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作家•散文】曾令琪/我的空中楼阁(二)

西南作家·散文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西南作家》微信公众号

主 办:《西南作家》杂志社

主 编:

  曾令琪(联系电话、也是微信号:18228014307)

邮 箱675833642@qq.com

要 求:

  1、只接受原创、首发稿。作者文责自负,《西南作家》没有侦探之责,敬请作者留意。作者投稿时,请附上自己的文学创作简介、近期生活照。

  2、作者投稿时,请同时发来以下授权书:

  该作品是我的原创首发,我授权《西南作家》杂志旗下微信公众号独家首发并标原创。有诸如一稿多投、抄袭等问题,由作者承担一切后果。

  3、关于稿酬

  按照常规,本微刊所发文章,暂无稿酬。若有读者打赏,则在系统到位后,赏金如数转给作者

我的空中楼阁(二)

文/曾令琪(四川成都)

    

 
几经迁徙,在工作调动两年之后,我终于从所工作的学校搬出来,住上了120平米的房子。但因为有老人,有小孩,所以,单独的书房仍然属于“空中楼阁”,似乎遥不可及,就算能“及”,也“犹恐相逢是梦中”;但卧室有20多个平米,所以,我的“览星楼”也就顺理成章地和我的卧室合二为一了。
新房坐落在芋子溪边,二楼,一面临道,一面临水。以前教书时候的两个竹器书架,已经“鸟枪换炮”,换成了两个高大的书柜。两个大书柜靠墙直立,几乎占据了一面墙壁的面积。我的书,我的资料,我曾经带着学生去捶拓的颜真卿同志的摩崖刻石《大唐中兴颂》拓片……这些,都整齐有序地放置在书柜里。
主卧室的窗向着东方。当窗,是一张保力板桌面的八仙桌,一张太师椅。这张桌子是1988年临近寒假的时候,学校给每个教职工发100元的福利,我到街上花40元钱买回的。算来已经陪伴了我差不多6年了。桌面已经有点斑驳,绿色的桌面就像上了年纪的人一般,额头上有了皱纹,脸蛋上有了老年斑。但桌子再老,也没有我的太师椅老啊。这张太师椅,是我的三姑婆(我爷爷的大姐)曾玉书出嫁的时候,我的公太(曾祖父)庆成公为她特制的嫁妆呢。三姑婆出嫁,大约是1910年,那个时候,大清王朝正日薄西山,在生与死的线上挣扎着。记得1989年的秋天,三姑婆的大女儿、我的表姑张继芳老师离开资中、前往泸州他儿子家之时,将三姑婆当年的这个嫁妆,赠送给了我。这一张太师椅,由我的公太庆成公、婆太(曾祖母)赖氏亲手送出去,转了差不多八十年,又回到曾氏子孙的手中。有时,坐在这张椅子上,总会想起路遥同志《人生》中的高加林,在社会上转了一大圈,最后还是回到生他、养他的高家村农村。想来,世间上的一切,不都是这样的吗?我们从黄土中来,最后又回到黄土中去。人生也好,世界也好,物品也好,谁逃得了这样的宿命?
写作爱好者曾令琪
 
那个时候每周上班六天,后来才逐渐调整为耍大小星期,也就是一个星期周末休假一天,下一个星期周末就休假两天。因为时间似乎越来越富裕,所以,也就勾起了我重新拿起笔写点什么的欲望。如果说我这么多年的写作多多少少还有一点点收获的话,那么应该肯定地说,我的写作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步的。因此,搬迁之后,在“览星楼”中,我一如既往地读书,写作,写字,交友,度过了一段难忘的书斋生活。
于是乎,周末,当早晨第一缕晨曦射进我的“览星楼”的时候,我也就一个鲤鱼打挺,临窗坐在我那张老太师椅上。桌上是一叠稿纸,一支钢笔。兴之所至,一阵乱写。记得那时痴迷于搜集关于周恩来的资料,瞄准1998年3月5号的周总理100周岁冥诞,我从搜集的400多种资料中,精心挑选,仔细甄别,然后一节一节地写,半年过去,将10多万字的《周恩来诗歌赏析》书稿写出来了。为了将书稿改好,我将几个文友请到家里,请大家翻阅我的书稿。
有人说:“他怎么能算是诗人,他写了啥子诗!”
我只能惴惴不安地问:“您读过他的诗吗?”
答曰:“他的‘大江歌罢掉头东’我读过,其他的没有。”
“既然没有读过,那暂时就不要下结论,好吗?”我只能这样说。
那个人的态度,弄得我不由得问我自己:我的选择对不对哟?
但好在另外一个残疾朋友给予了我很大的鼓励。他以十分肯定的语气说:“说不定令琪这一次就要‘踩到宝’呢!”
多年后的今天,那个残疾文友的话,我还记忆犹新!
曾令琪《一剪梅·七夕》词稿手迹
那是1997年夏天的事了,至今想来,恍如隔世。那年冬天,宣传部领导在看了我的《周恩来诗歌赏析》书稿之后,同意由组织出钱,出版和发行我的这部书。
那一年,中国美学学会会长王世德先生为我的书稿欣然作序,道:“这部书,填补了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周恩来及其诗歌的一项空白。”谁都知道这一句话的分量!王先生的书序,让我这个多多少少有点文学情结的中文系毕业生,真想跑到沱江河畔,痛痛快快地旁若无人大哭一场!
那时不像现在,没有网络,通讯不发达;一个小地方,要想在写作上混出名堂,有如“蜀道之难”。写作是寂寞的,有时也是孤苦的。那年的冬天,为了和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商谈书稿出版的事,我和内子张炳华老师,乘坐公交车到成都,找到责任编辑。那个时候我腼腆、内向,不善言辞,不像现在废话、屁话这么多;所以,欲说还休,扭扭捏捏,才将意思表达完整。时近中午,和内子请责编去吃了一顿便饭,然后再回到出版社,将挎包里面的13500元钱公款,交给出版社作出版、发行的经费。等“谈判”结束、从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来到磨子桥等公交车的时候,才发现时间已经是下午4点。
抬眼看天,天灰蒙蒙的,北风呼啸,令人生怖。不一会儿,天空竟然飘下淅淅沥沥的雨雪。因为早上出门前没有准备,穿得太少,突然而至的雨夹雪,北风肆虐,感觉耳朵都仿佛要冻掉一般。我们一边顿着脚,一边双手互相摩擦取暖。我想,这个时候,说不定我的那些同事,正关了门,在办公室高谈阔论,静等下班呢。而我,为了文学,为了自己从小到大的梦想,却让内子跟着受罪,到这人地生疏的省城,为“五斗米”而折腰。但这样的想法是暂时的,因为,“谈判”成功的喜悦,最终冲淡了心中的阴影。几个月后,1998年3月5日,在周恩来总理100周岁诞辰之际,当中共内江市委宣传部为我出文件、举行隆重的新书首发仪式的时候,我长舒了一口气——我曾经的一切付出,终于见到了成果。那一年,我的《周恩来诗歌赏析》一书,由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43000多册。一本处女作,能发行几万册,就是放在今天,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就这样,在我的书斋“览星楼”中,我完成了我的单行本处女作,并正式出版,发行全国。再后,首发于《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四川日报》的一些稿子,也在这里完成。每每一些文友到我的“书斋”交流,都会坐一坐我的太师椅,说这是我写作《周》书所坐的椅子,在他们的心中,这张椅子也就充满了一定的神秘感。――现在,这张椅子已经放到老家,静静地放在四楼健身房的一角。因为久已不坐,恐怕是灰丝蒙面了吧?
那时,我那喜欢读书的四哥亚骐,说了好几次,既然喜欢写作,那么写作的环境也应该改善一些,应该有一张更好的大班桌,一张大班椅,以便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但我的看法不太一样。写作可以说是“成本”最贵的工作,要耗费大量的心血;也可以说是“成本”最便宜的劳动,那个时候,一支笔,一叠纸,于此足矣。不过,读书与写作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事情。如同种地,你糊弄地,最终地就会糊弄你。
曾经亲眼目睹,有的人书房大大的,窗明几净,书柜高大上,但却是《红楼梦》中的二老爷――贾政,仅仅是动口不动手的“君子”;有的人一排红木书柜,里面却几乎都是地摊上两块钱一斤的别字连篇的盗版书,简直大煞风景;有人为了显示自己很“博学”,居然买来一些只有封皮、内页一片空白的假“书”,令人大跌眼镜;……
要知道,被命运碾压过,才懂得岁月的慈悲;被生活折磨过,才知道写作的可贵。所以,我最终的结论是:书房不在大小,只要有,就行;写作不论迟早,只要坚持,就行!――当然,趋利避害,人之常也。对于长期写写画画的人而言,能有更好的写作条件,从而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那何尝不是一件赏心乐事呢!
因此,我还是盼望自己的书房,不再是“空中楼阁”……
2019年8月21日,星期三,夜,于西都坚进居

   

  

                                                 

   

  作家简介

曾令琪,中国辞赋家协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大型纯文学期刊《西南作家》杂志主编、《新蕾》杂志主编。

(0)

相关推荐

  • 梧闽随笔:有一种乡愁 叫柿子红了

    有一种乡愁叫柿子红了 小时候 嫁景山的姑婆 回娘家,对我唠叨 '红柿好吃,啥人起蒂?' 小屁孩的我,听不懂老人话 母亲悄悄对\(^o^)/我说 '邻居菜花嫁来梧桥,是姑婆当媒婆的,以前见姑婆时很热情. ...

  • 【河南】《智泉流韵》特邀作家艾平原创散文《 野 蔷 薇》

    艾平  笔名  中尉  平顶山市人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2001年开始发表文章  在散文选刊.平顶山日报.平顶山工人.作家报.小品文.中国文艺.东方文学.九头鸟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一百余篇,有作 ...

  • 【作家专栏】李汉君|​​散文三题

    作家专栏 展示名家作品 推介优秀作者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创|作|心|得 chuangzuoxinde 李汉君 散文三题 --在北大荒文学社的讲稿 各位师友,大家晚上好! 散文种类繁多 ...

  • 【阅读悦读·诗歌】段遥亭《元宵节随笔》

    [作者简介]段遥亭,陕西白水人.曾为法院书记员,报社记者.在<中国民族报><西部><散文百家><美文><北方作家>等多家报刊发表过90多万字 ...

  • 《西北作家》晨耕:纪念陈忠实——绿韵,永远的风景

    绿韵,是陈忠实老师给我散文集的题名.这两个字,在我二十多年的文学天地里,始终幻化成一片葱郁茂盛的森林,在我人生的履历中,也始终是一路伴我前行的最优美的风景. 2016年4月29日,8:30分钟刚上班, ...

  • 邵丁:父亲的书

    ┃Personal History 亲人 故人 父亲的书 © 邵丁/文 现在,只有在父亲的藏书里才更能感受到父亲的气息,因为这些泛黄的书伴随了他一辈子. 五十年代,我们家住劳动公园西侧的松山街,在左邻 ...

  • 【阅读悦读丨散文诗】菅薇《小河的颜色》

    [阅读悦读丨诗歌]菅薇<在幽静中拾起一粒鸟鸣> 文/菅薇 [作者简介]菅薇,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保定市作家协会会员.2006年在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文学创作专业学习.同年参加山东作家协会 ...

  • 马腾驰//瞻仰陈忠实老师故居

    瞻仰陈忠实老师故居(散文) ·马腾驰 地处白鹿原下.灞水河畔的西安市灞桥区西蒋村,是著名作家陈忠实老师生长的故乡,也是他创作包括<白鹿原>在内诸多传世佳作的地方.一直想去拜谒先生故居,庚子 ...

  • 搬书人的快乐

    2021年7月18日  星期日    晴 我们仨搬到新居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还有很多东西放在我父母家里,特别是几大书柜的书,一直还没有搬到新的书房里,书房两面墙都有书柜,一直连到了屋顶.如果把书放在最 ...

  • 【散文大讲堂】第一讲 我与散文的缘分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散文福地杂志(纸刊)的选稿基地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第一讲 我与散文的缘分 主讲人 张宝树 一晃,人生大过半,转眼古稀年.遥想少年美梦. ...

  • 亚凌随笔:与你无关

    [张亚凌,<读者>等签约作家,<语文报>等专栏作家.小小说传媒签约作家,数十篇美文被选作中.高考试卷,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出版散文集<时光深处的柔软> ...

  • 马腾驰//贾平凹老师的一个下午

    贾平凹老师的一个下午(散文) · 马腾驰 <背馍记>是贾平凹老师题的书名.写的序.下一本散文集<花本无心自在开>即将出版,还想请先生题写书名并作序. 年初,<背馍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