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才华,不输妻子李清照(上)

1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公元1100年前后,妙龄少女李清照写下了这首《点绛唇》。

“却把青梅嗅”,短短五个字,就把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芳心萌动的微妙心理跃然纸上。

据学界考证,这个客人,很可能就是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

千百年来,因为李清照太有才,赵明诚就成了李清照身后的男人。

因为种种原因,赵明诚和李清照一生无儿无女,但他们却有一个常人无法拥有的爱情结晶——多达三十卷的《金石录》。

当我们翻开《金石录》时,我们会恍然发现,原来,赵明诚的才华,并不输给李清照。

或者说,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各自发光,互相成就,活出了婚姻最好的模样。

2

赵明诚和李清照都出生于书香门第。他们的婚姻,不仅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且志趣相投、志同道合,是真正的珠联璧合。

赵明诚出生于1081年,字德甫,父亲赵挺之,官至尚书左仆射(北宋时期的左右仆射都是宰相)。赵明诚随父居住在京都汴京,在太学求学。

李清照出生于1084年,外祖父王珪进士及第,官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父亲李格非进士及第,曾受教于苏轼,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

赵明诚和李清照都在汴京长大,赵明诚和李清照从兄李迥相熟,常从李迥口中听说李清照其人其词。1100年,当他听说李清照写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时,忽然有了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这是一个怎样慧质兰心的女子?如何写得出如此神来之笔?

1101年元宵节,在李迥的有意安排下,赵明诚与李清照在汴京最繁华的相国寺“偶遇”了。

上元时节的汴京城,衣香鬓影,人声鼎沸。烛影下,佳人眼波流转,顾盼生辉;灯火间,才子系马高楼,一骑绝尘。

在见到李清照的那个瞬间,赵明诚只觉得一颗心在胸腔内狂跳不已,周遭的声音似乎都消失了,只听见内心深处有个声音越来越响:“此生非她不娶。”

回到家中后,赵明诚连忙写了一个字谜给父亲——“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赵挺之看了一眼,当即猜出谜底是“词女之夫”,原来儿子看上李家的才女了!

此时,赵挺之在朝中任吏部侍郎,李格非任礼部员外郎,两人同朝为官,本就相熟。既然儿子喜欢李家女儿,赵挺之决定带儿子去李家求亲。

于是,就有了李清照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人和人之间的缘分就是这样微妙,有人白首如新,有人倾盖如故。当赵明诚在相国寺的花灯烛影下看到李清照时,他似乎就已认定,他的妻子就该是李清照这般模样;当李清照“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时,她什么都没说,却仿佛什么都说了。不是么?青梅不就是她那颗羞涩的少女心么?那回眸嗅青梅时的娇羞,不就是被爱情击中时的幸福模样么?

3

当赵挺之和李格非确定了小儿女的婚期后,剩下的日子,就是一天又一天甜蜜的等待。

李清照的《浣溪沙·闺情》,正是写于这一时期。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那脉脉含情的眼神,那像芙蓉花一样娇美的面容,那月移花影下的浪漫约会,无不透露着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甜蜜心事。

1101年初秋,当汴京菊花逐渐盛开,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时,赵明诚铺就十里红妆,如愿娶到了梦寐以求的李清照。

对别人而言,婚姻或许是爱情的坟墓,但对他俩来说,婚姻是爱情的开始。

新婚之夜,烛光闪烁,在赵明诚一往情深的目光中,李清照低头莞尔,随口吟了一首尽显娇羞的词,词牌名是《丑奴儿》。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当身着绛红薄绡衣衫的李清照轻启红唇,在赵明诚怀中说“夫君,今晚的竹席有点凉”时,赵明诚早已酒不醉人人自醉。娶妻若此,夫复何求?

4

婚后的日子,如他们所愿,甜得就像蜜,不,比蜜还要甜。

此时的赵明诚还在太学求学,每月初一、十五,他都会请假出来,带李清照一起去相国寺收集各种金石碑文。

和李清照喜欢诗词不同,赵明诚从小痴迷金石学。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余自少小喜从当世学士大夫访问前代金石刻词”。

所谓金石学,可以理解为考古学,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研究对象,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

夫妻俩流连忘返于相国寺,乐此不疲地搜集各个年代的碑文。偶有所获,就买回家细细品读考证。

虽然赵家和李家都是官宦家庭,但赵明诚还是太学生,手头并不宽裕。有时遇到价格不菲的碑文,只好到当铺典质几件衣物,换钱买碑文。

这样的生活虽然清平,但雅致有趣,彼此的眼神中充满了幸福的味道。

李清照用一首《减字木兰花》记录下了初为新嫁娘的幸福。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一句“云鬓斜簪”,活脱脱写出了一个被爱情滋润的与花比美的小娇妻。

5

然而,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赵明诚和李清照的幸福生活不到一年,噩运接踵而至。

先是1102年七月,李格非被列入元祐党籍,不仅罢免提点京东路刑狱之职,且不得在京城任职。罢官后的李格非,只得携家眷回原籍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区)。

然而,朝廷党争并没有随着李格非的离开而结束,反而愈演愈烈,李格非“元祐党人”的罪名竟株连到了李清照身上。

1103年,正当赵明诚完成太学学业、开始入朝为官时,朝廷有令,禁止元祐党人子女住在汴京,宗室不得与元祐党人子孙为婚。

偌大的汴京城,却容不下一个李清照。为了不影响赵明诚的仕途,李清照不得不只身离京,回齐州章丘居住。赵明诚虽然舍不得李清照,却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这是夫妻俩婚后第一次分离。

转眼间,到了1103年九月初九。每逢佳节倍思亲,李清照思念远方的丈夫,含泪在桃花笺上写下了《醉花阴》,寄给赵明诚。

当赵明诚看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不由一声长叹。

当年那个“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小女子,却为他变得“人比黄花瘦”,心里怎能不疼惜难过?

不过,让赵明诚引以为傲的是,妻子的词当真写得越发好了!他一时兴起,将自己写的五十首词和李清照的《醉花阴》夹在一起,让友人陆德夫鉴赏。

陆德夫看完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忙问是哪三句,陆德夫的答案,正是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赵明诚不仅不以自己写词不如妻子为耻,反而以妻子为荣。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真心欣赏妻子的才华,另一方面也说明他足够有才。只不过,他的才华不在诗词,而在金石之学。

当一个人足够有才时,才会有足够的胸襟去欣赏另一个美好的生命。

当有才的李清照遇到同样有才且懂得欣赏她的赵明诚,李清照无疑是幸福的。(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吕瑜洁,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已出版亲子书信集《我的心里住着一个孩子》《我的心里住着一个世界》

即将出版历史散文集《历史的浓妆和素颜》《榴莲一样的红楼梦》

正在创作长篇历史小说三部曲《此物最相思》(大唐)、《愿如梁上燕》(东晋)、《青简待月明》(西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