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宣:能言善辩,能奈我何?
置心平易始通诗,逆志从容自解颐。有来言有去语,总能在史书中发现一些有趣的对话,有的表现出矢志不渝,有的风格是诙谐幽默,不一而足。本篇来聊聊韩宣,字景然。
韩宣是冀州勃海人,三国时期冀州名士颇多,但来自勃海郡的就不多了,只有苑康、刘长仁能明确是来自勃海,田丰也只是有这个可能性。韩宣的外貌特征比较明显,他为人“短小”,也就是身材比较矮,与他类似的还有曹操、乐进、王粲、张松等人,要么是“姿貌短小”,要么是“为人短小”。
韩宣在建安中期被曹操征辟为军谋掾,韩宣担任的是丞相府的军谋掾,说明这已经是曹操重置丞相之后的事了,至少是建安十三年(208年)之后韩宣才出仕,而且作为闲散人员留在了邺城。韩宣步行入宫的过程中,在东掖门碰上了乘车而来的曹植。
当时正下着雨,地上有些淤泥,韩宣有心避开,但是淤泥范围太大,已经阻碍了韩宣继续前行。因此韩宣就停在路边拿扇子遮雨,但他也挡住了曹植的去路,曹植发现韩宣见到自己既没行礼也没让路,就停下车让侍从去问韩宣是什么官职,韩宣回应“我是丞相府军谋掾”。
曹植又问他“那你应该唐突列侯吗?”这时的曹植已经是临菑zī侯了,但韩宣也不是易与之辈“依照《春秋》,君王身边的官吏虽然位卑,但仍排在诸侯之上,没听说有丞相府官员向诸侯行礼的”。曹植不甘心,又接着问“即便如你所言,作为别人父亲的属官,见到他的儿子应该行礼吗?”
这依然没难倒韩宣,他回应“按照《礼书》,君王的臣子与子嗣地位是等同的,而我又是年长的一方”,曹植也明白自己为难不住韩宣也就离去了,只是在见到曹丕的时候把这事一说,认定韩宣这人有辩才,曹丕也是通过曹植的诉说才记住了韩宣这个名字。不过韩宣其实有狡辩之嫌,《春秋》适用的是周天子。
“植知其枝柱难穷,乃释去,具为太子言,以为辩”——《三国志·裴潜传》注解
等到曹丕即位后,韩宣迁任尚书郎,他因为失职要要被处以杖刑,人都绑好了就等着施加刑罚了。曹丕正好路过看见这一幕,顺嘴一问“这人是谁呀”,身边人为他解答“这是尚书郎勃海人韩宣”,曹丕顿时想起来了“这不是子建说的那个韩宣嘛”,韩宣因此免于刑罚。
当时天气很冷,韩宣在受刑前脱去袴kù缠在身上保暖,但是他被解绑后发现,袴缠得太结实一时脱不下来,可以想象一下韩宣当时的形象。他最终快步走开,曹丕是目送他离去的,还笑着说“这有个瞻谛之士诶”,“瞻谛”在辞海中的意思是“向下看”,但也有可能是“视瞻停谛”的缩写,意在表现韩宣的刚强性格。
“时天大寒,宣前以当受杖,豫脱袴,缠裈面缚;及其原,裈腰不下,乃趋而去”——《三国志·裴潜传》注解
“卿头小而锐,瞳子白黑分明,视瞻停谛,有白起风”——《世说新语·言语》
韩宣在曹丕时期历任清河、东郡太守,等到魏明帝曹叡时期迁任尚书、大鸿胪hóng lú,任职没几年就逝世了。韩宣在任期间擅长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也为他赢得了好名声,他与前任大鸿胪韩暨一起扬名,有专门的的童谣“鸿胪,小鸿胪,前后治行曷相如”,夸赞他们的在任上的作为类似。不过从韩暨本传看,他是没担任过大鸿胪的...
能言善辩,推己及人。
甘宁诗词:你知道甘宁在诗词中是什么形象吗?
看官如感兴趣,关注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