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湖北一农妇去世,孙女整理遗物时,揭开奶奶身份
2012年,湖北省的一户普通农家中,潘平这几天忙得焦头烂额,去村里批宅基地,在老房子周围跑前跑后,测量这块土地的面积。
他要建一座新的宅院,为此,必须把家里的老宅拆掉。
父母年过七十,早已被潘平接到了城里,这座老宅多年没有人居住。潘平的妻子和妹妹正在收拾屋内的各种杂物,以便未来改建的时候直接把房子推倒。
突然,妹妹焦急地来找潘平,告诉他发现了不得了的东西。
这是一本残破泛黄的日记,纸面上遍布着很多霉点。日记的主人,应当是28年前去世的奶奶。
从日记所剩无几的内容之中,潘平看到了“斗争”、“革命”、“女子游击队”等词语。
经过多方求证,历史专家告诉了潘平一个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答案。
他那位看上去慈眉善目,在潘彦村辛勤劳作了大半辈子的奶奶贾春英,就是当年威震湘赣鄂三省的特委妇女主任“双枪芙蓉”。
小小女娃志向高
贾春英,1912年出生在湖北阳新农村。贾春英出生的这一年,正好是清王朝灭亡、民国建立之年,清朝的封建流毒近三百年,民国建立之后又很快进入军阀混战的乱世,老百姓的困苦可想而知。
贾春英不满周岁,就被邻村的姑妈倪氏抱走作童养媳。
倪氏丧夫,她一个小脚女人,出远门都有困难。贾春英的堂兄兼未来“丈夫”又是一个先天的痴儿。
几年之后,这个破败家庭的大部分家务就落到了年幼的贾春英身上。
坚强的小春英没有一点怨言。不到十岁的她每天走一二里地去村里的水井挑水,那时候她还没有所用的小扁担高。
“丈夫”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要失禁,贾春英必须忍着恶臭为他换洗贴身的衣物。
也许是上天可怜她命运坎坷,尽管吃的是地瓜、野菜,每天清晨还要被恶劣的婆婆从茅草垫的床上赶起来干活。
但小春英的个子却窜得飞快,十二岁,她就比村里大部分女人高上一个头。小溪中央铺了石头,身材颀长的贾春英挑着两大桶水飞过,嘴里唱出自己胡诌的山歌,像一只燕子。
一日,年轻的共产党员罗冠国返回老家大港坪发动群众参加革命,途中路过石云村。这天风雨交加、雷声大作,罗冠国在泥泞的乡间小路艰难步行。
突然,他看到一个人倒在不远处的小山坡上,走近一看,才发现是自己的表妹贾春英。
罗冠国马上把贾春英扶回了家。一路上,贾春英告诉罗冠国,她是在砍柴的过程中,因为雨天地面湿滑,失足跌落山崖。
看着贾春英手臂上、腿上各处摔出来的擦伤、淤伤,罗冠国一阵心疼。安顿好贾春英之后,他严厉斥责倪氏虐待小春英的行为。
自从进了倪家门以来,贾春英就把这种苦难的童养媳生活当成自己的命运。
可是罗冠国却告诉她,童养媳是亟待革除的旧习陋俗,罗冠国鼓励她勇敢地反抗命运。还让她参加每天在石云村祠堂举行的进步青年们的讨论。
罗冠国和其他进步青年嘴里说的每一个字,都深深吸引着小春英。
她慢慢明白了中国的贫穷和落后是因为军阀和外国鬼子的压迫;知道了农民要成立农会、没收地主的土地才能有好的生活。一颗小小的革命火种,在她的心中燃烧起来。
知道妇女缠足已经被法令废止之后,小春英在每天劈柴打猪草时忙里偷闲,拣拾橡子和毛栗子等掉落的果实换钱,用换来的钱买了一把剪刀,剪开了倪氏给她缠着的裹脚布。
倪氏收走了她的剪刀,又给她裹上了裹脚布,贾春英就去河边用尖利的石块把裹脚布划开。倪氏终究拗不过年纪渐长的贾春英,才让贾春英拥有了一双天足。
1927年3月,年仅15岁的贾春英和其他几名少年一起在罗冠国的带领下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她勇敢机警,成长迅速,在革命战斗中一马当先,往往胜过男子,几年之内就赢得了“双枪春姐”、“楚东女侠”的美誉。
峥嵘岁月
1930年,年仅18岁的贾春英就担任鄂东特委妇女主任,后来又历次升任特委妇女委员会书记、湘赣鄂省委特派员、妇女部长等职。
作为一个妇女干部,贾春英很有语言天赋,各地的方言,只要听上一两遍,就能明白大概意思,面对老乡,她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笑容,因此得到了老乡们的信赖。
除此以外,她还是一个骁勇善战的红军女战士。
在一次和地方民团武装作战的过程中,贾春英骑着马冲在第一个,突然,枪声响起,民团用土制步枪向贾春英发动齐射。战友们暗叫不好,骑在马上的贾春英恐怕会成为敌人的活靶子。
谁知贾春英却一个纵身翻到了马肚子下面,用双腿夹住马肚。“啪啪——啪啪”,只听得双枪响了两遭,四个民团兵应声而倒。在场的所有红军无不敬佩贾春英的勇猛。
贾春英凭着她的勇敢,和“黄埔四女杰”之首的女神枪手胡筠并称为湘赣鄂边区的“双芙蓉”。
胡筠
1932年,红军计划攻打江西省修水县。作战会议上,红3军团总指挥彭德怀却愁容满面。原来,此前红军向修水县三次派出侦查战士,结果都被国民党反动派发现,惨遭杀害。
无法掌握修水县的具体情况,就没有把握打赢这场仗。
贾春英看出了彭德怀心中的烦恼,她主动请缨,前往修水县建立侦察据点。彭德怀没有因为贾春英是个女将而轻视她,同意了贾春英的请求。
从湘赣鄂特委驻地龙港南下至修水,一路上凡是紧要的地方都布置着国民党军队和地方保安团、民团的哨卡。贾春英以惊人的勇气,伪装成农妇,孤身探虎穴。
一次,贾春英护送一位和红军合作的老乡到已经建立的联络点去。
在遇到保安团的盘查时,老乡因为紧张,身体止不住地颤抖,引起了保安团哨兵的警觉,他们把贾春英和老乡拉到一边,详细盘问。
贾春英临危不乱,佯称老乡是她的父亲,得了羊癫疯病,这次进城,就是去找大夫看病的。
保安团虽满腹狐疑,但是贾春英对答如流,那老头又确实像得了疯病一样抖个不停,不像装的,于是便放行了贾春英。
贾春英不仅圆满地完成了侦查修水县的任务,还得到了当地人民的支持,建立起多个和红军的联络点。
不久之后,红军攻克修水,贾春英的情报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彭德怀热情地表扬她:
“男人完不成的任务,你一个女娃娃敢干,而且还能干好,谁说女子不如男嘛。”
红军主力开始长征之后,国民党乘虚而入,侵入了湘赣鄂苏区。
他们不仅利用装备的优势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狂轰滥炸。还以“消灭叛逆”为名残忍地屠杀根据地的广大人民。
一时之间,原本一片繁荣的革命根据地成为千里无人的荒野,湘赣鄂苏区高层被迫暂避在恩施的黄金洞。
由于和中央失去了联络,又没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湘赣鄂省委处于缺衣少食的艰难境地。
组织决定,由贾春英担任队长,从湘阴紧急运输一批粮食和腊肉,支援黄金洞。
运输队的情况,其实更差,省委都在挨饿,何况是他们。
所带的干粮,都是地瓜干和掺着小石子的玉米粒,可即便是这样的干粮,刚出湘阴,还没有到常德就吃完了。
贾春英在队首走着,手按在腰间的双枪上,警惕着随时可能出现的国民党部队。可是她回头望望,身后的队员们眼睛饿得绿莹莹的,像一群狼。
没有吃的,那就挖野菜、吃树根甚至树皮,就算饿死,也不能动用运输的粮食!贾春英的态度很明确。
因为饥饿,短短两三天的时间,很多队员就面色枯黄,像得了肝病一样。
贾春英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的那份干粮,只吃了一点,其余的早就分给了几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
队员第一个给她拿来煮好的野菜汤,贾春英只是摇了摇头:“先给他们吃吧”。
人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出于活下去的本能,会做出各种极端的行为。
这天,贾春英听到身后的队伍吵吵嚷嚷的。她赶紧奔回去察看,只见一个年轻的战士拿枪顶着负责推车的队员,要挟队员们交出粮食。
此时的他,胃里火辣辣地烧,两面胃壁都要贴到一起了。对于他来说,什么任务,什么革命,都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活下去。
眼看一场流血的事故就要发生,原本饿得眼冒金星的贾春英,此时不知道哪里生发出来的力气,她把双枪“啪”一下拍在箱子上。
年轻的战士被震慑住了,缓缓地放下了枪。贾春英立刻下令队员缴了他的枪,把他看管起来。
到达黄金洞时,一些队员由于吃树皮和泥土,肚子胀得老高。但是那一批粮食,连一粒米,一块腊肉都没有人动过。
湘赣鄂省委的干部们握住贾春英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称赞她具有钢铁般的意志。
刨树皮挖草根吃的绝望人们
英雄伉俪
贾春英一心扑在革命上,从来没有想过儿女情长之事,对于她来说,个人的一点私情比起拯救人民的大事业,实在是微不足道。
但是红色岁月中的爱情,却在悄然之间降临了。
潘涛原本是一个乡村教师,1930年加入共产党后来到湘赣鄂边区。
一开始组织把他安排到文书的岗位上,可是潘涛主动要求到一线去,当一名普通的红军战士。
1934年他任红十六师团部营长,和贾春英并肩作战于湘赣鄂的群山中。
贾春英和潘涛都是湖北阳新人,又同龄,自然有很多共同话题。可是他们的性格,可以说是截然相反。
贾春英勇敢而机敏,在遭遇重大失败时善于和敌人周旋,率领部队撤退到安全地带,为革命保全有生力量。
知识分子出身的潘涛却性烈如火,嫉恶如仇,面对敌人不死不休,直至战斗到最后一滴血流尽。
一开始,贾春英还有点看不起这个“书呆子”,觉得他只会舞文弄墨。
可是当枪声响起,平时喜欢抱着一本书默默坐在团部角落的潘涛一下子就冲在了士兵前面。他不仅枪法精准,而且无惧牺牲,每次战斗下来总是到处挂彩,贾春英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
1936年10月,贾春英再次受命运送一批重要物资前往黄金洞。结果在路上突然遭遇大批国民党部队的伏击。
贾春英情知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当机立断下令烧毁物资中的情报文件,决不能让这些情报落入国民党手里。
正当贾春英准备带领战士和国民党进行殊死一搏时,队伍中一小批人突然哗变了。
原来跟着贾春英一起执行任务的“三区联合政府苏维埃主席”彭一湖早就接受了国民党的重金收买,已经当了叛徒。他用枪威胁贾春英放下武器,交出情报。
彭一湖为防止贾春英反抗,开枪打碎了贾春英的脚踝。贾春英强忍剧痛,想要击毙这个可恶的叛徒,但是只击中了彭一湖的左手。
最终因为国民党军队的快速合围,贾春英不幸被逮捕入狱。
听说贾春英被国民党逮捕,黄金洞的湘赣鄂省委焦急万分。潘涛更是心急如焚。
他拼命探听关于贾春英被关押的监狱消息,还多次主动请求带队伍前往营救贾春英。可是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密看守,潘涛数次营救活动都没有成功。
在狱中,国民党先是以高官厚禄诱惑贾春英,表示只要她“投诚”,就可以在国民党湖北省政府中担任比原来大得多的职务,还能得到黄金百两和一所大宅院,可是贾春英完全不为所动。
随即国民党又用上各种非人的手段折磨贾春英,用烧红的烙铁在贾春英的背上烫出许多黑色的印记
用沾了盐水的鞭子鞭打贾春英,等贾春英痛得昏了过去,他们就用冷水把她泼醒。即便如此,贾春英也没有向国民党透露一个字,他们得到的,只有贾春英的唾骂。
1937年,国共双方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抗日,贾春英得以释放。
在监狱门口,贾春英见到了阔别许久的潘涛,潘涛护送她回到了湘赣鄂根据地。得知自己在狱中时潘涛为自己做的一切,贾春英十分感动。这对革命伉俪,最终走到了一起。
两年之后,贾春英怀孕了。出于对她安全的考虑,组织指示贾春英回到阳新老家,为抗日的队伍搜集情报。
已经是新四军游击大队大队长的潘涛,则奉命转战各地,在敌后和日伪军战斗。
分别的那一刻,贾春英心中充满不舍,再坚强的女战士,也有自己的情感,她多么希望自己怀孕的时候,丈夫可以陪在自己的身边啊。
但是,贾春英相信,日寇穷途末路的日子不远了,抗战胜利后,潘涛就可以返回家中,和她们母子团圆。
然而贾春英的苦苦等待,换来的却是潘涛已经牺牲的消息,和一封已经成为遗书的家书。
日伪军
1940年,日伪军主动向鄂东南根据地发起大举进攻,潘涛受命在长江沿岸展开游击作战,阻断日伪军的水上交通。
写下这封家书时,潘涛就在阳新县的筠山,离家不到三十里,此时潘涛和贾春英的儿子刚刚出生,还不满一个月。
潘涛没有回家看望,而是径直奔赴咸宁嘉鱼的交界,在途中和日军正面遭遇,战斗了五天五夜之后,潘涛部全员牺牲,无一生还。
潘涛在家书中写道“抗战胜利之日,就是我返家之时。”看完家书,贾春英泣不成声。
但她深知,革命就是要牺牲的。潘涛在和日寇的战斗中牺牲,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
贾春英一面艰难地孤身抚养孩子,一面继续为抗日的队伍进行情报工作,直到抗战胜利。
归隐山林
多年的革命生涯,在这个曾经身姿矫健的女杰身上,留下了累累创痕。
贾春英的身上,大大小小的枪伤,有好几处。小腿上被枪打出的弹孔,由于缺医少药,久久不能愈合,变成了一个小洞。
脚踝上的枪伤,因为入狱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让贾春英成了一个跛子。
1949年,阳新县解放之后,贾春英短暂地担任第八区妇女主任。但是,她伤痕累累的身体,已经不能支撑她继续工作了。
贾春英向组织请求,辞去一切职务,回到潘彦村老家,当起了一个普通的农民,直到去世。
那些贾春英当年的下属,后来很多都成为了高级干部。以贾春英的履历和功绩,她完全有资格得到更好的待遇。
但是贾春英坚持拖着跛足的身体耕种养活儿子,没有向国家提出哪怕一点儿物质上的要求。
贾春英不慕荣华的高尚品质和自我奉献的牺牲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