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到底是不是奸臣?

蔡京(1047年~1126年),北宋名臣。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熙宁三年进士及第(即状元),蔡京先后四次任相,共达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

他是个很有才学的人:熙宁三年进士及第,著名书法家,素有才子之称,在书法、诗词、散文等各个艺术领域均有辉煌表现。北宋有“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苏、黄、米”分别指苏轼、黄庭坚、米芾,至于“蔡”,有少数人认为原指蔡京,后世以其“人品奸恶”,遂改为蔡襄。据说,有一次蔡京问米芾:“当今书法什么人最好?”米芾回答说:“从唐朝晚期的柳公权之后,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蔡京问:“其次呢?”米芾说:“当然是我。”

蔡京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决拥护者和得力干将。王安石变法初期,政府收入有所增加,促进了农业生产,全国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但随着地方豪强与官府勾结强取豪夺,使变法变了味道,造成平民卖地还债,流民暴增,百姓食不果腹,民不聊生。反对变法者视新法为洪水猛兽,王安石被说成是乱臣贼子。宋神宗死后,子哲宗立,高太后临朝听政,司马光出任宰相,恢复旧法,对新人新法一概排除,蔡京这个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干将,成了被打击的主要对象。直到 元佑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重新使用变法者,不久,蔡京回都城,任户部尚书。

宋哲宗死后徽宗即位,从此,蔡京在官场上几度沉浮,先后四次任相,权倾一时长达十七年之久。在任时设应奉局和造作局,大兴花石岗之役;建延福宫、艮岳,耗费巨万;设西城括田所,大肆搜刮民田;为弥补财政亏空,他尽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以致币制混乱,民怨沸腾,时称“六大贼首”。1124年第四次蔡京为相,1127靖康之变,百姓惨遭涂炭,家破人亡,自然要问责高层,已经提前一年归西的蔡京自然是第一责任人,千古骂名就此背上。北宋歌谣:“打了桶(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

蔡京天资凶狠狡诈,擅于舞弄权术,以自己的智慧把控制衡别人;在皇帝面前,专门窥伺人主之意以求固位专宠,他始终对皇帝说,“不必拘泥流俗,应该竭尽四海九州的财力来满足自己享乐。”宋徽宗也知道他奸诈,故选与蔡京不合的人执政来牵制他。蔡京每当要被免职时,就去向皇帝哀求,跪地磕头,毫无廉耻。

《宋史》将蔡京列入《奸臣传》,大加贬斥。但是不少人替他写过翻案文章。蔡京死后,其门人吕川卞醵钱以葬,曾为蔡京写墓志,有“天宝之末,姚、宋何罪”之句,认为金兵入侵不能全归罪于蔡京。南宋人叶适说:“宋财赋之入比唐增倍,熙丰以后又增数倍,'而蔡京变钞法,以后比熙宁又再倍矣。’”代初年设立盐法,“置局设官,令商人贩鬻”。都是蔡京盐法的延伸。王夫之亦称:“方腊之反,殴之者朱动花石之扰,非新法迫之也。

蔡京八十岁的时候被贬谪到岭南,走到潭州(今长沙)时,作词曰:

'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无家。

孤身骨肉各天涯,遥望神州泪下。

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

追思往日谩繁华,到此翻成梦话。’

作诗后不几日被活活饿死于潭州。

后人对蔡京的评价褒贬不一,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觉得应该再客观一些,不能单凭小说里面的故事来评判。

蔡京的艺术成就非常的高,加上当时那位喜欢玩艺术的皇帝宋徽宗的赏识,逐步走到了权力的顶峰。虽然他的艺术成就高,但是却没有收获像苏东坡那样的名气,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贪婪成性,留恋权位,喜欢高高在上、舞弄权术的快感,所以很多人也就将北宋亡国的直接责任归咎到他身上,说他是奸臣。和南宋奸臣贾似道相比,贾似道是个不学无术的无赖,借亲戚攀附皇族,乱纲朝政,欺君降元,是个十足的人渣败类;和秦桧相比,秦桧是汉奸,为了活命投靠金国,陷害忠良,加速了宋朝的灭亡,他是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而蔡京和他们相比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充其量就是一个善于权术、有文化的得势小人,当然他也是个人间败类。

坚持原创,欢迎转发,请尊重付出,注明出处

小调查


如果大家对此文章有兴趣,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入“若森知道”(梓健讲历史)微信圈子中可以与我互动交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