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阳城犁镜
生铁冶铸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铁范铸造技术,而我们晋城尤其是阳城自古就有发达的冶铁业,其中阳城犁镜可谓名满天下,是目前传统铁范铸造存世的惟一实例,堪称我国传统铁范铸造的“活化石”。
阳城犁镜,因其在使用中镜面受磨光洁如镜,故名犁镜。
阳城犁镜其源甚古。根据对过去犁面生产遗址的考察和对现有资料的分析,阳城犁镜的生产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明末时,由晋城的犁川传到河南境内的新安县白沙镇,后因木炭供应不足,再加上为了想省却运输费用,才逐渐北移,先是迁至济源北部的太行山区,接着又迁到了阳城南部太行山区,并从此扎下根来。
阳城缘何会成为犁镜的主产地?其实早在明清之际,阳城的犁镜铸造已经很兴盛,最盛时有犁炉近百座,年产70万片,据清光绪《阳城乡土志》记载:“犁面则远商驻买于本境,每年二十万有奇。”据统计,历史上阳城曾经生产过186种不同规格的犁镜产品,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还保留有86个型号,形体也十分丰富,如桃叶、杏叶、兔耳、鹰嘴、驴脸、鸡窝、纱帽、瓜皮、大元、二元、鞋底、大方、三方、大口、小口、斜口等。
阳城犁镜的生产原由五家独行形成,制作模型是阳城上芹村李氏的独行,修造犁炉升火用的大风匣是晋城南村李氏的独行,制炉铸镜(包括设计、盘炉、修炉)是河南济源东许村炉工的独行,铸造犁镜特用的矿石和木炭是阳城南部山区的独行,出售产品是河南怀庆府的独行,五家独行各藏绝技,都不外传。直到清朝后期,那种独行独占工艺的生产格局被打破,阳城人才掌握了全套生产技能,成了名副其实的产销地。所产犁镜除供应国内各地外,还远销朝鲜、日本、尼泊尔等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