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周末闲谈】我创造了个人纪录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函授是大学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授课时间集中安排在寒暑假,所谓函授,暑假是“汗授”,即老师流着汗授课;寒假是“寒授”,即老师要在寒冷中授课(那时许多教室没有暖气,在食堂吃饭也没有暖气)。可谓一语中的。
在函授生涯中,我曾经创造了我连续的授课纪录:暑假期间连续讲20天的函授课。其中,在枣庄市讲完了10天,下午回到曲阜,第二天接着在曲阜讲了10天,一共20天。这对于我是唯一的,也许以后再也不会连续讲20天的课了。
一、被迫战略转移
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个暑假,我去枣庄市函授《文学理论》,这门课安排了80学时,我需要连续讲10天,每天8节。
我和其他专业的几位老师来到枣庄市。枣庄市函授站的工作人员把我们安排在该市的一所中专学校里住宿。因为正值暑假期间,该校学生都已经放假,工作人员把我们授课老师都安排住女生宿舍的单间。我来到房间一看:房间里有四张双层铁床,当我坐在下铺要起身的时候,一不小心,头就碰在了上铺的床框子,那可是铁的带楞的床框子啊!顿时我的头都碰懵了,因为我从来没有住过双层铁床,我上大学的时候,尽管也是8个人一个房间,但我们是木头床,偶尔碰下头,也不太疼。
碰头是小事,天热没有风扇也不是大事,但是我们竟然遇到了尴尬事和烦心事。
所谓尴尬事,就是我们入住女生宿舍的第二天,当我们中午在食堂吃完饭回房间休息的时候,我们一进宿舍楼,竟然遇到一些女生在公共卫生间里擦澡,穿着暴露,大概她们也没有料到女生宿舍楼里还住着函授老师,而且还是男老师。我们只好匆匆忙忙地上了我们住的二楼宿舍,不好意思轻易出门。
所谓烦心事有两件:第一就是青蛙叫。我们来到枣庄后,正赶上天气炎热,因为没有风扇,宿舍也没有电视,我们半夜里都热得睡不着,有时几个同事只好在楼下的院子里聊天,但因为白天讲一天课,晚上聊天嗓子也很累啊!当我们在楼下聊天累了回到房间准备休息的时候,楼前池塘里的青蛙开始“唱歌”了:咕呱——咕呱……这些不善解人意的青蛙啊!你们可知道我们已经很累了,需要休息吗?就这样,天越热,青蛙越是拼命的叫,让我们不得安宁。你说烦人不烦人?
第二件烦心事,就是我们的伙食不尽如人意。我们在学校的食堂里吃饭,厨师单独为我们函授教师准备饭菜,主食吃饱没有问题,但主要是菜的数量不太足,经常不够吃的,因为函授时间长,消耗体力很大,我们的饭量都比平时大很多。对于饭量增大,我还产生了对函授的一个新认识,即,函授不仅是脑力劳动,而且也是一种很特殊的体力劳动。此外,最要命的是厨师偏爱把辣椒当调味品,几乎每个菜都放辣椒。我们向厨师说明情况,我们讲课嗓子很累,不敢吃太辣的菜,嘱咐厨师少放辣椒或者不放辣椒。厨师竟然固执地强调说,不放辣椒,他就不会做菜了。因此,我们提了意见没有发挥作用,菜依旧比较辣……
有鉴于住宿和伙食的不如意,我们几位老师决定战略转移,搬到另外的宾馆住宿,但是附近没有宾馆。经过打听,我们了解到离这里有三四里路远的地方,有部队招待所,食宿都很便利,价格也很便宜,就是离函授教室比较远些,但考虑到能够居得其所,于是我们就搬了过去。自从我们搬到部队招待所以后,我们每次单程都需要步行将近半个小时,因为没有合适的公交车。
二、“落汤鸡”坚持上课感动了学员
有一天夜里,枣庄下了大到暴雨。天亮后依然是风雨交加,五六级的风,天下着中雨。我和宋广文教授打着一把伞,在风雨交加中艰难地行走,街道上积满了雨水,我们只好趟着水,雨伞被风吹得变了形。因为是我的伞,我把伞更多地遮在宋教授的头上,而我的身体基本上暴露在雨中。艰难跋涉了半个小时终于来到我们的教室,我简直成了“落汤鸡”。学员看到我的衣服都湿透了,有位男学员提出让我到他的宿舍换上他的衣服,说他有多余的衣服。我考虑到已经到了上课时间,怕耽误了上课,就婉言谢绝了这位学员的好意。
于是,我穿着湿透的衣服讲课,开讲不到五分钟,就开始打喷嚏。但是值得欣慰的是,我的身体还比较硬朗,不到一上午的时间,我用自己的身体竟然烘干了淋透了的湿衣服。
这个上午是平凡的,又是不平凡的。我用自己的敬业精神,用自己充满激情的授课打动和感染了全体学员。我从大家热情而又专注的眼神里读懂了学员的心灵,感悟到了他们对我的钦佩和尊重。
三、学员恋恋不舍地为我送行
在枣庄10天的函授转眼间就结束了。在我即将从部队招待所离开枣庄的时候,班长和十几位学员步行近半小时,来到我们住的招待所,为我送行。一般而言,依照过去的函授经验,函授老师在即将离开函授点的时候,班长和几个学员代表往往要为函授老师送行。而这次与以往大不相同:班长告诉我学员几乎都要来为我送行,在班长的劝解下,仍然来了十几个。学员们还凑钱为我买了纪念品。在我们即将惜别之际,好多位学员都热泪盈眶,几位女学员已经情不自禁地哭出声来了。
我很感动,感动这份特殊的师生情缘。
责任编辑:高雪
好 书 推 荐
简 介
薛永武《中西文论与美学研究》一书凝聚了作者二十多年的心血与智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
作者以视域融合与思域融通的方法,对中国文论、西方文论和美学进行了融通性的研究。第一部分包括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影响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主体性原因,比较全面系统研究了先秦音乐理论对《乐记》的影响、《庄子》《乐论》《吕氏春秋》与《乐记》的比较、《乐记》天人相谐的和合精神、《乐记》对乐的生命本体论阐释。第二部分研究了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郎吉弩斯、狄德罗、康德和黑格尔的文艺思想。第三部分研究审美价值与主体性等重要的美学理论,对人才美学、审美与人才开发、审美经济和海洋美学等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