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强:看《来的都是客》 也说“老羊”其人

也说“老羊”其人
陈建强

一本新书《来的都是客》,一个自媒体公众号“老羊铲史”,这一阵子,竟把塞外承德文坛搅了个“热火朝天”。

桃李街,因为疫情有些冷清的汇文店书店也跟着火起来了。本地的,外县的,纷纷涌进店内,为的都是购上一本飘着墨香的《来的都是客》。当然,幸运的,能够得到一本作者签名的书,更是喜笑颜开。

一本新书,引得这么多人趋之若鹜,这已是承德文坛多年不见的现象了。

给承德带来文坛这股冲击波、勾起读者抢购一本书欲望的,就是如今赫赫有名的最具原创力、最具网络人气自媒体精英“老羊铲史”和他部分文章结集出版的新书《来的都是客》。

那天与参加“两会”的承德市原政协主席郑晓东闲聊,不知怎地聊到了“老羊铲史”,郑主席说,老羊铲史公众号发的文章他几乎全看,写的有水平,有深度,尤其一些挖掘承德历史的文章,“铲”的更是很有史料价值。只是不知这“老羊”是谁?

的确,很多人只是爱读老羊铲史的文章,却不知道“老羊”是谁?

“老羊”究竟何许人也?

“老羊”,其本名杨润忠,先是在承德电视台当了20多年的资深记者,后又当承德广播电视报总编辑、社长,再任副处级承德市广播电视局1085转播台书记、台长。

论级别,这老杨也是领导干部,官场上每天忙忙碌碌,他哪来的那么多时间撰文、码字?

这背后的辛苦甘甜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那些文章,几乎都是每天忙完工作之余,别人都在喝酒、聊天、打牌、玩手机、看电视……而他自己扎在书房看书、查资料、构思、敲键盘完成的。

老杨其实不老,五十挂零,因为长得朴实、敦厚,为人实在,没架子,看着有点早熟,熟悉他的人爱叫他老杨。

我认识老杨应该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刚从河北大学毕业的杨润忠来到承德电视台当记者,那时的老杨,初出茅庐,意气风发,小伙子很有股闯劲儿,每次见到他时都觉得他脸上挂着汗珠,显得非常忙碌。职业关系,那时承德电视台每天播出的新闻、专题节目我基本都看,有时稍稍注意一下老杨采写的新闻,制作的专题,觉得这小子干记者还真是把好手,有他署名的新闻视角独特,制作的专题别有风格。

几经历练,也是广电局的领导慧眼识珠,2005年底,老杨开始独当一面,领衔《承德广播电视报》,当了社长总编辑。同是办报,同行之间需要有个知己知彼,从那时起,我也就格外关注老杨和他的《承德广播电视报》。

这小子当了广电报的头儿,一下子给他提供了大展身手的用武之地。再看《承德广播电视报》,质量突飞猛进,面貌日新月异。报纸除了刊出每周各电视台节目预告外,吸引读者眼球的栏目接连推出好几个,以前很少刊出新闻的电视报,竟然关注起承德热点新闻来了,出了“社会周刊”、“时尚周刊”等,什么“平安与法制”、“热线回声”、“看承德”、“一周要闻回顾”、“新闻点点评”等等,好栏目一个接着一个。报纸也时不时地加印扩版,稍加留意,你就会在哪位领导、老板的桌面上看到一叠叠铜版印刷、装订成册的《承德广播电视报》……

再看老杨,嚯,一天天马不停蹄,出点子、搞策划、跑发行、卖报纸、套关系、拉广告……隔一段时间就在市区整出个广电报主办的大型活动。你还甭说,这老杨还真有两下子,就在省内外其他地市广播电视报办的夕阳西下,勉强维持之时,承德的广电报在老杨的带领下却是红红火火,蒸蒸日上,一下子就闹了一个全国20强。

老杨办广电报最活跃的那几年,我正担任承德日报社广告信息中心主任。虽说都是本乡本土的办报同行,不至于成为“冤家”,可承德区域的平面广告资源“蛋糕”就那么大,你广电报多挖走一块,我这日报、晚报就少收入一块,那一段儿时间,看着一天到晚趾高气扬的老杨,我从心里是“羡慕嫉妒恨”……。

把报纸办的红火的老杨还挺谦虚,有时在同一场合一见面,每次都是客客气气,尊我为老大哥,讲出一套“我们比你们差远了,咱们也是各为其主”的自谦词儿,然后,一副实在认真的样子请你喝酒,用他的话讲“没有什么问题是一顿儿酒解决不了的,一顿儿不行两顿儿……”

喝酒,聊天,天南海北,古今中外,我对老杨的了解也日益加深。

忽然有一天,喜讯传来,老杨高升了,提拔到位于双滦区西平台的1085转播台当书记去了。以前也有我熟悉的人出任这个官职,那只是个有级别的“闲差”。听到这个消息,我当时想,这个“官儿”有点不适合老杨,让老杨领衔办广电报,已经把他炼成了一列快节奏的高速列车,到转播台当书记,搞党务,这“闲差”他老杨适应得了吗?

老杨就是老杨,他比谁都懂得“适者生存”的法则,这“闲差”恰恰给了他一个难得的养精蓄锐,丰富知识,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的机会。

闲下来的老杨变了,大清早儿,有几次在避暑山庄的山上碰到老杨,戴着个耳机,边走边口中念念有词,不知在背着什么;星期天,宫墙外碧峰门旧书摊儿,老杨旁若无人的,撅着屁股扎在那里寻觅“淘宝”,以至于卖旧书的老黄、老尹,一看到老杨就高兴的站起来打招呼;早就门前冷落的承德大小书店,隔三差五地就会出现老杨的身影……

2017年初春的某一天,老杨忽然给我发来了几个长者犄角,摇着扇子的小图案,言说要自办个自媒体公众号,没想好是叫“老杨说史”还是“老羊铲史”?我还一本正经的给出建议,叫“老杨阐史”,那个“铲”有点俗。

现在回想起来,真要叫个“老杨阐史”,那影响力远不如“老羊铲史”。所谓的“雅”,不一定有人欣赏,大俗即大雅。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老杨这个自媒体“老羊铲史”一露面儿,就把人看了个眼花缭乱。老杨铆足了劲,挥舞着他的“羊铲”,大笔如椽,一篇篇语言生动、史料详实、谈古论今、纵横捭阖的文章,如同变戏法一样接二连三地推出:康熙、雍正、乾隆,大清、满洲、民国……老热河那点事儿,几乎让他铲了个底朝天,史料越来越深刻,文章越写越有水平。“以生活化的语言,幽默的笔触,向我们勾画了承德这片热土曾经发生的人与事,有细小的,有宏大的,让我们看到一张张有色彩的承德老照片,听到一段段有温度的承德老故事。”这次部分文章集结出版的《来的都是客》正是“老羊铲史”文章的精品荟萃。

实事求是地说,以前我一直认为,承德作家群体中,能写的“大家”多出自承德报社,像何申、郭秋良、安忠和、周舟等都出自承德日报。广电系统虽有著名词作家刘俭,诗人王琦、步九江等,但能称为写作“大家”的还真找不出几人。这次“老羊铲史”横空出世,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

老杨这些年一直在默默地博览群书,汲取养料,积累素材,厚积薄发。早些年,老杨忙着打基础,干事业,带队伍,如今稍有空闲,生活的储存,知识的积累,写作的欲望……就如同喷薄的火山,一篇篇的奔涌而出,有点搂不住了。正如九江兄所言:老杨“求知欲望成瘾,心存故事如山,如今厚积薄发,小菜一碟!”

《来的都是客》一书中的文章我全读过,评论文章已经有了几篇,姑且不再去罗列一二,评头品足,借此机会,聊几句生活中的老杨。

老杨乃宽城蟠龙湖清河口人氏。家乡的水土养育了他,使得他家乡情结极重,周末无特殊情况,总是风雨无阻地从市区回到老家那一亩三分地,沿着山间的羊肠小道走上一段。老杨重情重义,是个大孝子,母亲在的时候,老杨是每周必回清河口,陪同二老度周末。四年前,母亲因病去世,老杨很是悲伤了一段,笔下不时回忆起母亲在的日日夜夜:

一山一院一老翁,一丛芍药一畦葱。
一周一末一家聚,一附一仰一两盅。

老翁,即老杨的父亲。那丛芍药花,是老杨母亲生前种下的,每到春天,老杨都精心打点母亲留下的这丛芍药花。母亲走了以后的老父亲,早晚都爱喝上两盅,周末回家,他陪着老父喝上几盅,是最幸福的事。我拜读过老杨写的一篇“父亲的帽子”,字里行间充满了父子深情,让人不由地想起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最让忙忙碌碌老杨欣喜的是,清河口的“羊门”如今出一“虎子”。春节前后,央视脱贫攻坚百集系列《中国三农报道》,用生动详实的镜头画面,讲述西藏拉萨和四川甘孜的“三区三州行”报道的编导,其中就有老杨的“虎子”杨乃川。这小子从小受老杨的耳濡目染,天生就是当记者做编导的“料”,稍一留意,你能搜索到,在央视播出的“坐着高铁看中国”主题报道、“好记者讲好故事”专题报道等,竟然全出自老杨之子杨乃川之手。

现在正在参与CCTV1黄金时段播出的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的录制,奔波在张家口——包头的长城沿线。

那天,在酒桌上和老杨聊起他的儿子,老杨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缝儿,随后叹道:“这小子这几天正在海拔5000多米'生命禁区’的高原拍边界上的钢铁防线呢。”言语中,透着浓浓的父爱……

这儿子,更是老杨的得意之作。

祝福老杨吧!

老羊铲史作品集《来的都是客》线下销售:

桃李街汇文书店
丽正门东侧避暑山庄博物馆文创店
宽城百仕达购物中心欢聚时尚客

网上购买老羊铲史作品集《来的都是客》

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

老羊铲史作品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