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诰、陈邦志 | 孙江义渡
孙荫庭像
这里不仅有乡土味
微信公众号:乡土宁海
来源:《宁海文艺》1983年9月第四期
(翁炳良先生收藏)
陈邦志口述
张诰整理
照片来源:TV宁海新闻
根据历史记载:民国十七年(1928年),座落在三门湾畔的一带村庄,遭到了历史上特大海潮的侵袭,淹毁了宁海东乡雪坡到岳井一带十多个乡的田园,绝大部分海塘岸摧毁殆尽,灾情严重闻于全国。
孙荫庭先生(1890-1936)
当时上海济生会派下了孙荫庭先生来宁海赈灾。孙先生沿途目睹灾情所造成的凄凉景象,看到因灾荒而流离失所、漂泊异乡、拖儿带女的难民,更觉得自己此行的必要和肩上责任的重大。他一面细察灾情民情,一面想:赈灾虽能解决乡民的眼前的一些问题,但只不过权宜之计,而只有筑起牢不可破的海岸线,才能给子孙后代造福,才有五谷丰登的希望。他怀着对宁海人民的热爱,不顾自己年迈体弱,奔波于上海、杭州、宁波等地,呼吁社会各界的同情和支持。经过不断努力,他筹集到一批捐款,连同上海济生会的赈灾款,除一部分发放给灾民解决生活急需外,另一部分用来筑塘、围海造田。
在围筑海塘岸的日日夜夜,他真正做到了废寝忘食,为造福于宁海人民,他老人家不知倾注了自己多少血和汗。后来款尽而塘未筑成,他就把自己一生积蓄全拿出来,用于购买筑塘物资。待塘筑成百分之九十几时,而钱已用尽,他又遭到奸人陷害,说他贪污救灾款,迫得孙先生抱恨投江,以死表白自己一生的清白。百姓听到消息后,万分悲痛,纷纷立庙、守牌位、塑像以示纪念。百姓还自动捐田120亩给渡人,並定毛屿渡为孙江义渡。有人作诗,把孙荫庭先生比作是汩罗江惨死的屈原:
一片棉稻绿沉沉,
须思筑塘恩惠深,
毛屿江比汩罗惨,
临江凭吊孙荫庭。
跳头云龙庙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