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创业史》—— 经典之作的悠远回响(品味红色经典(33)) 1952年,柳青36岁,风华正茂,年富力强。那时他已经参与创办了《中国青年报》,创作了长篇小说《种谷记》《铜墙铁壁》,还作为中国青年作家代表团成

小说《创业史》——

经典之作的悠远回响(品味红色经典(33))

1952年,柳青36岁,风华正茂,年富力强。那时他已经参与创办了《中国青年报》,创作了长篇小说《种谷记》《铜墙铁壁》,还作为中国青年作家代表团成员访问苏联。就在工作和事业“顺风顺水”之时,柳青主动做出了人生中一个重大决定,那就是离开北京去陕西深入基层。后来,他扎根长安县皇甫村,一住就是14年。

  到生活现场去,走艰辛创作路

  上世纪50年代初,柳青感到,中国乡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必须亲赴现场与村民一起参与、感受这一巨变,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带着这样的信念,带着文学的理想,柳青主动选择了一条艰辛的创作道路。

  从1952年到1956年,柳青没有发表一篇有较大影响的作品,不少人对他深入生活的方式产生怀疑。柳青承受住来自各方的压力,不为所动。《创业史》责编王维玲清楚地记得:“1956年是柳青最苦的一年,也是他创作上最关键的一年……他食不香,睡不宁,变得又黄又瘦,身体极度衰弱。”后来讲起这一年,柳青笑着说:“那才真正是脱胎换骨,狼狈极了,这是我创作最艰苦的一年。”柳青在写作《创业史》第一部的时候,不脱离实际,跟大家一块开会,给群众和干部出主意、想办法。直到1959年,柳青创作的这部小说先是以《稻田风波》为名在《延河》杂志连载,1960年以《创业史》为名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创业史》出版后,一时广为称道、好评如潮,“我国当代反映农村生活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现实生活的历史容量具有了史诗性的规模”,评论家们给予作品高度评价。60多年来,《创业史》经受住了读者、专家与时间的考验,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

  时代的画像,生活的史诗

  “梁生宝买稻种”是《创业史》中的经典章节,广为人们知晓。这个章节细致地描写了梁生宝舍不得住店而睡在火车站里,舍不得吃饭,只是喝免费的面汤就馍,但这一切都没有动摇他心中新稻种所带来的丰收梦想。这个年轻庄稼人冒着春雨,“头上顶着一条麻袋,背上披着一条麻袋,抱着被窝卷儿,高兴得满脸笑容,走进一家小饭铺里”,以其勤俭节约、风尘仆仆的形象,留在很多人的记忆深处。这个段落出自《创业史》第五章,也是小说中梁生宝这个人物第一次登场。梁生宝是小说的主人公,为什么一直到第五章才出现?这正是《创业史》艺术上的独到之处,小说要写的是“生活故事”,“生活”是网状的,有着多个侧面和多个层面,小说的前四章写梁三老汉、郭世富、徐改霞、郭振山、任老四、高增福的生活,而他们又都在关注和议论着梁生宝,众多故事的矛盾和关键点也都在指向他。这样,梁生宝在“买稻种”一场出现后,便迅速成为小说叙述的中心。路遥说,柳青“多年像农民一样生活在农村,像一个普通基层干部那样做了许多具体工作。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创业史》中那么逼真地再现如此复杂多端的生活——在这部作品中,我们看见的每条细小的波纹都好像是生活本身的皱折。”如果说梁三老汉、郭世富、徐改霞等人体现了“复杂多端的生活”和“细小的波纹”,那么梁生宝则体现了时代生活的主流及其对一个村庄复杂生活的影响,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时代的画像。

  梁生宝为什么要去买稻种呢?这是小说中的一个关键情节,是为了互助组的丰收,也是为了体现农业合作化道路的优越性。《创业史》正是通过梁生宝互助组“买稻种”“新发育秧”“进山割竹”等一系列生活故事,通过与郭振山、郭世富、姚士杰等人的斗争和竞争,将中国农民告别旧的生活方式、探索新生活的过程转化成了一部“史诗”。在小说第一部的结尾,梁生宝带领互助组通过艰苦创业获得了大丰收,又成立了全区第一个农业社——灯塔社,梁生宝的创业终于成功了。《创业史》虽着眼于蛤蟆滩这个小村庄走合作化道路的过程,但柳青想要回答的却是“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这样一个宏大主题。《创业史》正是通过生活故事,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新的历史巨流”及其展开的细微波光。在艺术上,柳青也将宏大的叙事结构与精细的描写、心理刻画与哲理性的议论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小说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塑造了梁生宝、梁三老汉等一批鲜活的人物形象。梁生宝是一个完全摆脱了小农观念羁绊的新人形象。他既淳朴公道,又克己奉公,是从农村中的“仁义孩子”成长起来的新社会的新人。为了塑造好梁生宝,柳青一直与其原型王家斌保持着密切联系,亲自参与王家斌互助组的领导工作。全组十来户人,谁每天干什么活,哪家发生了什么事,他都知道。梁三老汉则是老一代农民典型,他在旧社会数次创业失败,在精神和性格上留下了创伤,土改后分了土地,重新唤起了他的创业热情,想为了个人利益再“拼一把”;他反对集体事业,暴露出落后、狭隘、保守的小生产者意识以及顽固倔强的性格,但同时他又具有中国农民勤劳、善良、朴实的品质。柳青极其精彩地描写了梁三老汉的内心矛盾,着重表现他参与合作化运动的艰难历程。梁三老汉这个形象凝聚了柳青对时代转折的深刻思考。

  要塑造英雄,先塑造自己

  《创业史》对后世的影响,既有文学的影响,又有作家柳青人格的影响。《创业史》作为经典之作,一方面,其开创的叙述模式在新时期之后的创作中有着悠远的回响;另一方面,柳青以扎根皇甫村14年的生活与创作实践,向人们昭示了何谓“深入生活”,如何“深入生活”,“深入生活”之后怎样创作出优秀作品。柳青“深入生活”的影响已经超越了文学,成为坚持群众路线的一个典范。“要想写作,就先生活,要想塑造英雄人物,就先塑造自己。”柳青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创业史》出版后,柳青将16065元稿费全部捐给自己扎根的地方。他说:“农民把收获的粮食交给国家,我也应该把自己的劳动所得交给国家”。柳青高尚的人格、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勇攀艺术高峰的志向赢得了路遥、陈忠实等一代代作家的尊崇。

  柳青及其《创业史》也向我们昭示,作家应当如何深入生活,书写时代。近百年来,中国乡村发生巨大变化,现在的中国乡村已经不再是柳青笔下的乡村,但我们通过《创业史》可以体味到当时人们的生活经验与内心世界,我们仍然需要像柳青那样深入生活、勇攀艺术高峰的作家,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制图:赵偲汝

(0)

相关推荐

  • 从情感关系看集体化——读《创业史》第七、八章有感

    导    语 新中国历史上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第一次把千千万万的小农组织起来,是一次伟大的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这一从未有过的新事物--经济生产上的集体化.政治进程中的民主化,对普通个体的影响是系统性的. ...

  • 让人想不明白的柳青/付海贤

    让人想不明白的柳青 付海贤 拜读过著名作家柳青的代表作<创业史>,也读了柳青女儿刘可风的著作<柳青传>,观看了话剧<柳青>和电影<柳青>,对柳青应该是有 ...

  • 把更多优秀的作品奉献给人民

    创新是文学创作的生命,经典的文学作品无不是创新与创造的成果.时过境迁,我们往往只有回到经典作品产生的历史语境中,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其创新性之所在.柳青.路遥是中国当代文学不同时期经典化程度很高的作家,他 ...

  • 走进柳青的皇甫(5)

    从深深的沟底里的皇甫村顺着倾斜的公路上来,到了兴盛村的路口上,向在路边的旧沙发上晒太阳的几个人打听,打听柳青墓在哪边.几位老人还没有来得及说话,一个坐在单独的沙发上光着脚的年轻人便一挥手指向西边,同时 ...

  • 阿国网络随笔:如何写文章啊?

    写文章,最简单的方式是啥啊? 人家说啥,我写啥. 1.蒲松龄,弄了个茶摊.想喝茶不?想.给爷讲个故事.客人讲完了,蒲老大就写下来.<聊斋志异>是怎么炼成的?就是这样炼成的. 2.纪晓岚看了 ...

  • 严家炎:为学或做人都需“傻子”精神

    严家炎,北京大学教授 中华读书报:您曾经谈到过,自己是希望当作家的.当时是什么情况? 严家炎:我从小喜欢文学.诗和小说都让我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高中二年级(1948年秋)在上海地方报纸上发表两篇短篇小 ...

  • 品味红色经典⑬ | 丁晓平:《红星照耀中国》的永恒魅力

    一本书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他的<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又名<西行漫记>)因其增加世界人民对中国和中国革命的了解而闻名于世,并被历史铭记.直到今天,这部著作 ...

  • 《红星照耀中国》的永恒魅力(品味红色经典(13))

    . <红星照耀中国>的永恒魅力(品味红色经典(13)) 丁晓平 ( 2021年04月16日 第 20 版) . 一本书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他的<红星照耀中国&g ...

  • 2021年第四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揭晓,青年作家陈春成摘得首奖

    2021年10月28日,第四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颁奖礼在北京三里屯CHAO酒店隆重举行.青年作家陈春成以作品<夜晚的潜水艇>摘得首奖.这一奖项由瑞士高级制表品牌宝珀BLANCPAIN与中国最 ...

  • 品味红色经典|《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温泉屯是冀晋蒙三省区交界处的一个普通村庄,距北京市区不到一百五十公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它因一部小说而闻名.这部小说就是作家丁玲初版于1948年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太阳照在 ...

  • 品味红色经典:“电波”的魅力为何穿透时空

    我看过孙道临先生主演的不少电影,但每每想起他,首先浮现的还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的形象. 永不磨灭的信仰,与永不消逝的电波同频激荡 1938年,李白作为中国工农红军最早的报务员之一 ...

  • 字里行间咏叹长征精神(品味红色经典⑩)

    半个多世纪来,<长征组歌>响彻神州大地,理想信念之歌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本期,我们跟随两位深受<长征组歌>影响的文艺工作者,追寻<长征组歌>代代相传的记忆,感受 ...

  • 品味红色经典㉕ | 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片《南征北战》

    1947年春,国民党反动派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虽然以历时8个月.被歼灭70余万的结果宣告破产,但他们不甘心失败,转而采用重点进攻的策略,集结重兵,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发起攻势.国民党反动派在两处战场上 ...

  • 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片《南征北战》(品味红色经典(25))

    电影<南征北战>剧照.图片来源:中国电影资料馆 <南征北战宣传画>(局部).图片来源:中国电影资料馆 1947年春,国民党反动派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虽然以历时8个月.被歼灭7 ...

  • 文化时评:莫言小说什么色?一一由百年红色经典想到的(徐景洲)

    文化时评:莫言小说什么色?一一由百年红色经典想到的(徐景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