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工作中的需求池该怎么管理?
﹀
﹀
﹀
顾名思义,“需求池”就是装需求用的的池子,很多产品设计人员,在没有需求池之前进行需求设计时,就是通过跟用户调研和分析竞品,总结若干条需求,直接进行转化设计,如果自我感觉产品设计需求和用户目标偏差不大就直接进入迭代开发阶段,在以前的IT行业这种粗犷的打法是可以的,但现在来说无疑是行不通的。
对于一个产品管理者来说,每天都有大量的需求反馈,其中包括:外部采集(用户访谈、焦点小组、问卷调查、可用性测试、用户反馈)、内部采集(bug转需求、头脑风暴、需求卡片、数据统计分析、竞品分析、团队分角色收集)等等。
这么多人的反馈给到产品管理者的需求是方方面面的,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容器,产品管理者就很难有效的收集起来这些需求,因此每个产品管理者都应该尽快建立和学习并应用需求池,尤其当产品管理者面对下个迭代版本一筹莫展的时候,需求池一定会提供很多的帮助。
需求池的形式有哪些?
需求池常见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管理工具,例如禅道、TAPD,这些都是很标准的需求管理工具,使用起来也比较便捷,特别适合团队协作。也有些产品经理爱用脑图,这种结构化工具也是能比较清晰看清需求分类和结构的。我个人比较喜欢用EXCEL管理,因为表格进行展示信息流比较明显,且容易统计管理。
如何用需求池?
一般一个需求池需要具有如下分项:需求标题、需求描述、产品线、提交人、提交时间、功能模块、优先级、需求状态等,这样便于向下分解,用于后续需求的再次调研、细化、并最终转化成可以交付的开发需求。基于这些维度,一般我们每个迭代期会对需求进行整体评估和打分,最终筛选出迭代需求。
这里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需求优先级。优先级的划定其实对于项目团队来说是很难的,尤其是讨论时,大家就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各抒己见,很难达到观点的统一,如果每一次版本迭代时项目团队都做一次主观的评价,这样对于项目成本就实在太高了,而且会造成很多冲突和矛盾,一定要有合理的方法去评估需求,这样才能高效。
这块我认为从两个角度考虑,一个角度是抓住重点。项目每个周期一定会有阶段性目标,直接服务于目标的需求就是应该做的,受众群体的数量,如果是全部客户的需求,就应该做,最后是投入产出比,低投入高产出的就可以做。
以上这几条就能过滤掉大部分的需求,剩下的需求,我建议引用矩阵模型进行管理,对于项目紧急度、商业价值进行考量,我们在项目中已实践过的案例,如下图:
所以在这里建议每个负责产品管理的人员尽快优化一下自己的需求池,制定好相应的需求评级规则,赶快让需求转起来吧!
商业和技术问题咨询请联系慕蓉老师
微信 ID:murong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