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金匮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其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对于本条之“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多数医家以五行相乘相克理论来解释。然此种说法尚不全面,不能揭示其内在本质,难以正确指导临床。下面小编为您整理比较全面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解释,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1)从医学源流角度来理解
其理论来源于两个观点,一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即未病先防的观点。二是《素问·玉机真脏论》说:“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难经·七十七难》说:“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即已病防传的观点。
(2)从整体观念角度来理解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作用实现的。在生理情况下,五脏相互资生、相互制约,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在病理情况下,五脏病邪相互影响、互相传变。因此,当一脏发病后,治疗必须照顾整体,即在治疗本脏病变的同时应积极调治其他脏腑,以防止疾病的传变。
(3)从脏腑学说角度来理解
生理上肝主藏血、主疏泄,寄相火,主升主动;脾居中州,主运化水谷,有生血统血之能。肝对脾运化功能的正常与否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与脾的升清有密切关系。正如张锡纯所云:“盖肝之系下连气海,兼有相火寄生其中……为其寄生相火也,可借火生土,脾胃之饮食更赖之熟腐。肝脾者相助为理之脏也。”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得脾所输布的水谷精微滋养,才能使疏泄功能正常运行,而不致疏泄太过。如叶天士指出:“木能疏土而脾滞以行。”另外,脾运健旺,生血有源,统摄有权,则肝有所藏。病理上肝失疏泄就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从而出现“肝脾不和”的病理表现,可见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腹胀腹痛、泄泻便溏等症;若脾虚气血生化无源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可导致肝血不足。因此肝脾在生理病理上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4)从五行学说角度来理解
《素问·玉机真脏论》说:“五脏相通,移皆有次。”这就是说五脏之间疾病的传变是有一定规律的,即“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在五行学说中存在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关系。《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正常情况下脏腑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以维持机体的“阴平阳秘”。
如肝主升而归属于木,脾主运化而归属于土,存在木克土的关系。正常的“木克土”是维持机体平衡的重要环节,但木太过或土不及,这种平衡就会遭到破坏。木过于强盛,则克土太过,造成土的不足,即“木乘土”;木本不过于强盛,其克制土的力量也处于正常范围,但由于土自身不足,形成了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加不足,即“土虚木乘”。
(5)关于“实脾”
许多医家认为“实脾”就是补脾,肝病实脾即补益脾胃,使“脾土不受邪”。实际上“实脾”是调补脾脏之意,并不是单纯的“补”,而是“调”与“补”的有机结合。“补”是指在脾虚的情况下,采用“甘味”之药健脾补中,加强脾胃生化气血功能,既防病邪入侵,又可资生肝血,使肝有所藏; “调”是指用调和之法,以防脾土壅滞,从而维持脾正常的运化功能,同时改善肝的病理状态。临床上常补之以人参、白术、黄芪、炙甘草、蜂蜜、饴糖等; 调之以陈皮、佛手、木香、青皮、焦三仙等。临床上对于肝病的治疗应辨别虚实,然虽当异治,固脾则一。这种“实脾法”有利于防止疾病的传变、蔓延,以保护未病之脏腑。
[按]:凡遇肝病,知道肝会影响到脾,就应该先补脾。但如果四季末期脾正旺的时候,脾不会受到肝病的侵袭,那就不必用补牌的方法。一般医生既不知道这种相传的道理, 遇见肝病, 也不了解应当先补脾的方法, 片面地只顾治肝。必须明白, 治肝实和治肝虚是不一样的。治肝虚病, 要用酸味药来补已病的肝, 加上焦苦味药来帮助不病的心, 还要用甘味药来调和其脾。因为酸味走肝, 焦苦味走心, 甘味走牌,脾强了能制肾, 肾气受到削弱, 肾水也就不充分, 这样水火失去平衡, 造成心火旺盛, 心火旺盛, 使肺受伤, 肺气的肃降作用也就受到影响, 那末, 肝气不受肺金克制而逐漸得到充实, 所以补脾, 肝病也就自然会好了, 这是用补脾来治肝的二个重要方法。但是这个方法只能用在肝虚病, 肝实病就不宜应用。《内经》上说:虛症用泻药,则虚症愈虚; 实症用补药, 使实症更为加重, 只有不足的症候用补法, 有余的症候用泻法最为恰当’。就是这个意思。其他脏府的治法, 均可按照这个例子依法类推。《金匮要略语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