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
公元824年。那年刘禹锡由婴州调任和州,沿江东下,所行之路正是当年西晋水师进攻吴国孙皓的路线。因此当诗人行至西塞山,登高远眺,俯瞰秋江,不禁感慨万千,怀古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白话译诗:
西晋益州刺史王濬的楼船战舰从益州(成都)出发,一路直下奔袭到东吴都城金陵(南京),金陵城威严神圣的帝王之气就在一瞬间黯然消失了。
用来拦截西晋王濬楼船的横江大铁索被火熔断沉下了江底——吴囯战败了,号称“石头城”的金陵无奈中被挂出一大片投降的旗帜。
人世间像这样改朝换代,令人叹息的往事有好几回了,而西塞山依然矗立在这长江的寒流中纹丝不动。
如今我们大唐帝国四海承平,并无战事,那山上高高的堡垒在雪白萧瑟的芦荻花间也变成了一片废墟。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自幼聪明好学,刻苦勤奋,他二十一岁就中进士了。刘禹锡之所以被人尊称为“诗豪”,主要是从他的诗词里能读出一种昂扬向上,百折不挠,大气豪迈的胸怀。他和同时期的柳宗元交情甚好,人称“刘柳”,和白居易互以诗唱和,人称“刘白”,他的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
刘禹锡有改革时弊,中兴大唐的志向。为此他加入了王叔文为首的改革团队。但因这个改革触犯了藩镇割据者、宫廷宦官和其他官僚们的既得利益而遭到反对,改革最终失败。改革者们纷纷遭到打压贬官,下放到各地,刘禹锡也被多次贬谪。这首《西塞山怀古》是在他调任途中的借景抒怀之作。
王濬是晋武帝司马炎手下的大将,公元280年,他奉司马炎之命,督造楼船,率水师自益州顺流东下,讨伐当时盘踞在金陵一带的吴国。吴主孙皓凭借长江天险,用铁链横锁江面,妄图阻挡王濬的楼船。王濬就用火来烧,最后攻克金陵,孙皓投降,吴国覆灭。
此诗的前四句,就是写的这段历史。王濬的楼船刚自益州而下,金陵的王气便黯然而收;千寻铁锁刚被烧沉江底,石头城上便是一片投降的旗帜,这是何等的神速!就犹如一幅雄阔浩大的历史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即使当我们初读了第一句,也就完全可以推想到王濬头戴高冠,身披盔甲,端坐楼头,挥师东下的那种威风凛凛的样子。
如果说前四句是对历史的追怀,那么从第五句开始,作者转到了对现实的感慨上来了。“人世几回伤往事”,它将西晋以后的许多朝代兴亡、人事代谢,只用一句话就轻轻带过了。那座西塞山依然还在,那条长江依旧滚滚流淌。紧接着借景喻今,好不容易国家统一了,我们大唐处在和平年代来之不易,要居安思危,别瞎折腾,认认真真管理好国家,踏踏实实过好我们的日子,千万不能再出现战祸,搞的国家四分五裂了,这是刘禹锡最真挚的呼唤和祈盼。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比较严重。唐宪宗时期,唐朝曾经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不过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长庆元年(821年)至二年(822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这种情势若继续维持下去,必然要加速衰败,重蹈历史的覆辙。此诗借历史上的事实,抒发了刘禹锡胸中的忧国之情。
坚持原创,欢迎转发,请尊重付出,注明出处
小调查
如果大家对此文章有兴趣,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入“若森知道”(梓健讲历史)微信圈子中可以与我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