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陕州古城南门,南关及陕州火车站
湖柳依依,半城烟雨。天鹅湖与砚湖中间的河堤柳树繁茂。来自西伯利亚的天鹅在此憩息,从此走过,有谁可能知道,这条河堤下面曾经是古城的南城墙及南门所在。
宝轮塔的铃声叮当作响,历800余年,俯瞰着此地的云卷云舒,风云变幻。古今多少亡兴化作一杯黄土。
遥想在冷兵器时代和政治经济中心位于中原地区的那些朝代,陕州古城的战略地位非常的重要。如果拿我们目前的眼光来看,古城的面积不算大,但是在封建王朝那个时代,绝对算得上规模宏大的城池了。
有人曾说,陕州古城如果完整保留下来,规模远远大于现在的平遥古城。
探求古城墙的意义, 古者建邦置都城池为先,官府次之所以重民卫。
据万历年间,陕州志卷二记载老城池周一十三里120步,高三丈八尺东南有壕沟,五丈宽。由于古城西北近黄河土崖高达十余丈,乃是由汉朝时所修筑。
由于东边儿黄河水冲刷严重,最窄处仅小径可以蹑足而登,再加上为了城池防卫的需要,在明朝洪武二年对陕州古城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截城,截取了城东的1/3面积,然后重新修建城门城楼,城墙,明洪武之后的浓州城共有南北东西,四门及瓮城,州长九里一百三十步。一直到清末民初,陕州古城基本上保留了明时重修的形状。
到清朝,对此重新整修并无多大变化。古城的南门对于古城的意义特别的重要。了近代,依然是陕州城最繁华的地区。1924年3月,陇海铁路修通至陕州城,陕县南关成为商业重镇,天津华北房地产公司、大华煤油公司、观音堂数十家转运公司纷纷搬迁至南关。陕州城成为水旱码头,工人数量也有较大增长,铁路工人有500余人,码头工人有3000人!
当时的涧河大桥建成之后。过桥直达陕州城南门,南关有一马路、二马路。南关东南是陕州火车站,曾是个大站,因为需要在这里换车头,什么火车都要停。1960年,随着三门峡水库蓄水,陕州站整体搬迁到了三门峡西站!
(此图双塔的位置即原来古城南门的位置)
曾经繁华无比的南关码头和南关陕州火车站早已不见踪影,历史的过往已经静静的停息于天鹅湖的湖下。而曾经老城南门如今早已不见踪迹。据说湖堤之上的双塔乃是建在故城的南门遗址之上。现场看来倒有几分可信。
有幸得到几张此地当时的图片和条友们共享。天鹅湖的天鹅声声鸣叫,将我们的思绪由遥远的时空拉回。
碧空如洗,遥看西天,云卷云舒。湖水如练,天鹅徜徉,蒹葭苍黄。半城烟柳,落日染金,古城的东边天鹅之城三门峡正在演绎着重新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