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常识系列·第二篇 历法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越来越成为中高考的必选项。本人陆续梳理、编辑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部分知识。如:天文、历法、地理、乐律、职官、科举、礼俗、饮食、建筑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

第二篇 历法

古人经常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以程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月)。至于'年'的概念.最初大约是由于庄稼成熟的物候而形成的,《说文》说∶'年,熟谷也。'如果说禾谷成熟的周期意味着寒来暑往的周期,那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代叫做太阳年 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我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平年十二个月,有六个大月各三十天,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这是因为月相变化的周期在二十九到三十天之间,现代测得是 29.53 日),全年总共354天。但是这个日数少于一个太阳年。《尚书·尧典》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实际上四季循环的周期约为 365又1/4日,比十二个朔望月的日数约多11又1/4日,积三年就相差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三年就要闰一个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大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调和配合。《尧典》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就是这个意思。但要注意《尧典》这里说'岁',不说'年',这是用'岁'表示从今年某一节气(例如冬至)到明年同一节气之间的这一段时间,使之和'年'有分工,'年'表示从今年正月初一到明年正月初一之间的这一段时间。所以《周礼·春官·大史》说'正岁年以序事'岁年并举。

古人很重视置闰。《左传·文公六年》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三年一闰还不够,五年要闰两次,所以《说文》说'五年再闰'。五年闰两次又多了些,后来规定十九年共闰七个月。从现有文献看,殷周时代已经置闰,闰月一般放在年终、称为'十三月'当时置闰尚无定制,有时一年再闰,所以会有'上四月'春秋时代就没有一年再闰的情况了。汉初在九月之后置闰,称为'后九月',这是因为当时沿袭秦制,以十月为岁首,以九月为年终的缘故。上古也有年中置闰,如闰三月、闰六月之类。当闰而不闰叫做'失闰' 如何适当安插闰月,这是古代历法工作中的重要课题,这里没有必要叙述。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季),后来又按夏历正月、二月、三月等社二个月依次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 季秋、孟冬、仲冬、季冬。这些名称,古人常用作相应的月份的代称。《楚辞·襄郢》'民离散而相失今,方仲春而东迁',就是指夏历二月说的。但是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称春秋就意味着一年。《庄子·逍遥游》:“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蟪蛄生命短促不到一年。此外史官所记的史料在上古也称为春秋,这是因为'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见杜预《春秋序》)。旧说春秋犹言四时(《诗经·鲁颂·閟宫》郑玄笺),错举春秋以包春夏秋冬四时(杜预《春秋序孔颖达《正义》),似难置信。后来历法日趋详密,由春秋二时再分出冬夏二时,所以有些古书所列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这是值得注意的。例如《墨子·天志中》'制为四时春秋冬夏,以纪纲之',《管子·幼官图》'修春秋冬夏之常祭',《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等等。

除了日月季年之外,还有更大的时间单位,这就是章、蔀、纪、元。十九年为一章,四章为一蔀(76年),二十蔀为一纪(1520 年),三纪为一元(4560 年)。

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周岁 365又1/4日平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二十四个节气。其中每个节气占 15.22 日弱。后代根据太阳移动的速度,有的节气占14 日多(冬至前后),有的节气占 16 日多(夏至前后)。二十四节气用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掌握农事季节的经验总结,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贡献很大。二十四节气系统是我国旧历特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和顺序是:

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惊蛰春分

三月 清明谷雨

四月 立夏小满

五月 芒种夏至

六月 小暑大暑

七月 立秋处暑

八月 白露秋分

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 立冬小雪

十一月 大雪冬至

十二月 大寒小寒

这是依照后代的顺序,名称和《淮南子·天文训》相同。惊蛰古名启蛰,汉代避景帝讳改名惊蛰。又,二十四节气和阴历月份的搭配不是绝对固定年年一致的,因为节气跟太阳走,和朔望月没有关系。这里所列的是综合一般的情况。

古人最初把二十四节气细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例如立春是正月节,雨水是正月中,惊蛰是二月节,春分是二月中,节气和中气相间,其余由此顺推。(由于一个节气加一个中气差不多是三十天半,大于一个朔望月,所以每月的节气和中气总要比上月推迟一两天,推迟到某月只有节气没有中气,后来就以这个月份置闰,所以古人说'闰月无中气'。阳历每月都有节气和中气,上半年每月六日和二十一日左右是交节日期,下半年每月八日和二十三日左右是交节日期。)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不同的视位置定的。前面讲天文时说过,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平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太阳运行到某次就交某某节气(实际上二十四个节气是表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试以《汉书·律历志》所载的二千多年前的天象为例。太阳运行到星纪初点交大雪,运行到星纪中央交冬至,运行到玄枵初点交小寒,运行到玄枵中央交大寒,等等。

二十四节气系统是逐步完备起来的。古人很早就掌握了二分二至这四个最重要的节气:《尚书·尧典》把春分叫做日中,秋分叫宵中,《吕氏春秋》统名之曰日夜分,因为这两天昼夜长短相等;《尧典》把夏至叫做日永,冬至叫做日短,因为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所以氏春秋》分别叫做日长至、日短至。《左传·僖公五年》说'凡分至启闭必书物',分指春分秋分,至指夏至冬至,启指立春立夏,闭指立秋立冬。《吕氏春秋》则明确提到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到《淮南子》我们就见到和后世完全相同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了。

我们阅读古书,有必要了解古人记录时间的法则,下面就古代的纪日法、纪月法和纪年法分别加以叙述。

古人用干支纪日,例如《左传·隐公元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展日午未申酉成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为六十单位,称为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成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已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已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已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注:干支的组合是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所以不可能有“甲丑”、“乙寅”之类。)

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假设某日为甲子日,则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顺推为乙丑、丙寅、丁卯等;甲于以前的日子依次逆推为癸亥、壬戌、辛酉。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这种纪日法远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有了。

古人纪日有时只记天干不记地支,例如《楚辞·哀郢》:“出国门而軫怀兮,甲之晁吾以行。”这种情况在甲骨文时代也已经有了。用地支纪日比较后起,大多限于特定的日子如“子卯不乐”(《礼记·檀弓》)、“三月上巳”之类。

从一个月来说,有些日子在古代有特定的名称。每月的第一天叫做朔,最后一天叫做晦。所以《庄子》说'朝菌不知晦朔'。初三叫做朏,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叫做望,鲍照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见《玩月城西门廨中》),就是指望日的明月说的。近在望后的日子叫做既望。所以苏轼《前赤壁赋》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朔晦两天,一般既称干支又称朔晦,例如《左传·僖公五年》'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左传·襄公十八年》'十月……丙寅晦,齐师夜遁'。其他日子一般就只记干支。

但是人们可以根据当月朔日的干支推知它是这个月的第几天。例如《左传·隐公元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根据后人推定的春秋长历可以知道辛丑是鲁隐公元年五月十三日。

附带说一说,根据历谱中干支的日序,甚至可以推断出古书的错误来。《春秋·襄公十八年》说;'十有二月甲寅,天王崩。乙未,楚子昭卒。'从甲寅到乙未共四十二天,不可能同在一个月之内,可见这里必有错误。

古人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一般地说,日出时叫作元早朝晨,日入时叫作夕暮昏晚,所以古书上常常见到朝夕并举,旦暮并举,晨昏并举,昏旦并举,等等。太阳正中时叫做日中,将近日中的时间叫做隅中,太阳西斜叫做昃。了解到这一点,对于古书上所说的'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见《尚书·无逸》)这一类记录时间的话就了解得更加具体了。

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晡时(晡时也写作铺时)。日入以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孔雀东南飞》说'腌晻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可以看成为古代这两个时段之间的确切描绘。人定以后就是夜半了。

《诗经》说∶'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见《诗经·郑风·女曰鸡鸣》)鸡鸣和味旦是夜半以后先后相继的两个时段。昧旦又叫昧爽,这是天将亮的时间。此外古书上又常常提到平旦、平明,这是天亮的时间。

古人对于一昼夜有等分的时辰概念之后,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小时本来是小时辰的意思;因为一小时只等于半个时辰。)和现代的时间对照,夜半十二点(即二+四点)是子时(所以说子夜),上午两点是丑时,四点是寅时,六点是卯时,其余由此顺推。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晚上十一点(即二十三点)为子初,夜半十二点为子正;上午一点为丑初,上午两点为丑正,等等。这就等于把一昼夜分为二十四小时了。

23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4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古人纪月通常以序数为记,如一月二月三月,等等;作为岁首的月份叫做正月.秦避始皇讳,改正月为端月。但是秦以十月为岁首。又《诗经·小雅·正月》'正月繁霜,我心忧伤',这里的正月指夏历四月,不是作为岁首的正月。在先秦时代每个月似乎还有特定的名称,例如正月为孟陬(《楚辞》),四月为除(《诗经》)、九月为玄(《国语》),十月为阳(《诗经》),等等,这里是举例性质,参看《尔雅·释天》。

我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例如公元前 770年记为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直到旧君出位为止。汉武帝开始用年号纪元,例如建元元年、元光三年,也是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这两种纪年法是过去史家所用的传统纪年法。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岁指太岁。

附带谈谈一些节日。

由于风俗习惯的关系,一年有许多节日。下面把一些主要节日按月加以叙述。

元旦 这是正月初一日。(辛亥革命以后公历的1月1日被称为元旦,正月初一被改称春节。)

人日 这是正月初七日。据传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按即杜甫):'人日题诗寄草堂。'

上元(元月元宵)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朱淑贞《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 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在春分前后)杜甫《遭田夫泥饮美严中丞》;'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是春社。又,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在秋分前后。

寒食 清明前二日。《荆楚岁时记》说,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因此,有人以'一百五'为寒食的代称。温庭筠《寒食节日寄楚望》诗:'时当一百五。'但依照旧法推算,清明前二日不一定是一百五日,有时是一百六日。所以元稹《连昌宫词》说∶'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清明 就是清明节。古人常常把清明和寒食联系起来。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

花朝 二月十二日为花潮.,又叫百花生日。

上已 原定为三月上旬的一个已日(所以叫上巴)。杜甫《丽人行》∶'三月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浴佛节 传说四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的生日。《荆楚岁时记》说,荆楚以四月八日诸寺香汤溶佛,共作龙华会。《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四月初八日、京师士女多至河间寺。'

端午(端阳) 五月初五日。《荆楚岁时记》说,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江,人们在这一天竞渡,表示要拯救屈原。(后来又把船做成龙形,叫划舟竞渡。)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很多。唐代以后,端午节被规定为大节日,常有赏赐。杜甫《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伏日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叫初伏,第四个庚日叫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叫终伏(末伏),总称为三伏。

七夕 七月七日。《荆楚岁时记》说,七月初七日的晚间是牵牛织女聚会之夜,人间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杜。牧《七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中元 七月十五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后代只有上元中元成为节日。)佛教传说∶目连的母亲堕人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烈火,目连求救于佛,佛为他说盂兰盆经,叫他在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后代把中元看成鬼节,有施饿鬼等迷信行为。

中秋 八月十五日。人们以为这时的月亮最亮,所以是赏月的佳节。苏轼《水调歌头》(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重阳(重九,九日)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所以称为重阳。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酒的习惯。据《续齐谐记》所载,费长房对汝南桓景说,九月九日汝南有大灾难,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这是一般人认为重九登高的来源,但不一定可靠。《风土记》以为此日折茱萸插头,以辟恶气,而御初寒,与此并不相同。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冬至 就是冬至节。冬至前一日称为小至。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史记·律书》'气始于冬至,周而复始'。从冬至起,日子一天天长起来,叫做'冬至一阳生'。《史记·律书》∶'日冬至,则一阴下藏.一阳上舒。'古人又认为;冬天来了,春天就要跟着到来。杜甫《小至》诗:'冬至阳生春又来。'

腊日 腊是祭名。《说文》:'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可见汉代的腊日是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但是《荆楚岁时记》以十二月初八日为腊日、并说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以逐疫。十二月初八日是一般的解释,到今天还有'腊八粥'的风俗。杜甫《腊日》诗∶'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又《咏怀古迹》(其四):'岁时伏腊走村翁。'

除夕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的意思。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所以那天晚上叫'除夕'。苏轼《守岁》诗:'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节日,不是一个时代的,而是许多时代积累下来的。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标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