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赋》中的历史原型:被门阀要挟中的东晋

建兴五年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建康称帝,为晋元帝,史称东晋。权臣王导采用“镇之以静,群情自安”国策,吸引北方氏族南迁,招揽南方孙吴旧氏族,在王导号召下共同支持司马睿,在上述情况下,东晋朝算是确立起来了,这就是我们常在课文上看到的“衣冠南渡”的大背景。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庙堂上的江湖更是腥风血雨,孙吴旧氏族在西晋时期得不到重视,氏族子弟出仕很难,陆机荐贺循表里云:“至于荆、扬二州,户各数十万,今扬州无郎,而荆州江南乃无一人为京城职者” ,这就导致南方氏族与晋室关系疏远司马睿在建康称帝 对于南方氏族来说谁做皇帝都没有区别,只要你给的利益足够多就行。但是“衣冠南渡”使得北方氏族涌入南方,这本就损害了南方氏族的利益,好在权臣王导定侨寄法,在南方士族势力较弱的地区设立了开发区,让北方逃来的氏族和流民得以安置,同时又在建康周围安置北方氏族,以便拱卫建康抗衡南方氏族势力,侨寄法缓和南北士族间矛盾,但也加剧了底层百姓的穷困。

晋元帝司马睿皇位坐稳以后开始用北方氏族打压南方氏族,首先是南方氏族对孙吴政权的留念,在西晋时间先后三次叛乱,皆由义兴周氏的周玘所平定,周氏成为南方氏族门阀的首领威望如日中天,北方氏族在皇帝扶持下逐渐壮大,这引起了周玘的不满,起兵叛晋,虽然最后失败,但是给氏族拥兵开了先例,直到东晋亡国的那一刻都重复上演着,南北门阀之间互相攻打。今天我王氏立这个皇帝,明天我谢氏立那个皇帝,再加上中原陆沉,北方胡族经常南下,边境将领拥兵自重形成割据,方镇军队的长官变成了父传子,兄终弟及的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模式,东晋立国靠的氏族的支持,对抗外敌靠的是地方割据方镇的军事力量。在内政中东晋延续中正九品的选官制度,底层百姓只能是氏族的附属品,氏族和皇室的对立,氏族与百姓的对立,加剧了统治阶级的撕裂,氏族在旷日已久的互相征伐中逐渐起用寒门士子和草莽将领,这也就导致后期方镇将领权重颠覆晋室,刘裕代晋,建立刘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