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通用语言叫什么?它和现代普通话有什么区别?

现代国人从小都会两种语言,一个是地方方言,一个是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与现代相反,古代版“普通话”没有经过全面推广,只在上层阶级和商贾之间流动 。又因朝代更迭、地域差别,有着不同版本的官话(“普通话”)。

古代官话

古代中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大家使用的语言乃至生活习惯都有所差异。
尤其是语言上的差异,导致统治者无法更好地统治自己管辖的区域,官话(官方标准用语)应运而生。
最早的官话是周朝的“雅言”,即中原地区(河南一带)的方言。
等到西汉,思想家杨雄编撰了《方言》一书并将南北通用的雅言称为通语
西汉之后的朝代都沿用了通语,直至明清时期,官方所通用的语言才变成了北京话
明清时期官话的转变一方面是受到了元代大都话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官话和每个朝代的都城有很大的关系。

官话出处

官话一词虽然出现在明朝的《朝鲜实录·成宗实录》[十四年(1483)]中但它形成于中唐时期,只不过没有统一的标准,大都以北方方言为主。

大清灭亡的前一年(1911年),清朝的最高教育机构颁布了“统一国语办法案”国语才代替了官话,仍以北京官话为通用语言。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普通话是在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立了,仍以北京语音(标准音)、北方方言(地方方言)为准,语法规范则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准。

官话的普及推广

古代官话为什么只停留在上层社会和商贾阶层呢?为什么还会因地域不同产生不同的官话呢?这和古代平民人口流动幅度低以及没有大力度进行推广有关,因此只仅限于上层阶级、读书人和商贾之流中

虽然古代有乡学、私学,但古代能够读书参政的人数要比平民百姓少很多,再加上交通不便,不过南北,很多地方的底层人民连门口山都很少翻过,因此各地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官话。
更何况古代疆域历代都有所变化以及推广通用语言会有大量的财政支出,全面推广官话才没有在古代施行。
直到清雍正年间为了更好地推行政令,才开始大面积推广官话,并将官话的推广写入了《学堂章程》中。

官话的教育

官话的使用规范由朝廷颁布,再通过朝廷办理的教育机构教学。除了朝廷办理的教育机构,私人教学也是学习官话的场所,如孔子讲课使用的语言就是当时的周朝官话“雅言”。
既然教学用了官话,那科举考试自然也要使用官话
不会说官话的人即便考中做官,也不会受到重用,如 宋代的刘昌言因不会说官话,升迁都受到了影响。
等到了清朝,通晓官话的人才能够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再加上雍正年间的大面积推广,官话教育在古代教育的比重越来越大。
古代推行官话是为了更好地推行政令,不过一直到清朝,才真正开始全面推广官话,也是在清朝末期才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语言规划文件,将中国语言政策由台后转为幕前。

参考资料:王春玲 《古代官话缘何没有全面普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