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二、河西乱局 - “土豪”的奋斗(上)
二、河西乱局
3、“土豪”的奋斗(上)
《资治通鉴》中记载,咸通三年(公元862年),“温末始入贡”,这说明此时的温末已经具有了割据政权的属性。但此时,温末政权的首领究竟是谁,我没有找到相关记载。温末和唐朝时断时续的朝贡关系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
公元907年(梁太祖,开平元年),朱温代唐称帝,立国号梁,史称后梁,建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唐朝灭亡,“五代”时期自此开始。 后梁立国后,凉州周边的吐蕃政权迅速与后梁进行了联络,据《五代会要》记载:“开平二年(908)正月,(吐蕃)遣使朝贡。二月,以吐番温末首领杜论悉伽、杜论心为左领军卫将军同正,温末苏论、乞禄论为右领军卫将军同正”。“次年五月,又以温末首领热逋钵督、崔延没相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遣还本部。”
这应该是后期执掌温末政权,长达五十年的折逋氏,第一次见诸史端,“热逋”和“折逋”应该只是音译之别。但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研究折逋氏的论文,都将公元949年(后汉,乾祐二年),“凉州留后折逋嘉施被后汉封为节度使”作为折逋氏家族的起点,可能是在后梁时期,热逋钵督只是温末族群中一个部落的领袖,还没有成为整个温末的首领。
对于折逋氏的起源,汉史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旧五代史 · 吐蕃传》称:“(折逋)嘉施,土豪也”;《宋史 · 吐蕃传》也记载:“(凉)州人推其土人折逋嘉施权知留后”。所谓“土人”就是“当地人”,“土豪”即“当地豪强”。可见当时“土豪”一词的含义和今天的不太相同,并没有什么贬低之意。《武经总要》也提到“宣宗恢复河湟,命土豪领之,自置牧守,或请于中朝”,这段话可谓道出了,河陇地区当时政权的实质,那就是中原无力经营,于是任命当地豪强为首领,这些土豪们自立为刺史或留后,牧守一方。需要的时候,就向朝廷请个封号,不需要的时候,也没人能够约束他们。
那么身为一个有政治觉悟的土豪,折逋氏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了权力的巅峰了呢?让我们慢慢道来!
吐蕃折逋氏,据分析其姓氏应来源于吐蕃官名。据《唐书 · 吐蕃传》记载:“其官有大相曰论,副相曰论扈莽,各一人,号大论、小论。都护一人,曰悉编挚逋,又有内大相曰论挚逋……又有会计官曰资悉波折逋”上述折逋和挚逋在藏语中对应为同一单词,应是音译不同之别。在吐蕃政权中,以官为姓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个和中原在先秦时期,姓氏没有完全确定时的情况非常类似。例如吐蕃名相禄东赞之子,便以其父的官职“论”为姓,称为“论悉诺、论钦陵、论赞婆、论悉多”。所以,折逋氏祖上很有可能在吐蕃统治河西时期,做过河西的高官,后世子孙便以当时的官位作为了姓氏,并在借机在河西形成了家族势力范围,等到吐蕃政权崩溃后,转而成为凉州土豪。
身为凉州土豪的折逋氏深知,政治地位和经济势力是紧密相关的。所以,从一个地方土豪谋求成为割据力量的首领,掌握军政大权是必然的选项。恰好折逋氏奋起之时,正赶上了中原五代时期的乱局,中原各个王朝你方唱罢我登台,各领风骚三五年。这种乱世为折逋家族的奋起之路创造了条件。中原乱局纷纷,河西之地也不消停,各种族裔在东起凉州西至伊州的范围内不断拉锯争夺,同时还和周边的各个国家发生战争摩擦。
凉州吐蕃部落虽然和后梁建立了朝贡关系,每次入朝觐见后梁皇帝都能得到各种赏赐和封号,但是在五代史中也记载了大量两国在边境的战乱纷争,而且这时,党项部落也开始南下插足河西,一度隔绝了凉州与中原的往来。也就是在这种乱局中,折逋氏在努力扩大着自己家族势力范围,提升着家族的地位。
公元923年(后唐,同光元年),沙陀部人李存勖灭后梁称帝,建都洛阳,国号唐,史称后唐。后唐节度使孙超一度曾打通了中原与凉州的联系,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孙超上奏称凉州的戍兵是原郓州兵二千五百人的子孙,城中有县令、判官、都押衙、都知、兵马使,衣服言语略如汉人。明宗遂即任命孙超为凉州刺史,兼河西节度使。次年,清泰元年(公元934年),李文谦继任为凉州节度留后。但这时,后唐已经是末世黄昏,任命李文谦的已经是后唐末帝李从珂。
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沙陀部人石敬塘在契丹贵族的支持下,灭唐称帝,建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国号晋,史称后晋。失去后唐支持的李文谦,顿时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后晋天福六年(公元941年),凉州温末势力兵乱,将李文谦逐出凉州。《册府元龟》记载:“七月,泾州奏:西凉府留后李文谦今年二月四日闭宅门自焚。”
后晋朔方节度使冯晖,见到凉州温末驱逐了后唐的官员,认为有机可趁,想要借机控制凉州这块盛产良马的区域。于是他派牙将吴继兴接任凉州留后,但吴继兴到任后,却没有得到凉州军民的接纳。第二年(公元943年),后晋高祖石敬瑭遣泾州押牙陈延晖作为制使,携诏书安抚凉州,凉州人将吴继兴驱逐,而将中央政府派来的陈延晖强行留下,推立为凉州刺史。石敬瑭政权见状,接受了陈延晖为凉州刺史的既成事实。
同样是后晋的官员,吴继兴和陈延晖的待遇可谓天差地别,其实从这连续发生的两件事可以看出,首先凉州温末虽然与中原旧隔不通,但依旧对于中原政权心存仰慕,所以才有“将吏犹称唐官,数来请命”的情况发生。但同时,凉州也存有很强的独立性,对中原官员是有选择的接纳,吴继兴任凉州留后并非中央授权而是节度使任命,而陈延晖却代表着中央政权的意志。所以才造成二人待遇上的巨大差异。后汉乾佑元年(公元948年)十月,吐蕃遣使献方物。二年(公元949年)“凉州留后折逋嘉施来请命,(后)汉即以为节度使。”
获得了中原王朝的委任,对于折逋嘉施来说,他终于脱离了土豪的身份。虽然之前,凉州百姓已经推举他担任凉州留后,但毕竟有了朝廷的任命才能让他的政敌们闭嘴。想想当年归义军首领张淮深费了多大的劲儿,也没得到朝廷的任命。这次能够顺利的得到任命,怎能不让折逋嘉施激动的两眼泪汪汪。这还标志着在默默奋斗了四十年后,土豪折逋氏终于走上了凉州政治舞台的中央。
可惜,折逋氏辛苦得来的凉州节度使的光环,存在的时间太短了,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并不是折逋家族在凉州实力不济,而是他抱的大腿倒了。后汉自公元947年立国,只存在了短短四年,便在公元951年,被邺都留守郭威灭亡。郭威称帝后,建都汴梁(开封),国号周,史称后周。
高兴了没几天的折逋嘉施,一看自己依靠的大树倒了,于是又向后周遣使求告。公元952年(后周太祖,广顺二年),“(折逋)嘉施遣人事马京师,因来请命帅”。折逋嘉施的使臣带着大量的良马来到汴梁,在朝贡和贸易之余,他还向后周请求派遣官吏到凉州任职。估计折逋嘉施心理存着这种小心思,之前朝廷屡次派遣刺史都被凉州民众驱逐,估计朝廷心知肚明,这次也不会再派官吏来凉州了。这样的话只能再次授予他刺史、节度的官职,这就叫以退为进。
所以,他派来的使臣说话非常低调,自称为一介平民,恳请朝廷派员到凉州赴任。当时,也不知道是因为凉州使臣太低调,让后周朝廷觉得凉州温末好欺负呢,还是后周官员对于凉州的历史不太了解,反正这事儿最后能假成真了。
据说,面对折逋嘉施的请求后周太祖郭威也有点拿不定主意,这时身为枢密使兼辅相的王峻奏言:“凉州深入夷狄,中国未尝命吏,请募率府率(即东宫十率府)、供奉官能往者。在王峻的奏请下,郭威同意了派遣官员入凉州的建议。但问题是对于招募凉州节度使的官文,居然无人应募。这事儿就有点尴尬了,节度使这样的封疆大吏,换成别处早就争的打破头了,但凉州节度使大家都心里有数,这个地方蕃、汉杂居,极难治理。去了别说能不能管好,到时候别再把小命丢了。这下王峻可难受了,你在皇帝面前提议要派人去凉州,结果谁都不去,这事儿眼看要没法收场了。
这时真有无知无畏的冲了出来,这个人就是申师厚。申师厚少年时曾是个盗贼,估计也是个狠角色,后来在兖州充军,凭着好勇斗狠当上了牙将,与王峻成了朋友。王峻现在官居一品混的风生水起,申师厚于是便想起这个旧时的好友,他来到王峻府上门口等待王峻,见到王峻后向其哭诉自己的饥寒。请王峻想办法照顾,王峻这时正为凉州节度使人选的事儿闹心,一看申师厚不请自来,干脆就把这个烫手山芋转手交给了他。在王峻的推荐下,后周太祖郭威接受申师厚的申请,命其去凉州任河西节度使。
应该说王峻还是很够朋友的,他也知道凉州蕃、汉杂居、民风剽悍,派申师厚一个光杆司令去恐怕是肉包子打狗。在他的帮助下,申师厚在广顺三年到任凉州后,上奏请命对于凉州官员的封赏,后周太祖郭威一一召准。《五代会要 · 吐蕃传》“周广顺三年九月,河西节度使申师厚奏,吐蕃首领折通支等请加恩命,其月,以吐蕃左厢押蕃落付使折逋支、右厢押衙副使崔虎心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授阳妃谷大首领沈念般为怀化大将军,其他吐蕃各部首领也各有封赏,并命自泾州安国镇至西凉府沿路三处控扼各立州,封其大首领为各州刺史,以控制吐蕃诸部”。同时,还赐给所管界内各蕃部大首领30余人以空名告身,命其可以自行赏赐手下。
后周朝廷觉得这次是下足了本钱,但他们却忘了申师厚的到任,意味着剥夺了温末首领对凉州的领导权。这如何能让温末部落满意,尤其是温末折逋氏,在后汉时候便已是凉州节度使,现在改朝换代,我跟你们客气客气,结果你们还当真了,那咱们就看看到底谁才是凉州的土豪。
这时候,折逋嘉施可能已经去世了,否则申师厚在上奏请求恩命的时候,不会绕过折逋嘉施而去委任他的晚辈折逋支,这在官场上是极为不正常的事情,由此推断可能折逋嘉施已经故去。其实,折逋嘉施这个老狐狸是否健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凉州的奶酪被人动了,这就要看看大家的手腕儿谁的粗了。
申师厚兴高采烈的来到凉州赴任,在快到达凉州时,折逋支率领凉州城中大小官吏早早便在城外迎候,在做足了一番迎接仪式后,将申师厚迎入凉州刺史府。在刺史府接待的晚宴上,折逋支拍着胸脯向申师厚保证,坚决拥护后周政权的伟大指示,坚决拥护信任节度使大人的英明领导,必须在申大人的领导下,将凉州治理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凉州的大小官吏也马屁如潮,把申师厚听的心花怒放。
当申师厚和折逋支交接了工作,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时候,他才发现,凉州的各级官吏根本就不卖他的账,他的政令出了节度使府就废纸没什么区别。这时折逋支也跑的没影了,每天不是外出游猎,便是郊游饮宴。反正不论申师厚如何召唤就是不露面,无奈之下,申师厚亲自去折逋支府前守候,希望见到折逋支,让他配合自己在凉州施政,可是一连几天,连折逋支的面都见不到。这时他才明白,他被折逋支耍了。等他明白过来,想要在凉州城内用汉人身份扶持自己势力的时候。他惊讶的发现,传说中凉州城内那些心向汉室的郓州士卒子孙,竟然只有区区不到三百户。不但如此,“凉州郭外数十里,尚有汉民陷没者耕作,余皆吐蕃”。凉州所有官员均被吐蕃族人占据着,想要用这点汉民作为支持自己的政治势力,无异于痴人说梦。
而那个四处游猎、饮宴的折逋支显然也没闲着,就在申师厚坐困愁城,苦无良方的时候,凉州周边毫无来由开始发生动乱。各个族裔都蠢蠢欲动,种族之间的矛盾仿佛一瞬间便全部爆发了出来。这让已经成了光杆司令申师厚,根本无从下手。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下,根本站不住脚的申师厚只得向朝廷上奏,以“所部艰食,蕃情反覆,奏乞入朝”,并以把他的儿子留在凉州作为留后,自己不等朝廷召命便逃回中原。
后周这次不成功的凉州遣官,成为了一个转折点。凉州温末折逋氏发现,朝廷也不太靠谱,反正对于自己也没什么约束力。而且凉州的吐蕃宗族排外倾向也很明确,干脆关起门来自己做老大得了,也没必要必须找个大腿抱。从此后,“凉州遂绝于中国,独瓜、沙二州终五代常来。”显德二年(公元955年)五月,后周世宗以沙州留后曹元忠为沙州节度使、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对沙州吐蕃族部继续进行经略。凉州温末和后周关系掰了,这也是曹氏归义军东来的使臣屡屡被劫的原因。
此后,折逋氏在凉州关起门来自娱自乐,折逋氏政权又传了三代,分别为折逋葛支、折逋阿喻丹和折逋游龙钵。加上之前的折逋嘉施和折逋支一共五代,前后绵延长达五十年。
可能有的朋友会疑惑,我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梳理河陇地区割据时代的历史。其实,这段历史里面蕴含着现在安多西藏的由来,为什么这个地区会有如此众多的藏族聚居区,并盛传着藏传佛教的信仰,这些历史形成的事实不是没有原因的。而且,对于西藏的历史我个人认为不能将视线只局限在现在的西藏自治区,毕竟西藏自治区行政划分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十年,而西藏的历史、文化、宗教和风俗是成百上千年以来慢慢形成的,这里面当然也包含现在安、康西藏在内。现在这一部割据时期的历史主要涉及了安多西藏,未来在明清时期的部分里我们会大量的讲述康巴西藏相关的历史内容。
也只有把卫藏、安多、康巴甚至西藏西部的古格、拉达克、亚孜这些深受西藏文化影响的地区全部涵盖在内,才能真正反映藏族历史文化的璀璨。
顺便做个广告哈!河陇的藏族政权讲完了,我们就会奔赴遥远的阿里地区讲一讲哪里的古格王国、拉达克王国、普兰王国和亚孜王国,这些国家的王室可是松赞干布同志正经的血脉后裔,有王统传承记录的哟!正经八百的王室宗亲,不是河陇这些草台班子能够比拟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