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益肺通络丸 肺纤维化
养阴益肺通络丸
成分
麦冬、桃仁、西洋参、丹参、赤芍、白术、黄芪、防风、蛤蚧、川贝母、橘红、女贞子、玄参、甘草等
功效
养阴益肺、通络化瘀、化痰平喘。
主治
肺痿、肺痹见于肺气阴两虚、痰瘀毒损伤肺络症。
证见
①喘息进行性加重、动则气短喘憋甚。
②神疲乏力,咳痰不爽或咳唾涎沫痰。
③口干咽燥或手足心热。
④面唇发绀,舌紫暗,无苔或少苔,脉细涩或细滑。
药理方义
肺痿之命名源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庸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书中明确将肺痿分为虚热与虚寒两种症候。
在治法上提出了“麦门冬汤”与“干姜甘草汤”两名方,
后世医家均以“滋阴润肺”和“温肺益气”为宗,
现在学者如赵子贤教授认为肺痿以气阴两伤为本,兼有痰热瘀之邪损伤肺络,治则益气养阴为主,并活血化瘀、化痰定喘。
武维屏教授把本病分为六种症候,即气虚风寒犯肺候,阴虚燥热伤肺候,气阴两虚痰喘候,气阴两虚瘀喘候,阴虚水泛候,阴阳两虚候。
笔者二十多年诊治肺纤维化经验与上述两位学者观点相一致,在几千例病历中,尤以气阴两虚痰喘候与气阴两虚瘀喘候为常见,因此归总为“气阴两虚痰瘀损伤肺络证”,病机为本在肺、脾、肾为气阴两虚,标为痰瘀损伤肺络贯穿始终。
方中
麦门冬汤为君药,甘寒滋润,即养肺胃之阴,又清肺胃之虚热。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助麦门冬之效为臣药。赤芍、桃红、丹参活血化瘀,通肺络治兼证为臣药。川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肿,润肺止咳,治兼证同臣药。女贞子、玄参,养肺脾肾之阴,白术、防风、黄芪,健脾益气。蛤蚧补肺气助肾阳。橘红,利气、消痰,共为佐药。甘草,健脾益气兼调和诸药为使药。
特点
其一,养阴益肺而生津;
其二,活血化瘀而通肺络;
其三,健脾益气、清热化痰、散结而平喘。 [2]
纠错
参考资料
[1] 研发者发表的相关论文.
对于肺纤维化大家可能陌生,其实这种疾病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西医对此病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案,肺纤维化的治疗是医患共同期待解决的目标。
养阴益肺、通络化瘀、化痰平喘。
主治
肺痿、肺痹见于肺气阴两虚、痰瘀毒损伤肺络症。
养阴益肺通络丸简介
中医称肺纤维化为肺痿、肺痹。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明确指出:“肺痿”之名,并对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给予精确论述。隋唐、宋元、明清到近代,对肺纤维化均有不同程度的论述,但临症取效极其微小。
研发者董瑞医生[1]通过对上千例肺纤维化的辨证施治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其一,现代医学对肺纤维化的研究结果与传统中医对肺痿肺痹的论述极为相近,对其病名中西医是相吻合的;
其二,肺纤维化恶化进程快,死亡率高,尤其是特发性肺纤维化,目前原因还不明确,但多数医者认为与免疫系统有关,这与中医提出“虚症”学说极为一致;
其三,董瑞医生提出正虚、痰、瘀、毒损伤肺络的新病机学说,是在前人几千年治疗肺痿经验总结得以提炼而成;
其四,在正虚、痰、瘀、毒损伤肺络学说病理学指导下,创立的养阴通络益肺疗法并研制出国内首个治疗肺纤维化中成药制剂—养阴益肺通络丸。
荣誉
2009年12月18日正式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批准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肺纤维化治疗“十位一体疗法”核心的组成部分。
2010年12月,“养阴益肺通络丸”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作用机理与临床研究,荣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2010年3月,“养阴益肺通络丸”由北京市药监局批准为自主产权院内制剂(京药制字2010002)
2011年4月,该药防治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疾病的示范推广,荣获北京科协颁发的“北京市金桥工程优秀项目三等奖”。
2012年2月15日“养阴益肺通络丸”最终入选北京市折子工程首都“十病十药”中医药研发项目(见京中医科字〔2012〕15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