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文学•随笔】朱相友/四川/丹顶鹤飞过太阳花
欢迎点击以下链接,关注相关资讯
【西南文学·快讯】阿 月(四川)/《西南文学》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朱相友,四川省仪陇县第二中学退休教师。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把自己经历的故事同他人分享。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愿所有人旅途愉快。作品发于《作家》微刊。
一
那个小镇叫新站,是古代的一个驿站。为什么又叫新站呢?那是大庆到大安通了铁路以后,在这里建了个火车站,相对于古驿站,人们就管它叫新站了。这个镇小归小,但在黑龙江地图上,还是找得到的。
从这个镇往东南大约三十公里的地方,同样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叫茂兴,地图上也找得到。茂兴这地方有点名气的是,从长白山一路赶来的松花江,到了这里,突然拐了个弯儿,掉头又往东边去了。这儿地势低洼,水流本就不畅,谁知从大兴安岭下来的嫩江也来到这弯儿里凑热闹,硬往松花江里挤,挤不进去就四处漫溢。所以,这一片地方就有了一大片沼泽地,北到齐齐哈尔,南至吉林松原,西到白城镇赉,有了许多湖泊,东北人叫“泡子”。最有名的是查干泡和月亮泡,没有名的小泡子,像珍珠,遍地都是。
正因为这儿低洼,泡子遍地,水草丰茂,这就成全了一种大型水禽——丹顶鹤。不知从哪个时候开始,丹顶鹤看中了这个地方,每到春天来临,它就从南方来到这儿,筑巢产卵,孵育后代。近年来,由于它的数量急剧减少,人们就在这一带地方建了两个保护区,这就是新站北边的扎龙自然保护区,和西边的莫莫格自然保护区。现在,在这一方天地里,到处都见得到丹顶鹤。正因为有了那些鸟,让这儿的人们心中就有了许多自豪和骄傲。
二
我的外孙女叫洛洛,在长春的绿地城小区里,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知道她。而她的爷爷奶奶,却还住在黑龙江肇源县的新站,那个时不时有丹顶鹤飞过的小镇上。
上世纪八十年代,嫩江发脾气,汹涌的江水咆哮四溢,把洛洛爷爷奶奶辛勤修建的小平房吞噬得无影无踪。爷爷奶奶领着洛洛的爸爸和老叔,逃到茂兴的亲戚家里,如坐针毡地等待洪水的消退。
中途,洛洛的爷爷驾船回了一趟新站,见洪水里自家房屋还在,心中骤然生出了许多难以言说的自豪。在这以后的几十年里,他是想起来了就要对人说,他们在修建房屋时候,是多么的重视基础建设。它真还没有辜负主人那片苦心,硬是顶住了洪水的狂暴,成了所有倒洪水里房屋的榜样。
三
那年, 我女儿的婚礼,也是在新站镇上举行的。我当时在上课,脱不开身,没有去参加她的婚礼。她就寄回婚礼录制的碟片,我守在影碟机前,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
婚车在那镇上跑了好久好久,让人感觉到那不是小镇,应该是一座小城。我注意到,那小镇很整洁,街道两旁花坛里,一种黄灿灿的小花,特别漂亮。
那花,比马兰稍大,同向日葵一模一样,就是一枚缩小版的小葵花。后来到了东北才知道,它叫太阳花,而且还知道,太阳花品种很多,小的如马兰,大的则比葵花还大,都黄灿灿耀眼。当你刚把目光从花盘中移向别处,竟会满世界一片金黄,让你心中的那些喜悦,长出一双健壮的梦幻翅膀,同丹顶鹤一起,飞翔在嫩江两岸。
四
洛洛八个月大的时候,由奶奶带回新站,同爷爷奶奶住到两岁半的时候,又才回到长春上幼儿园。
在奶奶家的炕头角落里,有一个用荞麦壳做的小垫子,那就是洛洛的窝。睡觉的时候,洛洛像只小猫或小狗,蜷缩在荞麦壳垫子上,去做一些她该做的梦。她躺荞麦壳上,奶奶也放心,炕热了烫不着她,炕凉了也冻不着她。
我见过洛洛两岁时候在奶奶院子外面的一张照片,头上戴顶荷叶边小白帽,小嘴里露出两颗大门牙,脸蛋儿笑成了一朵花。在我的脑海里,那形象,活脱脱就是开在黑土地上的一枚太阳花。
五
那年五一节,我来到了洛洛奶奶家。老天好像不欢迎,从漠河那边赶来一天冷风,气温骤然降到了冰点,车玻璃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霜。洛洛的爷爷去地里抱回一大捆玉米杆,开始烧炕,不一会儿,屋子里就暖和起来。我感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说法一点不假,任何环境下的人,都有其独特的生存技能。
这天,洛洛的小姑回来了,她一下子飞过去,偎在小姑怀里。洛洛那小姑很健美,在大庆师范学院读书,她想日后放弃教书,去做公务员,好像又没多大把握。她知道我教了一辈子书,想向我讨教一些教书的好处。我也没辜负她,就以我为例,说了些教书的辛苦,也说了些教书的不一样的乐趣。
她笑了,洛洛也望她傻笑。我发现,这一大一小两辈人,不正是这黑土地上一大一小两朵美丽的太阳花吗?这时候,小镇的天空上,正有一群丹顶鹤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