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夷坚志》讲了不少官员在退休以后、发配途中使气任性,最后导致自己出事儿、倒霉。比如《辰州监押》,一个典狱长在长途行船的旅程中对船家动辄打骂,最后全家被杀;这个许提刑也是,平时大爷做惯了,结果惨了。
【原文】
靖康冬,金人再渡河,河北提刑许亢,坐弃洛口奔溃窜吉阳。会中原乱,不之贬所,与二子及从卒十馀人,间关至南康,不欲与州郡相闻,但入庐山一小寺栖止。仆因摘园蔬与僧争閧,僧密诣郡告云:“遭溃兵行刦,实繁有徒。”郡守李定信之,即调兵授甲,围其寺,尽缚亢父子并从卒送狱。亢至廷下大呼称枉,且具言平生资历。定曰:“岂有曾为监司,所至不出谒而避匿者乎?”谕狱吏研鞫,不得情,乃遣孔目吏入囚室,阳与好言探迹。具酒同饮,了无盗刼之状。亢仓黄南来,妻妾沦落,告敕不一存,无以自明,定疑不可解。亢长子善占梦,亢语之曰:“吾梦父子持繖行雨中,已而大风起,吹三繖皆半裂飞去,是何祥邪?”子泣曰:“梦殊不吉,此父子离散为三之象也。”是夕,孔目又来,携酒肴甚盛,与三许剧饮,且满酌属亢曰:“提刑勉一醉,少顷徙两令郎他舍矣。”会罢,各分囚之,过夜半,悉以铁椎击死。定上奏,自言有除盗之功,未报而卒。凡豫其事者,一月内继死,唯孔目独存。鄢陵人周西瑞(琥)尝知南康军,与定先后隔政,其子瑴闻之于孔目云。亢以武举得官。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冬天,金人再次渡过黄河,河北路提刑许亢因放弃洛口导致全线溃逃之罪发配吉阳(现海南三亚)。那时正赶上中原大乱,他就没去被贬的吉阳,而是带着两个儿子和十几个兵卒,辗转来到南康军(江西九江地区)。他不想让本地州郡的官员知道,只是跑进庐山一座小寺庙落脚。他仆人因为采摘园里的蔬菜跟本寺僧人争闹起来,僧人就悄悄地跑到郡里告状说:“我们遭到了溃兵抢劫,他们人数可真不少!”南康军太守李定信了僧人的话,随即调兵,颁发铠甲武器,包围了寺庙,把许亢父子还有随从兵卒都捆绑起来送到狱中。许亢在衙门院子里大呼冤枉,而且把自己的平生资历都如实报告。李定说:“怎么会有曾做过监司的人,到了这里不拜会地方官员,反而藏匿山中的呢?”李定命狱吏仔细审问,问了半天也没得到实情,于是派了一个孔目吏(管档案的小吏)来到牢房,表面上和颜悦色的交流,实际是进一步摸底。这个孔目吏带着酒跟许亢吃喝,也看不出他有盗匪抢劫的样子。许亢因为急匆匆跑到南边来,他的妻妾也丢了,证明官员身份的文件(告敕)都没带,自己无法证明身份,李定的疑心无法解脱。许亢长子擅长占梦,许亢跟他说:“我梦到咱们父子拿着伞走在雨中,没多久大风起了,把三把伞都吹的撕裂飞跑了,这是什么征兆?”长子哭着说:“这个梦太不吉利了,这意味着我们父子将会离散为三的征兆。”那天晚上,那孔目吏又来了,他带着很丰盛的酒菜,跟许氏父子三人大吃大喝一番,他酌满一大杯跟许亢说:“我劝提刑勉为一醉,过一会就会把您的两个儿子挪到其他牢房了。”吃喝结束,许氏父子被分别囚禁。过了半夜,父子三人都被铁锤打死。李定上奏,自己说有除灭盗匪的功劳,奏章还没报上去他就死了。凡是参与此事的官员,一个月之内相继而亡,唯有孔目吏活下来了。李定死后,鄢陵(现河南许昌地区属县)人周西瑞(名琥)曾经到南康军做太守,他跟李定中间隔了一任。这事情是他儿子周瑴听那个孔目吏说的。许亢是以武举得官的。【祥宏点评】:许亢以武举得官,说明他没走读书这条路,他是可查证的历史人物。许亢的悲剧当然有自己的原因。本来发配吉阳,他自己跑了,这是不对的。正因为偷跑,他才不敢联系本地官员,所以激发了李定的贪功之心;李定是咎由自取,心术上来就歪了,恐怕他没想到许亢的冤魂报应能力如此强大;提刑,提点刑狱的简称,负责一个省的司法工作,监司级别,可以管理州县级官员;河北,在宋代可指两个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基本是现在河北省的区域;洛口,又称泺口,是跨越黄河,北出济南的门户。曾是济南一个重要的码头;许亢也许是路级领导当惯了,本来就是偷跑的,还不能约束手下,使其与寺僧闹矛盾,最后被人诬告。也许说诬告不准确,当时兵荒马乱,说他们是溃兵是没问题的。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图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梦远书城”-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45-宋代的武人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