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需要刺激吗?做一个低欲望的人,并不丢人现眼
刺激消费,是一个不断被提及的话题。
每每遇到不景气,刺激消费成了不二法宝。
一位叫林采宜的经济学家说:拉动消费需求,一靠制造时尚,二靠制造焦虑。
制造时尚,拉拢诱惑年轻人。
制造焦虑,收割套牢中老年人。
如此刺激消费,全流程、无缝隙覆盖。
可是,当我们扭头回望,会发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消费本来应该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可被刺激后的消费则让收获感大打折扣——花钱却并不快乐。
要么借贷透支,要么左支右绌,并不符合国人的传统消费观。
管子曰: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富民,历来是前提和基础。
只要老百姓手里有钱,那么自然会根据家庭实际和预期作出合理开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手里钱不多,或者对未来预期缺少安全感,也会本能地缩减不必要开支。
所以,外部刺激并不是拉动消费的根本动力。
甚至,刺激越甚越会产生反作用。
把钱花在非必要,不值得的地方,可能一时红红火火,实际是制造泡沫,埋下隐患。
这也是为什么经济数据那么好看,而老百姓生活质量改变并不显著的原因所在。
一味求增长、搞刺激,说白了就是短期行为。
刻意制造时尚、制造焦虑,只会让人在内卷中作无谓消耗。
无论经济学家作多么精致的逻辑推理和数据清算,他们的关注点都偏离普通人的福祉和诉求,故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现在的专家,懂的理论很多,人情味却严重不足。
他们掌握了刺激消费的密码和权杖,掌握了技术与算法,却让人更加疲惫劳累,让人更加不快乐。
他们只盯着你的钱袋子,却从来不告诉你如何赚钱。
对此,我们几乎无可奈何。
做一个物质上低欲望的人,并不丢人现眼。
捂紧钱袋子,保护的不只是财富,更是自己的安心快乐。
任由风雨过,守得云月明。
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境地,我们都要算好自己的明白账,适度消费,量力而为。
只要觉得自己是对的,生活状态是自己想要的,就勇敢地坚持下去。
因为,凡是被刺激出来的消费,往往都是强加于人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