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畅响井烟30年
01
(诗文)畅响井烟30年
文|01一线
在吉安井冈这块红土地上,人们的耳边时常响起:“保留烟厂不容易,技改扩建更不容易!要珍惜项目机遇、咬住时间节点、争做行业典范!”回顾井冈人三十年创业风雨兼程,对于当年参加筹建的我,自然有很多感触。
1991年3月,其实是在早些时候,我所在工作单位的化肥厂就传来消息,说要抽调我去参加井冈山卷烟厂筹建。吉安县经委领导孟怀安主任在小会议室给我们进行了简短的动员以后,大家便很快行动起来。
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大家凝聚“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奋斗合力,勇往直前,开拓进取,努力奋斗。接着几天,我们忙于清理和打扫已经下马的原吉安县玻璃厂现场。为尽快恢复生产,先是树立了几处电杆,恢复了供电。4月6日,我将原属九龙垦殖场吉安卷烟厂最后一批废旧设备搬进了离大门不远的矮房里。之后,听从刘祥庆厂长吩咐,我带领原九龙垦殖场吉安卷烟厂过来的师傅们开始解体烟机设备,经过几天的拆洗、检修,安装、调试,卷烟包装恢复使用了一台YJ11卷烟机、一台MP37小包机,一台YJ21A接嘴机。当初的卷烟生产只有简易的辅房,没有制丝设备,只靠手工撕叶切丝完成。后来,才恢复了一台YS11旋转式切丝机和一台新中国卷烟机。当生产出来第一批“庐陵牌”香烟时,我们别说有多高兴。
那一阵子,设备平面布置、外协加工需要设计或测绘很多图纸,我只有白天测绘,晚上加班加点赶紧设计出来。我们都清楚,烟厂来之不易。为了不辜负党和国家对老区的眷顾,为了井冈山老区经济建设和发展,大家怀着感恩单位,回报社会的心理,互相帮助、鼓励和鞭策,工作中完全融入烟厂这个社会和团体。烟厂的每一位领导、同伴和朋友,我们都心存感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今年2021年年初,厂党委、厂部以庆祝为契机,以“30年薪火相传,铸就井烟辉煌”为主题,精心组织策划和开展建厂30周年“五个一”系列活动。即编写一本厂志、开展一系列体育赛事、举办一场晚会、制作一本宣传画册、拍摄一部宣传片。其中,厂党委、厂部信任我,命我担任厂志总纂。而具体负责宣传画册制作工作的刘斌同志嘱我写一诗一文以纪念。我想,今年庆祝建厂三十年,就是回顾我们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壮大发展的三十年。这其中的力量源泉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地方领导和井烟人的期盼和井冈山精神。而单位开展的“五个一”系列活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大家进一步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凝聚人心、展望明天。同时,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感恩之心、奋进之心,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和敬业精神。
7月15日,我尝试写了诗文《恰逢井烟30年》,昨晚又写了回忆文章《井烟: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三十年》,今晚再写此篇诗文《携手畅想井烟30年》,以交作业。
1982年的春天,
改革开放的东风吹到了九龙山头上,
贫穷的山沟和树上的鸟儿一样热闹。
那里的垦殖场办起了吉安县卷烟厂,
机器轰隆隆呀震响了山庄。
同年国家烟草专卖制度正在酝酿,
吉安卷烟厂受限倒厂。
沉睡在武装部的烟机设备谁问过往?
不堪回首啊难道就不再派上用场?
1990年的秋天,
吉安县政府有个助理县长陈福香,
带着调研项目去了九龙山垦殖场。
穷则思变的报告进了官场,
恢复地方卷烟生产从此放在了心上。
哪会是一份怎样的答卷篇章?
吉安老区是中国革命根据地的辉煌。
先烈先辈们的血汗没有白白流淌,
初心使命永远关系在党的心上。
井冈山的旗帜高高飘扬,
胜利的歌声唱得嘹亮。
吉安老区的贫穷苦衷摆到了桌面上,
改观地方财政困难是当务之急想。
1991年的春天,
奔涌过“十万工农下吉安”的地方,
政府探索改观贫穷落后的面貌,
将下马的烟机移步到了县城训头冈,
吉安县从此有了井冈山卷烟厂。
行署请示惊动了当时的省府领导,
舒省长签发的文件呈到了国务院堂。
余秋里老将军替家乡讲沧桑正道,
吉安地区神话般保留了这个卷烟厂。
骰子抛在了战场,井冈山精神高尚,
井烟人一鼓作气连忙两次技术改造。
聚集和引进技能人才的号角吹响,
职工队伍派往各地去培训繁忙。
工厂内修整顿管理规范要求正当,
外进设备因政策管制感到空前紧张。
匆匆改造了两期厂房,告别了作坊,
机器轰鸣再次响在井冈的红土地上。
2007年的夏天,
电子控制卷烟生产技术应用挺好,
企业也早在2005年上划到了中央。
井烟“黄洋界”“天宝”卷烟占据市场,
吉安人民的支持热情高潮。
井烟经受了全球一次次控烟浪潮,
美满的现实靠的是大家共同创造。
那年的综合用房建设一片繁忙,
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有了新气场。
然改观落后工艺设备制约转型期望,
长期牵挂在关心井烟发展的人心上。
2012年国务院振兴苏区发展纲要,
让关心井烟发展的人看到了曙光。
2013年“十二个五年规划”十分畅亮,
井烟再次异地技改提到了日程上。
全力对接技改,全面适应新厂,
井烟最终实现了井冈山金字的梦想。
2016年的冬天,
井烟走过了严寒,迎来了新的朝阳,
一座亮堂堂新厂
奇迹般地又落在了这块红土地上。
生产自动化制造智能化信息安全化,
全都跟上数字化工厂转型步伐在响。
行业特色公司窗口的要求口号不忘,
井烟人的喜悦从此扬在了脸上。
春雷又将大地和人们震响,
春晖又将暖透赣江两岸城乡。
井烟新画卷又有了青春伴场,
新人带着万象更新的头脑正在成长。
井烟新征途上扬起高质量目标方向,
红土地的井冈山号又开始远航。
建设四个特色的井烟号角已经吹响,
井烟人的源头精神永放光芒。
故园老区人民,关心井烟的领导,
井烟人决不辜负您们的热情厚望!
回望井烟30年
横空出世,莽井冈。
好雨知时节,当春主意高。
经受艰难困苦,十年走在江湖上。
工艺、设备简陋,培训繁忙。
市场培育,探索品牌但无妨。
旧厂两期技改,人机交互初尝。
电子控制卷烟,黄洋界上云天宝。
只争朝夕,老区邦。
好风凭借力,扶持政策好。
世界控烟浪潮,十年禁锢迎难保。
质量、品牌上扬,市场正扬。
管理规范,三标体系促上纲。
办公条件改良,IT信息化派上。
争取企业上划,政策智慧较量。
雄关漫道,头顶匡。
好秋硕果望,送我青云霄。
争取规划技改,十年异地见新厂。
管控、智能化场,科技酝酿。
转型升级,四个窗口初见效。
未来五个目标,绕指扬剑出鞘。
各路特色集长,创新实现梦想。
02
附二:2021年8月30日改动作品
井烟:风雨砥砺三十年
文/罗余作
井冈山卷烟厂,一九九一年创立,至今三十年。三十年的峥嵘岁月,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砥砺奋进,展现出了“规模小厂、活力大厂、管理强厂”的鲜明特色。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不断壮大发展的三十年。井烟虽经历史变迁,但井烟人始终坚持理想信念,积淀着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井烟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井烟的历史是井烟人坚持不懈的创业史和发展史。
回顾井烟三十年的创造历程,井烟人牢固树立“两个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敢于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瞄准“打造'小而精,小而优’的卷烟制造工厂”目标,沿着“引势而起、蓄势待发、破势而出”三步走向,立足“质量、成本、效率”三个中心,围绕“抓队伍、强基础、树形象”,全面推进了“质量立企、管理壮企、人才强企、文化兴企”四大工程,不断夯实企业内部管理,提升企业形象,展示了井烟人戮力同心、砥砺前行,实现了企业跨越发展里程。
首先,井烟前十年“引势”创业,起源于红土地基底,得益于党和国家对吉安老区的特别关心和扶持。前十年,企业主要树立了两个标杆,一个以井冈山作为厂名。另一个以黄洋界作为企业产品的标识。
吉安是井冈山革命摇篮所在地,黄洋界是井冈山主峰。伟人毛泽东说:“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他还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人无精神不立,企无精神不强。工厂的起名,昭示着井烟人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有这种情怀,这种境界,这种超越,这种不甘平庸、不甘屈从、不甘得过且过的血性和品节。当年,正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从实际出发,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寻找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新道路,诞生了井冈山精神。他们面对困难时,艰苦奋斗,攻克难关,取得胜利。
1982年,也就是井烟前身的吉安卷烟厂建厂初年,国务院原内务部部长曾山夫人邓六金和国务院原副总理邓子恢夫人陈兰两位年过七旬的老红军,她们心系老区、情牵扶贫,离休回到当年战斗过的苏皖地区故地远游时,写的调查汇报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央关心和扶持贫困老区经济发展。后来,国务院还专门出台了一系列振兴苏区发展政策。
吉安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这块红土地上,曾经奔涌过“十万工农下吉安”的革命洪流。这里,不仅孕育了悠久厚重的庐陵文化,而且历经了革命战火砥砺。“人间正气,天下文章”是对吉安庐陵的写照,文章节义是吉安庐陵的鲜明特征。“五忠一节”辉耀靑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民族气节更是千古绝唱。而在当代,仅吉安县就有一万多有名有姓的烈士为国捐躯,诞生了46位开国将军,走出了100多位副省军级以上的共和国的高级干部,他们为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谱写了气壮山河的一页。
1982年,在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后,吉安这片红土地的人们穷则思变,窝在山沟沟里的吉安卷烟厂开展作坊式生产。接着,因国家正式确立的烟草专卖制度而宣告停产。
1990年9月28日,吉安县原县长助理陈福香等人的《关于恢复卷烟生产若干问题的调查报告》得到上级政府的关注,原江西省省长吴官正亲定将“吉安卷烟厂”改名为“井冈山卷烟厂”。
1991年3月井烟实施了第一次搬迁,开始了恢复卷烟生产、人才引进、员工培训、建章立制等各项工作。1991年6月11日,江西省舒圣佑省长代表省政府签发的《关于恳请将井冈山卷烟厂列入国家计划的请示》。在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余秋里老将军的亲自关怀下,1991年8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纳入国家计划内管理,生产和销售列入国家计划。从此,井冈山卷烟厂保留了下来。1991年9月18日,吉安县老将军余秋里将军亲笔题写“井冈山卷烟厂”厂名。
1992年和1994年,井烟经历了两轮卷烟技改,告别了当初作坊式卷烟生产格局。
记得企业成立之初,没有班车,没有办公楼,没有食堂,只有原吉安卷烟厂的简陋设备和原县玻璃厂的几张桌子和几条凳子。夏天,草帽和毛巾浸透了汗水。虽说白手起家,但大家的干劲十足。企业挂牌时,干部管理体制还未明确,机关只有二十几个人,那时人少,但工作效率很高。由于人员比较紧张,职能分工难以明确,一个人往往得干好几份工作。那时,白天正常上班,晚上还要手撕烟叶、卸装设备等事情。
井烟在这十年间,围绕品牌发展,实现卷烟立足市场,从吉安庐陵古绿文化和井冈山红色文化中汲取精华,先后开发了“庐陵”、“红杜鹃”、“禾河”、“吉泰”、“金庐陵”、“德胜门”、“苍松”、“井冈松”、“宝石玉”、“黄洋界”和“天宝”等二十多个品牌,直到2001年,在实施《电子控制卷烟生产配套工程技术应用》项目竣工之后,象征着井冈山和庐陵特色文化的“黄洋界”和“物华天宝”两个品牌的卷烟脱颖而出,成为了吉安人心中的产品名牌。
另外,工厂现场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计量管理、经济责任制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应时而生,护卫着品牌发展的硬件和软件基础条件开始有了逐步改善。
其次,井烟第二个十年“蓄势”成长,依靠“天时地利”,继续发挥“外力”和“内力”的作用。“天时地利”主要是指党和国家扶持革命老区发展政策;“外力”指上级领导的关怀,“内力”是井烟人坚持了井冈山精神的传承。井烟自实施第一次搬迁以后,继续得到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领导的亲切关怀,他们不仅为井烟的保留,而且为井烟的发展付出了心血。
2003年4月8日,经国家烟草专卖局、财政部批准上划为中央直属企业。接着,被吉安市列为信息化建设试点企业。2005年5月,与南昌卷烟厂、兴国卷烟厂“三厂重组”,7月14日经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复同意设立南昌卷烟总厂重组江西卷烟工业。10月28日,江西中烟工业公司成立。同日,企业更名为南昌卷烟总厂井冈山卷烟厂。
2008年1月,与南昌、赣南、广丰、兴国卷烟厂实现“五厂重组”,合并构建了江西中烟二级母子公司。2009年10月29日更名为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井冈山卷烟厂,系公司下属的四个生产制造点之一。
而井烟人就在这“蓄势”成长十年间,仍然苦练本领,默默奉献。因为他们相信周恩来总理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是老实人才能经得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在上级领导的期望和鞭策下,企业一直秉承“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以延续民族创新精神、振兴老区工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为吉安老区经济崛起而发奋。在井烟人看来,理想是大家前进的方向,要回报各级领导对企业发展的厚爱,如果在文化上不能对行业和地方有所贡献,经济上不能有较快的发展,那就对不住吉安人民,也对不住关心井烟的领导。事实证明,现实有了理想的指导才有前途,反过来也必须从现实的努力中才能实现理想。井烟人能够吃苦耐劳,因为井冈山革命精神,就是从吃苦中得来的。井烟人热爱这片红土地,拥有精神自信的泉源,从而始终坚信企业将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此,象当初创业一样,日夜与严寒酷暑鏊战,人心与意志比拼。全球控烟浪潮磨练了井烟人的意志和共识:“今天的现实是不够美满的,但是美满的现实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创造”。
漫漫风雨路,雨后见彩虹。面对设备落伍、工艺和信息化技术无法升级,井烟人没有气馁。在井烟人看来,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从此,井烟人更加表现最有自信和自尊,能够自强,敢于向一切行业的长处学习。经济建设中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建设中的管理创新,好像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相辅而行。为了适应烟草行业经济一体化,加快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规范管理流程和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井烟人一直坚持把推进设备技术改造和谋划信息化工厂数字化转型升级放在优先的位置,以谋求两化融合,实现企业跨跃式发展为己任。自从成功实现了国家“倍增计划”《电子控制卷烟生产配套工程技术应用》以后,企业从中尝到了甜头,也实现了卷烟生产质的飞跃。“黄洋界”和“物华天宝”系列卷烟迅速占领市场,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认可,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该工程技术应用于2003年经信息产业部授予近五年来国家“倍增计划”优秀应用项目而受到表彰。
2005年10月,井烟人继成功实施应用国家局行业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和江西省卷烟网上交易系统之后,企业启动了0A办公系统、企业会计电算化和网站等项目建设。同年,实施了江西中烟用友ERP—U8财务信息系统。通过软件、硬件的初步应用及培训,全厂干部职工对信息化的认识和应用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促进了各部门信息员和用户骨干的电脑操作和应用水平。全面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
2007年,井烟人围绕综合用房工程建设的需求,成功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升级改造等一系列项目建设,完成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填平补齐,办公条件从此得到改善。另外,在卷烟生产上,企业推广应用了南昌卷烟总厂生产管理系统和卷接包数据采集管理系统。2008年,完成了公司财务与供应链(NC)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公司OA协同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总体部署,保持了与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同步。企业内部建立了上网行为管理系统、监控和火灾报警系统,井烟初步形成有企业特色的,以开放、务实、创新、团队精神为内涵的企业信息化。
在企业管理上,这中间十年,井烟人实施了组织机构调整优化,促进了工厂现场管理、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三标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得到同步升级,工厂考核从经济责任制转向了绩效管理模式,实现了从传统管理到现代管理的转变,为品牌发展和进入市场竞争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井烟的第三个十年“破势”发展,可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得益于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和管理进步。2012年06月28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吉安老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井烟人响应国家新政策,经过几任领导的前赴后继的努力争取,终于等到2013年,国家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设中同意工厂异地技改,项目选址仍放在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井烟终于迎来了第二个发展的春天。面对新厂,对井烟人来说,是理想,是希望,是坚定的信心。几年来,企业围绕“全力对接技改,全面适应新厂”的脚步,踏着新的征程节拍,推进理想是“企业先进、管理一流、员工卓越”。光阴寸金,只因大家有梦、有付出。易地技改项目于2014年9月23日通过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复,11月20日开工建设,2016年10月22日转入投产,达产达标后,成为了吉安地方经济发展支柱企业和社会效益最好的项目之一。整个项目从开工到正常运行,建设周期两年,创造了行业甚至国内建设最新速度,为进一步支持井冈山革命老区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的井烟适应国家烟草专卖局现任局长凌成兴提出的“集成各路特色,打造行业典范”、江西中烟工业倡导的展示“科技进步、工艺先进、社会责任、行业文化”四个窗口和建立地方工业标杆的要求,围绕“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充分发挥了物联网技术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按照公司数字化工厂建设的总体规划与要求,向着“两化融合”迈进,除同步增强迁移建设了行业“一号工程”、公司财务供应链和营销管理等信息系统外,还系统规划并实施了生产制造( MES )、制丝集控、卷包数采、物流高架、动力能管、消防、生产监控等信息管控系统建设,较好地构建了统一、全面、先进的生产指挥和管理信息化平台。
2016年,井烟以异地改造项目即将建成投产之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始探索并顺利推进实施了智能物流批次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打开了建设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化融合的“四新”经济的突破口。在融合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内核的基础上与精益生产相结合,广泛嵌入和深化应用大数据、智能物联、信息安全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覆盖卷烟原辅料、生产、成品以及产品市场的批次管理应用,实现了卷烟生产数据链全过程的跟踪与追溯,在架构、开发和利用这个平台方面做出企业特色,在达成物联网工厂和数字化目标上成为一张“吉安名片”。
井烟最近的十年,终于实现了在吉安红色土地上的数字化转型实践。目前,正向着智能工厂建设推进。如今,新的企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更加注重管理创新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科技专利等各类成果层出不穷,增强了企业发展活力。
井烟三十年的日月追求,锐意进取,砥砺前行,掌声中有泪水,成功里有理想;三十年的励精图治,一代又一代井烟人用坚强的毅力与卓越的智慧书写了一页又一页的胜利篇章。如今,一个崭新明亮的工厂展示在世人面前,现也正在朝着努力实现“活力井烟、效率井烟、创新井烟、幸福井烟、美丽井烟”目标,着力把新井烟打造成为展示烟草行业先进工艺、展示烟草行业技术进步、展示烟草行业履行社会责任、展示烟草文化的“窗口企业”。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当前,为实现井冈山卷烟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紧跟行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在公司党组坚强领导下,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拿出“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的奋发姿态,凝聚“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奋斗合力,勇往直前,开拓进取,努力奋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今天的井冈山卷烟厂任重道远,不可姑息。该做什么?怎么去做?做到什么样?曾经的井烟梦的大讨论、大思考,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全厂干部职工在砥砺前行中找准定位有进作为,定准方向不偏不离,也让大家更加清楚的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老一辈的爱心启迪和教育了大家:要加大力度脱贫老区、致富老区,要加快进度建设老区、发展老区,要让老区的明天更加美好!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随着中央“一带一路”战略向前推进,作为井烟人,我们期待井烟能尽快走在行业的前列,让自己无论身在何处,只要说一句“我是井烟人”,便引来无数仰慕与称赞。曾经的落后应让它成为过去,当今的井烟,正是我们用双手成就我们的梦想的时机!我们期待井烟的科技包括厂房、设备、工艺、计量和信息化更上档次,井烟的管理再上台阶,期待井烟这块金字招牌,在吉安红土地上永放光芒。
作者声明: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另外,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若作品中的文字、美术、摄影等有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取得联系,我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或作品!
作者简介:罗余作,男,汉族,1965年11月出生,江西吉安永和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网络与信息管理师,2019年中国优秀CIO获得者,高峰论坛特邀嘉宾。吉安县诗词学会理事兼期刊《文山艺苑》编委;吉安市庐陵诗词学会会员,《庐陵诗词》电子微刊编委;吉州区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吉安县文学协会副主席、代主席、协会《庐陵文苑》期刊和微刊编委。2020年荣获中国乡村作家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