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亲密战友的李自成和张献忠,因为这件事分道扬镳,一生为敌
提起明末农民起义,我们一定会想到闯王高迎祥、李自成还有张献忠等人。和隋唐、元等朝代一样,明朝实际上也是亡于农民起义,没有农民起义的“神助攻”,满清能不能入关还是个问题,即便能入关,至少也得缓个好几十年!当然农民起义大都是官逼民反,要怪也只能怪明朝气数已尽,如果是好好的太平盛世,谁又愿意提着脑袋去造反呢?
明末的农民起义之所以能产生那么大的能量——一举攻占北京,逼得崇祯皇帝自缢,从而灭亡了明朝,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空前团结,虽然农民军内部矛盾重重,但是他们共同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对抗官府,抢钱、抢粮、抢女人(当然都是正史 记载的)!熟悉明末历史的人都知道,李自成和张献忠本来是一伙的,他们曾经并肩作战,攻下了明朝的中都凤阳(朱元璋老家、皇家祖坟所在地),那为什么两人后来会分道扬镳,并自立门户分别建立两个政权(大顺和大西)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其中缘由。
事情发生在崇祯八年,当时农民起义军分为十三家七十二营,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一盘散沙。说农民军一盘散沙绝对不是夸张,因为那时候各家都有几万甚至十几万之众,但是都一度被明末名将卢象升和孙传庭等人率领的几千正规军打得几近灭亡!所以为防止大家被明军各个击破,闯王高迎祥号召各路起义军在河南荥阳举行大会,共同商讨如何推翻明朝统治的大计,当时李自成率先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针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于是众人在闯王高迎祥的率领下,张献忠、李自成等部携手杀向明朝的中都凤阳,并很快占领凤阳,杀死守将朱国相,焚毁明朝皇室祖坟,起义军取得了丰厚的战果。
可就在这时候,李自成和张献忠为了一件小事产生了嫌隙,起义军俘虏了凤阳皇宫里的小太监和鼓吹乐队,这些本来都是属于皇家“御用品”,但此刻在他们眼里俨然成了“战利品”——对于这两个都很有野心的人来说,谁要是拥有了这两样东西,感觉就会让自己的身份、排场上升好几个档次!于是两人为了争夺这个“战利品”产生了分歧,大家谁也不愿意让谁——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到,结果这对曾经“亲密的战友”由此结下了仇怨,事后两人便分道扬镳:李自成率兵往西面甘肃方向发展,张献忠往南面武汉方向发展。
闯王高迎祥战败后,其残部投靠李自成,并推举李自成为新的闯王,张献忠得到消息后,心中极为不爽(毕竟之前他的实力远超李自成)。后来李自成一度战败不得不投奔张献忠,还差点被其所杀。正所谓“风水轮流转”,不久张献忠也一度战败不得不投靠李自成,同样也差点被杀,此时两人虽然同为农民起义军首领,但是已经逐步发展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崇祯十二年,李自成在李岩等人的辅佐下,提出了“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还逐个排挤铲除了贺一龙、老回回、罗汝才等农民军首领,并收拢占有了他们的部队,使得李自成部实力暴增,同时也引得张献忠极为忌惮,想再次合作已经成为不可能(毕竟谁都不愿位居人下,即便合作,弱势的一方也有性命之忧)!两年后,李自成部起义军攻下洛阳,烹杀福王朱常洵。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正式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政权,同年三月攻破北京。
在李自成称帝的同年,张献忠也攻占了四川,在成都称帝,建立“大西”政权,自此明亡后,农民军彻底分裂成了两股力量,他们不但不结成同盟,反而互相攻打,谁也不服谁,结果被吴三桂引进的清军各个击破,汉人的统治在农民军和农民军、农民军和南明的内讧中被各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