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作家散文】范 敏/丹心热血铸辉煌 ——从西南联大走出的邓稼先们

西南作家散文

丹心热血铸辉煌

——从西南联大走出的邓稼先们

范     敏(四川)

七月底,到了凉爽的昆明。著名作家范稳告诉我:“西南联大有你们院的邓稼先们。”几年前,他为完成反映西南联大时期一代知识分子投笔从戎御敌救亡的小说《吾血吾土》,查阅史籍时也记住了从那里走出的科技精英。

我沿着一二一大街,在云南师范大学正大门东侧墙上,看见了朱光亚题写的金色大字:“中国历史名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

抗日战争的烽火催生了这所特殊的大学。1937年,日寇铁蹄进犯华北,践踏神州。以天下为己任背负振兴国家之志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被迫南迁,经长沙成立国立临时大学后,再西迁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大师云集、人才济济的西南联大,以蔡元培倡导的“兼容并包”为旗帜,积极提倡学术民主,九年里有8000余人在此就读……许多人,后来都成为了中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技、国防等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

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8位出自西南联大。其中,就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的郭永怀、邓稼先、朱光亚。

穿过深沉、无畏的闻一多雕像前的民主草坪,东北角的绿树环抱中,耸立着一块由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额、罗庸书写的“中国一代名校--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镌千字之文,记述着西南联大的创建历史和校风校典……观睹奇意,魂牵梦萦——这或许就是郭永怀、邓稼先、朱光亚等发轫的力量源泉。

郭永怀、李佩终于团聚

郭永怀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也是在核武器、导弹和卫星三个领域均有重要贡献的科学家。

1938年郭永怀辗转来到昆明,进入西南联大半工半读。他先后得到顾静薇、饶毓泰、周培源等大师的指导,不仅具备了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也确立了“科学救国”的思想。 1939年出国留学,几经波折,取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转到美国康奈尔大学任教。后来,他在空气动力学与应用数学方面取得两项重大成就,驰名世界。当时,由于他从事的学科研究需要接触一些机密资料,因此行动自由常被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受到限制。

在国外工作期间,郭永怀一直在等待机会,要用他的科学知识为祖国服务。为避免美方以掌握重要资料为由加以阻挠,一次同学聚会时,他毅然将自己没有公开发表过的所有文稿投入篝火……在钱学森等的帮助下,1956年11月,郭永怀和李佩一家终于回到阔别16年的祖国,并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自接见。而后,他和钱学森、钱伟长一起投身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科技领导工作。1957年6月7日,郭永怀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回到祖国,和人民一道,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山河。”

1960年,苏联撤走专家,中央决定自行研制核武器。郭永怀临危受命担任九院副院长,主要负责原子弹弹头结构设计、引爆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并领导场外试验委员会……从此,他更加繁忙了,不停地穿梭在北京与西北高原221基地——密集的高原反应加上当时艰苦的生活环境,严重损害了健康,使得50多岁的他头上增添了更多的白发。

1968年12月初,郭永怀在221基地组织中国第一颗热核弹头发射试验前的准备工作时,发现了一组重要数据急需赶回北京汇报,便驱车赶到兰州搭乘夜班飞机。5日凌晨,他乘坐的飞机抵达北京机场时,不幸坠毁……当从他在国外就戴着的那块金表上辨别出遗体时,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失声痛哭:郭永怀与警卫员紧紧地抱在一起,费了很大力气将他们分开后,赫然发现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夹在两人中间,数据资料完好无损……周恩来总理得知郭永怀牺牲的消息,眼睛顿时湿润了。钱学森更是伤感不已地叹息:“一个全世界知名的优秀力学专家离开了人世。”

邓稼先西南联大注册表

在生命将尽的最后时刻,郭永怀把自己融入了天际,而将丹心留在了大地。20天后,国家内务部追认这位国防科技先驱为革命烈士;22天后,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这是对英雄未了心愿的最好实现。

多年以后,郭永怀的亲密战友朱光亚接受了北京电视台《世纪之约》栏目的采访。谈到郭先生在中国国防事业中的杰出贡献时,朱光亚说:“在工作中,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图名利,不以名教授、名专家自居。同时,还十分重视对年轻科技人才的培养,关心青年人的成长,常把自己比喻成‘一个铺路的石子’,在工作中很注意树立大家的威信,体现了一名科学家的坦荡胸怀。”

人到无求品自高。2017年1月12日,被誉为“中科院最美的玫瑰”的郭永怀夫人李佩先生驾鹤西去。48年来,她似乎肩负着一种特殊的使命——用生命的力量一直在传承丈夫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正直朴实的思想品德、刻苦勤奋的工作作风……“一对伉俪,两种传奇。怀瑾佩瑜,师表后继。”4月5日,他们的骨灰合葬于中科院力学所郭永怀雕像下,《爱在天际》的音乐,伴着一家人终于在天堂重逢——这个季节,院内盛开着郭永怀生前最喜爱的迎春花。

1986年7月24日,中国各大报纸均在首要位置刊登文章:《名字鲜为人知 功绩举世瞩目“两弹”元勋──邓稼先》,向世界首次公开了这位隐姓埋名28年的科学家研制核武器的秘密历程。一个多月后,邓稼先与世长辞,终年62岁。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一时间,邓稼先可歌可泣的优秀事迹传遍神州大地,伟大的抱负和精忠报国的感人精神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1941年秋天,怀着亡国恨民族仇的邓稼先考上了西南联大物理系。在吴有训、赵忠尧、王竹溪、郑华炽等教授的教诲下,他各门功课都学得很扎实,与杨振宁、朱光亚、李政道被称为“联大物理学系四杰”。1945年从西南联大毕业后,受聘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1948年秋到美国留学,他努力钻研国际上核物理发展前沿的新成果,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

1991年,俞大光院士主持“邓稼先青年科技奖”评审

1950年9月,在获得普渡大学博士学位9天后,26岁的邓稼先在旧金山登上“威尔逊总统号”游轮回国。1个多月后,回到北京,出席了外事部门举办的国庆招待会。会上,有人问他带回了什么,他说:“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此后的八年间,他与老师王淦昌、彭桓武等一道,为我国核理论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1958年8月,邓稼先被举荐到九院,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历任理论部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职。从此,他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了。“他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奋斗了二十八年。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他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作为主要参加者,曾获全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他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在技术上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摘录张爱萍在邓稼先追悼会上的悼词)

1996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十周年的纪念日。这一天,我国进行了第45次也是最后一次核试验——国家以这种特殊方式,缅怀邓稼先这位为我国核科学付出了毕生心血的著名科学家。中国政府郑重声明:“自1996年7月30日起,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标志着我们终于和其他核大国一样,跨过了原子弹、氢弹、第二代核武器、核禁试等四个阶段,进入了实验室模拟的自由天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杨振宁的传记型文章《邓稼先》。他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半个世纪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激情的语言介绍了这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今天,《邓稼先》已被国家收进中学课本,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教材。

2017年清明前夕,95岁高龄的杨振宁来到绵阳,走进九院院部老点参观了邓稼先工作生活的旧居。杨振宁在旧居邓稼先铜像前三鞠躬后献花,深切缅怀这位老朋友:“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没有私心,是个可以做朋友的人。”

抚时感事,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浸润,塑造了邓稼先独特的性情与品格。

1964年10月第1颗原子弹爆炸前夕,试验指挥部领导与专家合影,左4郭永怀,左5彭恒武,左6王淦昌,左7朱光亚,左8张爱萍,右1邓稼先(网络图).

2009年9月10日,在中宣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评选活动中,邓稼先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师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摘录颁奖词)

生而有崖,精神无崖!

1988年,许鹿希教授将奖励给邓院长的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奖金捐给九院,设立了“邓稼先青年科技奖”,旨在鼓励年轻人学习邓院长的高尚品质,为院事业多做贡献。1994年,许鹿希教授又将邓稼先获得的“求是”奖100万捐给院里,设立“九院邓稼先科技奖励基金”,奖励在不断创新、努力探索、永攀高峰的科技人员。

1993年秋天的一个上午,我们如约来到北京花园路塔院,拜访许鹿希教授。在一栋普通的平顶式住宅二楼,齐耳直发、肤色黝黑的许教授把我们让进客厅。屋内除了两个布沙发、两把钢管椅、一个写字台、一个小书橱之外,一张装在小镜框里的邓院长半侧遗像,斜靠在书橱顶上。最醒目的,是那幅贴在墙上的张爱萍的手迹:“两弹元勋邓稼先”。我们汇报了“邓稼先青年科技奖”的评审情况,转达了全院青年科技人员的崇高敬意……一谈起邓院长,凝重的许教授一下子就温和亲切起来,言辞委婉语意绵长:“九院的事业是大家共同的,他只是其中的代表”、“把奖金捐给院里,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应该是你们邓院长的心愿”、“一个人靠脊梁才能直立,一个国家靠铁脊梁才能挺立”……

2017年6月20日,九院院部老点(梓潼两弹城),纪念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50周年大会上,播放了许鹿希教授的祝辞视频:几十年了,在她沉静笃定的面庞下波澜壮阔好似已化为平静湖面上的涟漪。但家中的陈设一如既往,她还将邓院长的用具都标上了年代、使用日期,连沙发上的毛巾都没换过——在她的心中,“老邓”从来没有离开……是的,在我们的心中,邓院长也并没有远去,他正以另外一种方式永生——受到“邓稼先青年科技奖”鼓励的科技人员,已经成长为我国核武器研究方面的骨干,正在为核武器事业的后续发展做着新的贡献。

朱光亚西南联大毕业证书.

2002年4月29日,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朱光亚回到昆明,踏在了他曾学习和工作过的西南联大故土。赌物思情,朱老激动地说:“我们这些西南联大的学子,深深地怀念着在爱国、民主、科学精神和刚毅坚卓校训熏陶下的岁月,深切感谢母校和老师们辛勤的培养之恩。”

1942年夏天,朱光亚从国立中央大学顺利转学西南联大,先后受教于周培源、赵忠尧、王竹溪、叶企荪、饶毓泰、吴有训、朱物华、吴大猷等教授。众多名师的栽培,使他的学业有了较坚实的基础。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他从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46年,国民政府派出吴大猷、曾昭抡、华罗庚三位科学家赴美国考察原子弹研制技术,他与李政道作为助手一同前往。到美国后不久,被告知美科研机构不向外国人开放,加之国内局势巨变,考察组就地解散。岁月坎坷,朱光亚进入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原子核物理……

1950年初,朱光亚联合51名旅美留学生,起草了著名的《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同学们,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四万万五千万的父老兄弟在向我们召唤,五千年的光辉在向我们召唤!” 这封信不但是他自己的宣言书,也鼓动了一大批留学海外的年轻人,给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唤回无数的专业人才。

回国后,他先后在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等地教授物理学并组织筹建物理学研究所。1956年,参与筹建近代物理研究室,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原子能专业人才。

1959年7月,朱光亚调入九院担任副院长,主管科研、实习、生产计划和学术活动,把全部精力和智慧投入到了核武器研制的重要工程中。40多年来,朱光亚始终处于我国核武器发展科技决策的高层,从原子弹到氢弹,从第一代核武器到第二代核武器,从地面、空中核试验到地下平洞、竖井核试验,他参与组织和领导了我国全部的核试验,其中30多次亲临试验现场组织指挥……他还参与组织领导秦山核电站筹建、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开发研究、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朱光亚的题词.

朱光亚调到中央工作后,丝毫没有减少对九院的关怀。大家都习惯尊称他朱主任,他在九院职工的心目中始终是一位功显谦和、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和科技专家。

朱主任十分重视培养九院严谨细致、科学求实的作风。

1992年初,在试验基地执行任务的我们,集体收看我国“澳星”发射实况。不料“澳星”发射失败,场区顿时增添了一层严肃紧张的气氛。在“一切为了试验成功”的横幅下,大家牢记“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座右铭,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试验前的准备工作……时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主任的朱光亚风尘仆仆地赶到基地,现场组织指挥。在井口产品罐与钢架对接时,漏下几粒铁砂,经过有关人员分析对试验影响不大。但一丝不苟的朱主任要求将产品罐拉回工号检查,细心地分解产品检出铁砂找出原因再重新组装——会议室的灯光,亮过了子夜,九院技术负责人签下了《保证书》……正是靠着这种严肃求实、一丝不苟的科研精神,九院组织实施的每一次大型核试验达到了“成功率高、效费比高”的要求。

朱主任高度关注九院的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1993年11月底,第二届中国青年科技成果博览会在北京农展馆举行。时任中国科协主席的朱光亚专门来到九院展台,认真询问有关项目,观看现场演示,并提出了殷切地希望:“新一代九院人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努力创新,开拓视野,难能可贵……院里还需要有更多的高新技术、实用技术及新产品。”

朱主任还要求九院重视优良传统的教育。他说:“物质的东西固然重要,而精神的东西更重要。要发扬过去总结的五种精神,能够把这面旗帜高高举起。”在他的倡议下,1996年我们开始院筹建科技馆,拟以科普的形式,较全面地展示与军用核技术相关的学科领域和专业知识,介绍我国核武器发展的艰难历程及当今世界前沿学科和高新技术水平……1998年10月2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朱光亚为九院科学技术馆揭幕。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这一辈子主要做的就这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朱光亚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

许教授整理的邓院长遗物

2011年2月26日, 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全国政协副主席朱光亚逝世,享年87岁。寰宇中,国际编号为10388号的小行星“朱光亚星”,载着他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光耀中华大地。

2012年2月3日,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举行。晚会上,“朱光亚”这个名字第一次成为普通老百姓关注的焦点,相应的文字、影像纷至沓来。“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摘录颁奖词)

谦虚了一辈子的传奇科学家, 这一次的荣誉,他再也无法拒绝。

2017年1月24日下午,李克强总理来到昆明西南联大旧址。纪念馆二楼,在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雕塑旁,他说:“在国家民族最危亡的时刻,联大师生展现了我们民族最宝贵的品格,传承了民族精神和血脉……西南联大精神是我们今天最宝贵的财富。”

风范长存天地间。

寻着郭永怀、邓稼先、朱光亚等的坎坷足迹,“爱国、民主、科学”的西南联大精神无疑是他们坚定的信念。他们咏唱着“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的校歌,用不朽的生命书写了瑰丽的人生。

仰望历史的天空,闪烁的群星里,使中华民族中兴的人杰——邓稼先们熠熠生辉,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

西南联大纪念馆内的雕塑群

范敏,男,1964年8月出生。1985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分配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作至今。其间,从事过教学、共青团、科研管理、物资采购等工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