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江 王密成——我们是永远的铁道兵!

我们是永远的铁道兵!

铁道兵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序列中一支特有的英雄部队,作为曾经在这支部队中参军的千千万万的我们,无不是在各自战位上成长起来的平凡英雄。正是因为经历了英雄铁道兵部队的熔炼和锻造,我们没有在历史的变革中褪色,没有在时代的变迁中失色,因为我们保持着永不卸载的肩头责任、时代担当、军人本色和铁道兵英雄精神的传承,“铁道兵”的光荣称谓,才在历史与时代的叠加中愈发闪光……

我们是永远的铁道兵

文/鉄十师 王长江  王密成

英雄的前辈,在战争时代浴血奋战

峥嵘岁月写历史,战火纷飞铸军魂。英雄的铁道兵,一路踏着一级英雄杨连第的精神足迹前进。

1948年7月5日,在烽火连天的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为了确保大战役的役前准备和战役进行中的大兵团调动以及大批武器、弹药、装备和粮食运输的供应,为了快速抢修与武装保护铁路运输大动脉的畅通,经中央军委批准和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军区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正式组建成立。从一时刻起,在解放战争中光荣诞生的铁道兵部队,决定了这支一手拿枪、一手修路部队的历史使命,注定了铁道兵“战时肩负保护、抢修或破坏铁路”的时代使命,更确定了这支革命化、军事化、正规化、专业化部队的战斗任务。

在铁道兵组建初期的1949年2月,天津市北仓镇藉的杨连第同志光荣入伍,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中的一员;1949年8月,他与他所在部队受命参加陇海铁路8号桥的艰巨而紧迫的抢修任务。

时年30岁的杨连第,他在入伍前已经是技术娴熟的架子工。当他和铁道兵连队抵达陇海线八号桥时,该桥已被国民党军队破坏得只剩下5座遍体鳞伤的桥墩。当时,抢修时间紧迫,现场也没有那么多木料搭脚手架。为了解决登高问题,杨连第经过仔细观察与思考,提出了利用桥墩上残留的铁夹板攀登及搭单面云梯强行登墩顶的建议。领导批准后,他就率领18名勇士从8月21日开始,拼力搭建云梯,冒险登上45米高的桥墩;此后又孤身连续爆破百余次,铲平了墩面。经过59个昼夜的连续奋战,10月18日顺利架好钢梁,使大桥提前20多天通车,为加快解放战争中大西北地区的解放作出了杰出贡献。“杨连第飞登八号桥”的英雄事迹很快传遍全国,他荣立了一等功,被誉为“登高英雄”。1950年,他光荣地出席了全国英模代表大会,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接见。从此,“艰苦奋斗,一丝不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杨连第精神,成为了铁道兵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指引。

1950年10月9日,杨连第随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第1师奔赴抗美援朝战争前线,任该师第1团第1连的副连长。在抗美援朝的朝鲜战场上,他在3年间屡建奇功,多次出色地完成了抢修铁路大桥的任务,确保了志愿军铁路运输线的畅通。他与铁一师的战友们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轰炸与反轰炸、破坏与反破坏的殊死斗争,在每一天的前线抢修、防洪保桥、粉碎绞杀战中,他们用铁手、铁肩和铁的意志,在铁道线的抢修战位上,打了一场又一场的硬仗、恶仗,创建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在抢修清川江大桥的战线上,他带领一个排12次搭设浮桥,并创造出了“钢轨架浮桥”的施工方法,使几次中断的大桥顺利通车,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前线的战斗,也使“杨连第精神”赋予了技术创新、精益求精的新内涵。不幸的是,1952年5月15日,杨连第在又一次抢修朝鲜清川江铁路大桥时,遭遇了美国飞机的轰炸,因头部中弹而光荣牺牲,时年仅有33岁。杨连第牺牲后,志愿军总部追认他为“一级英雄”,记特等功,命名他所在连队为“杨连第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赠他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授予一级国旗勋章和金星奖章;原铁道部命名陇海铁路八号桥为“杨连第桥”,并在桥头建立纪念碑;2019年,杨连第被中宣部评为“最美奋斗者”;2010年,杨连第被原铁道部评为“共和国铁路楷模”。

历史不会忘记——战火中诞生的铁道兵部队,经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炮火洗礼,英雄的铁道兵部队从此铸就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铁道兵军魂,不仅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建立了卓著功勋,而且又在这支部队中走出了一大批杨连第式的英雄。从此,杨连第同志成为了铁道兵英雄中的榜样,也成为了铁道兵“打不烂、炸不断”精神的标志。

英雄的我们,在和平时代艰苦卓绝

未雨绸缪磨长剑,克坚攻难树军威。在全世界的军队和军队发展史中,从来没有一支像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样的听党指挥的人民军队,凭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英雄气概,始终傲立于世界军队之林。而铁道兵部队生于战争、长于战火的非凡军史,始终光荣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抱着对中华大地的深沉热爱和对新中国建设的无限热情,让铁道兵部队在队伍壮大中沉积了钢铁一般的战争意志,具备了能吃苦、能战斗、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铮铮铁骨。

在和平年代中,为了国家建设发展而迅速发展的铁道兵,一举壮大为15个师、总计 43万人的铁道兵部队。铁道兵榜样的一级英雄杨连第,他始终是这支部队的时代精神坐标,始终是这支部队战无不胜的精神引领。而后来者的成千上万的铁道兵我们,从参军入伍的第一天起,就在向杨连第同志的学习中,日益凝聚了舍身取义、牺牲小我、成就大局的精神气质,如同那一根根默默无闻的枕木和钢轨,用自我牺牲精神和普通的血肉身躯,支撑起了共和国铁路大动脉高效建设和稳定运行的历史责任。

那时,高唱着《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我们,是肩扛钢枪、手握锹镐而奔赴西北青藏铁路、西南成昆铁路、东北大兴安岭森林铁路等建设战场的。本文谨以我在青藏铁路的铁道兵为例,诠释一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铁道兵的苦乐年华。在青藏铁路二郎洞驻地吃苦耐劳的苦中,首先是3601米海拔高度的缺氧和高原反应。在缺氧的情况下,铁道兵们一边从事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一边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个个脸庞都被紫外线灼伤成了“高原红”;其次是气候寒冷。由于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官兵一年四季都要穿着军用棉袄,每当大汗之后,那棉袄经寒风一吹,能像铠甲一样站立起来;其三是生活条件极端,无法保证新鲜蔬菜供应,许多官兵大多营养不良;其四是生产设备落后,绝大部分的施工以人工为主……即便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我们依然是野营拉练、队列、内务、射击、投弹训练、理论学习与修筑铁路两不误,凭借《铁道兵志在四方》“劈开那高山填大海,要让锦绣河山铺上那铁路网”的豪情,6万多名铁道兵指战员一路架桥梁、打涵洞、修铁路,直把铁路由西宁铺到了哈尔盖——格尔木——拉萨,在艰苦卓绝中贯通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线,现在被沿线的各族人民誉为团结线、运输线、幸福线、生命线。原铁道兵司令员吕正操在视察青藏线施工现场和二郎洞时,曾对我们铁道兵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风餐露宿、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

正是这种“铁道兵前无险阻”的4年铁道兵经历,我和我的战友们感受最深的就是:一抬腿,一定是先迈左脚;有人突然叫名字,一准是先答“到”;自己洗衣服、补衣服动作麻利,吃饭喝水用具摆放整齐,发型与胡须也绝不会乱留;做好事从来是不留名的,养成了平时记日记的良好习惯,自从当了统计员,就养成了一辈子不变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定式,从而使我在从事的多项工作中一生受益。可以定义的是:人当了一回铁道兵,就是一场火的历炼,就像土烧成了陶,永远不会回到那土的状态。既便后来破成了碎片,但永远区别于土,每一个颗粒依然坚硬,依然散发着特殊的军人光彩!

而永远值得敬重和纪念的是——在这条全长1956公里的“天路”铁道线上,先后共有179名铁道兵指战员光荣牺牲、633人光荣负伤,平均在每10公里多的路段上,埋下的是英雄铁道兵的英魂,伫立的是英雄铁道兵的英姿!正是他们用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把铁道兵英雄杨连第的“艰苦奋斗,一丝不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深深地根植在了每一根枕木上,把铁道兵“打不烂、炸不断”的部队精神,远远地延伸在了每一条钢轨上……

从艰苦卓绝中走出的我们,却格外地造就了我们不怕一切困难的定力,造就了我们在坚守艰苦中养成的甘于奉献的品格,还给我们的人生中注释了平凡英雄、使命担当的作为。这正如杨连第长子杨长林所说的“英雄不是与生俱来的,平台很重要。父亲杨连第在加入铁道兵前,是一个贫苦家庭的孩子。他要是不参加铁道兵,成为不了英雄。就是因为他加入铁道兵,有了这个平台,加上他珍惜自己的岗位,有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他才成为了英雄”那句话,在铁道兵部队的平台上,让后来者的我们,从一个个曾经普通的青年人,一个个走上了平凡英雄的人生舞台。直到今天,每当想起通信员、司号员、测量员、炊事员、饲养员、理发员、卫生员、统计员的“八大员”的故事,每当想起我们冒着雪花而光着膀子赶进度的故事,可以欣慰地说:“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精神的薪火,在改革时代本色相承

变革时代再创历史,砥砺精兵再谱新篇。时光虽远去,但“铁道兵”称谓的荣光依然。七十年的峥嵘岁月中,铁道兵部队从“战时肩负保护、抢修或破坏铁路”到“平时担负建设、修整铁路”、“在战争中和未来反侵略战争中都将起到重大的作用”,再到我国经济建设而步入改革时代,铁道兵部队迎来了“峥嵘岁月七十载,青春筑梦新时代”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1982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下达《关于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决定》。铁道兵,被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最苦的兵种,被誉为和平年代全天候处于战斗战备中最累的部队,历经35载的战火洗礼和建设奋战,已经被历史磨砺成了永远闪光的称号,已经被时代铸就成了不可磨灭的番号。千千万万个铁道兵的他们,迎着炮火架桥、向着险阻前进、奔着牺牲冲锋的身影,已经永远镌刻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史册上,他们为国家振兴和社会发展所建立的伟大功勋与成就,已经永远铭记在了为人民服务的丰碑上!

听从党中央指挥、服从中央军委决定的人民铁道兵,在向军旗告别、脱下绿色军装的那时起,他们作为铁道战线上战斗员的身份没有变,他们与人民始终在一起的军人本色更没有变——铁道兵精神和“杨连第精神”在他们的精神传承与精神弘扬中,又被赋予了“勇于创新,敢于担当,认真负责,坚守奉献”新的时代内涵。1984年1月1日,铁道兵第一师正式改制为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中铁十一局集团),从此成为了阔步走向铁路建设市场、迈入改革时代新征程的主力军;同时,“杨连第连”成为中铁十一局集团一公司“杨连第队”,历经60年的岁月变迁,军魂不散,本色不变,精神不倒。在历史转折的同一时段,铁道兵部队全部改制转隶,重新组建成了从中铁一局到中铁二十五局序列的企业编制,为后来的中国铁路“八横八纵”战略实施,作出了为人民再立新功的卓越贡献。

被命名为“杨连第桥”的陇海铁路八号桥,坐落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观音堂镇甘壕村的杨连第车站境内,在桥头上建立有“杨连第纪念碑”。与“杨连第精神”“杨连第连”齐名的这座历史标志性大桥,至今仍然是陇海铁路线上的一座险峻而重要的大桥。2001年7月,中铁集团公司党委将杨连第桥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6年6月,集团公司党委将“杨连第桥”命名为“党员教育示范基地”;洛阳工务段党委筹资修缮杨连第烈士纪念馆,陈列内容分“投身革命、献身朝鲜、缅怀英烈、传承精神、今夕对比”五部分,以图版、文字、实物等形式,详细介绍了杨连第烈士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努力将纪念馆打造成全社会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党员教育的重要阵地。2016年开馆以来,先后接待周边中小学校师生和路内外单位参观人员1万余人次;2018年6月,被铁路总公司命名为“中国铁路总公司党员教育示范基地”。因此,“杨连第桥”既是河南籍铁道兵的精神坐标,更是咫尺之遥的现驻河南省洛阳市中铁十五局人的精神标高。中铁十五局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五、六师合编后的第五师,如今已发展成集设计、施工、科研为一体的国有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年施工能力达400亿元以上。

在中国步入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的今天,同样是在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境内,在与“杨连第桥”相隔约50公里的黄河上,现在又巍然崛起了一座创造了“3个世界第一”的浩吉铁路三门峡黄河公路铁路两用大桥!这座全长5600米、桥面宽42米、最大墩高75米、水下桩基础428根、拥有4点技术创新、涵盖3个世界第一的大桥,是由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体设计、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的。至今为止,依托这座大桥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已受理发明专利8项,已受理实用新型专利6项;已完成《跨黄河高墩大吨位钢支座提升施工技术》等科技论文40余篇;取得钢桁梁上弦杆施工生命立柱、钢梁杆件吊装方式选型等一批五小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座与“杨连第桥”在不同时代而创造的同样是奇迹的成果,也同样是中铁人传承“杨连第精神”的“勇于创新,敢于担当,认真负责,坚守奉献”的新“登高精神”。

钢轨、枕木与基石共同构筑成的铁道,在现代人们的眼中也许是太平常、太平凡、太司空见惯的东西。而有过铁道兵军旅生涯经历的人,每当看见铁道线的时候,在他们的眼中总会充满敬意,在他们的心中总要充满敬畏,这是因为他们相信努力、相信创造,更相信精神、理想、苦干的叠加,才能产生中国奇迹。而铁道兵精神、“杨连第精神”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魂的叠加,才造就了当代“中国电气化铁路不仅总里程跃升世界第一,而且在技术水平和建设质量上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世界奇迹。

我们是永远的铁道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