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十大误区!(附解决方案)
高新申报过程中,由于准备的材料特别多,最后经常形成1000页以上的高新大本,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就非常多,针对比较容易理解错误的细节做了一些详细的解读,让申报高新过程中少走弯路,以下总结了一些在高新认定过程中的常见误区供参考:
1、成长性指标考核总资产
事实是,成长性指标考核净资产和销售收入两项指标,总资产和净资产是有本质差别的。成长性指标的公式是:《净资产(或者销售)增长率=1/2 (第二年末净资产(或者销售)÷第一年末净资产(或者销售)+第三年末净资产(或者销售)÷第二年末净资产(或者销售))-1》,有时候一些企业营业额特别大情况下,是办法调整指销售额指标参数非常难,可以通过调整净资产增长率确保十分里面尽量多拿分,比如无形资产增资通过增加技术的实收资本,完成净资产的增长率得分。
2、一定要有六件实用新型专利或一件发明专利
曾经有这么一个说法,现在随着高新审核的严格,对成果转换的认定越来越严格,现在通常都是申请15个知识产权,15个知识产权的说法是高新审核办法有规定每年必须不少于5个立项,5个立项对应5个知识产权,也就是前三年15个知识产权的说法。首先我们都知道,高新技术企业是必须要有知识产权的,也就是说没有知识产权是不可以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但认定办法并没有说非要达到多少数量才可以,知识产权必须6个以上,发明专利没有硬性要求,有知识产权只是必备条件,但要认定成功还是需要一些充分条件的,比如说知识产权的数量当然是越多相对会越好。
3、知识产权一定要拿到证书
高新申报的时间通常很紧张,因为材料太多太麻烦,比较多的时候会遇到专利证书已经通过官方授权但还没有领到证书,以为不能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而错过了申报时机。正确的做法是:只要通过官方授权的专利,并且现在专利证书已经开始电子化了,即使没有领到证书可以将《办理登记手续通知书》或《授予专利权通知书》配合专利登记费及年费的缴费证明也可视同获得证书。不过有一些省份还是有要求申报必须提供一些资质原件,还是提前做好规划。留足充足的时间。
4、申请高新的知识产权只能使用一次,实用新型和软著可以用几次
发明专利可以用来多次申报使用(不过专利越往后年费会越高,大部分发明专利用个三四次也就不会再用了,三四次都是十几年了,保留一两个有核心技术价值的发明专利也是比较实惠的选择);软著实用新型只能使用一次,那是由于不断鼓励企业每年投入研发,这样才能为高新技术做贡献。
5、知识产权一定要在认定前三年度获得
比如2020年申请高新认定,2015年获得的知识产权也是可以的,只要没过期年费正常缴纳并且没有用过此类二类知识产权如实用新型、外观、软件著作权等申请过高新,因为二类知识产权只能使用一次。
6、初次认定很难,复审相对简单
2016年新的高新申报办法出来后,已经没有复审这一概念了,,有的只有初次认定和重新认定,两者之间的要求和流程都是一样,上海等很多城市还是有针对高新这边做一审认定的奖励。
7、高新认定和高新成果转化混为一谈
高新认定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成果转化是针对高新成果里面质量好转化效果佳的成果专门做的认定,给与的政策是此成果所得税两免三减半,并且退还地方增资税部分,在上海北京等地方还会针对A类B类转化给与上海落户名额。
8、刚好三年的有效期
高新的重新认定是以三个年度为一个周期,每过三个年度,就要进行重新认定,否则证书将会失效。但千万不要被证书上的认定日期迷惑了,只认年份,不认月份及日期,意思是说2017年的证书,无论它是1月1日发证还是12月31日发证,2020年都要重新认定。比如说某公司高新证书上的发证时间为2017年12月31日,但也要在2020年科技厅公布的批次时间内完成重新认定,而不是要等到12月31日再去重新认定,认定跟所得税政策息息相关,比如企业只要在2017年12月31日之前下来高新,就能在2018年汇算清缴的时候申请退税,2017年11月之前预缴的所得税是可以退的的。
9、研发组织管理水平是送分
在高新认定过程中,一说到“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这个话题,相信不少企业或申报专家对此不屑一顾:这东西有什么技术含量?这不就是那个传说中的“送分项目”吗?不就是在高校找个领导弄个产学研合作协议盖个章然后通过,其实不然,针对这个曾经的送分项目,现在已经越来越严格了,比如上海除了产学研合同,还需要转账凭证才能算是得分,毕竟是20分,还是做的细一点。其他地方或多或少会有扣分项,送分项要做细。
10、研发人员占比达到10%
认定办法通篇都没有这个学历方面的硬性要求,16版的认定办法已经取消了这个认定标准了。对学历和学科不再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