏重痛,或有鼻塞流涕,咳嗽痰黄,胸闷欲呕,小便短赤,舌苔黄腻。

预防推荐:藿香正气丸为祛暑剂,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

另外,在三伏期间建议可以常饮用茯薏茶。祛湿不仅要利湿化湿,还要健脾,因为脾主运化水湿 。在健脾的同时,还要考虑肺、肾,肺肾功能同样跟湿气有很大关系。所以祛湿的时候,好中医必然会考虑健脾胃,再配合利水渗湿,同时兼顾肾、肺。

茯薏茶精选小粒白扁豆、茯苓、薏米、陈皮、怀菊、怀山,长期饮用可调理体质、祛湿健脾。更能在这炎炎夏季让你祛除湿气,健脾养胃,远离夏季感冒的根源,轻松度过一个清爽的夏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