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林散文《那时的慢时光》《别离也美好》刊于《文学月报》(香港)2020年第4期

散文《那时的慢时光》《别离也美好》刊于《文学月报》(香港)2020年第4期

木木文字

那时的慢时光

陈振林

木心先生在他的诗中写道: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其实啊,那些看似慢的日子,是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光。

五六岁的时候,父母带着我们去外婆家拜年,大多时候是行走在雪野里的。厚厚的雪,铺在辽阔的田野上。白白的一片里,居然就走出了一条窄窄的小路。我们兄弟在前边跑着叫着,父母的声音不时落在我们耳边:“不要跑快了,小心摔倒。”正说着,像小黑点的我们兄弟两人可能就倒在了雪地上。我们自己爬起来,仍然笑着;那白白的雪,黑了一大圈儿,似乎将它们摔得疼痛了。累了,小小的我们就轮流坐在父亲的肩膀上“顶阿马”(两腿分开坐在肩膀上的姿势),不停地嘻笑着。

进了学校,我的心里想要一双白色的球鞋。向父亲母亲说了好几次,父亲不停地点头说“好”。于是,我就有了一颗期待的心。开学初说的,一学期快要结束时球鞋买来了。我满心地欢喜。小心地穿上脚,穿一天之后就让鞋子休息两天,生怕让它受累。那白色的鞋帮有些黑色的泥浆时,我会找到废旧的牙刷,蘸着清水,小心地刷。末了,还要加上些漂白粉,再轻轻地刷。后来,渐渐长大的我想要件绿军装时,父亲也答应了,父亲给在外地读军校的表哥写去了信。这回,我等待的时间更长,快一年了,我们才收到了表哥从军校里寄来的军装。虽说这衣服也只是最简单款式的军装,但在这快一年的时光里,我的每天,都是在期待与欣喜中快乐地度过的。

读小学放学的时候,我喜欢坐在堂屋的门槛上。我在等着我十几里地外的姑妈来的到来。因为,她来了,就能给我们带来糖果。每隔上那么一两月,我是能等来我的姑妈的。那糖果,用五颜六色的糖纸包裹着。我和弟弟拿了糖果,并不是慌着吃。先是数着糖果数,看是不是一样多。然后各自炫耀自己糖纸的漂亮。解开了糖纸,用舌头轻轻地舔上几下,既是品尝甜味,也利于将糖纸更持久地保存。这时,才将糖果放进自己的嘴边。即使糖果进了口,也不是慌着吃,而只是仍旧慢慢地用舌头舔。那丝丝甜味,早已甜到了心底。

在荷叶如盖的时节,母亲是会做馒头给我们吃的。母亲架了石磨,和我们兄弟一起磨面粉,和着老面发馒头。屋子外边的日头,一点一点地向西边移动着。正是阳光灿烂的时候,母亲让我们兄弟去池塘边采几片荷叶。母亲用荷叶卷了小块小块的面团,轻轻地放进篾制的蒸笼。我们兄弟在灶堂里慢慢地添柴,眼睛却盯着那冒出热气的蒸笼。用不了多久,溢着荷香的馒头出锅了。我们拿着馒头,一口一口地吃着。母亲也会用只碗,盛了三四个馒头,吩咐我们给隔壁的曹奶奶送去,让她也尝尝。那馒头的荷香,就在这只碗里,漫溢在我们的身边,似乎村子里都是荷香馒头香了。

晚上是有故事的,尤其是有月亮的晚上。一家人坐在月亮底下,听父亲讲故事,有时是三国英雄,有时是梁山好汉。有一次父亲讲的是日本电影《追捕》的情节,让我至今记得杜丘这个特别的人物形象。有时,母亲也煮了花生,我们一块吃着,一颗,又一颗,慢慢地剥去壳,放进口里。家中的黑狗,在我们的脚边,不停地擦来擦去,亲热着我们。不远处,菜园的草丛里,蛐蛐放肆地叫着;那声音有时又戛然而止,让人像失去了一点什么。

我见过母亲洗床单被单的过程。母亲用洗衣粉浸泡床单被单之后,然后借助洗衣板细细搓洗,再来到池塘边清洗。一下子床单铺开很远,那水面一圈一圈的涟漪,也慢慢地荡漾开去。清洗之后,这个过程并不算完。就在自家门口,母亲端出了早上做饭时有意留出的米汤,她将那带着清香的米汤,均匀地揉搓在床单被单上,然后才将床单被单晾晒在晒衣绳上。晒衣绳,是母亲和我们用长长的稻草一根根地绺成的。阳光暖和,走过床单被单旁边,我们就能够闻到一阵清香。晚上的被窝里,清香弥漫,我们慢慢进入甜美的梦乡。

后来,我到县城里去上学,坐的是公共汽车。汽车每天不过三四趟的样子,也不准时。我会早早地去了车站,提前买好了车票,规规矩矩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开车了,车速并不快。就着车窗,我看着窗外的风景,看道路两边的树,看路旁的房子慢慢地向车后一个一个地移动,还能看到房子旁边的一些人。三十多公里的路程,可以坐上老半天。三年里,我能数出沿途有多少个分叉路口,甚至能知道路边的哪间屋子里住着几个长得什么样子的人。

刚刚上班时,曾在一个月色如银的夜晚,我和同学成一起骑着自行车,一路说笑,一路前行。半夜,我们到达四十多公里外的同学兵的家里,敲开了门。我们三人坐着聊天,就着几袋花生米,喝着啤酒。不想,居然到了天明。在晨光里,我们又骑着自行车返回上班。

我们自然不如那个雪夜访友的王子猷。住在山阴的王子猷在那个雪夜,想起了友人戴逵。而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王子猷不管这些,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时,他却又转身返回。后来有人不明白,他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而来,如今我来了,兴致已尽,当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我们也自然不如那在月夜里寻好友张怀民的东坡先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辛稼轩在词中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赵师秀在诗中说“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可是,如今那月夜,那雪色,那蛙声……似乎都离我们而去了啊。

那时的慢时光,我们到哪里去找寻呢?

别离也美好

陈振林

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欣赏悲剧的“有价值”,但我不是悲剧主义者,是不主张生活的悲剧的。

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一次又一次的大团聚,其实,那一次又一次的别离也美好。

一幅又一幅别离的画面总是在眼前闪现。“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最经典的别离样式,别离之外总会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些许快意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别离的时候,风景正好,你我正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望着你,心内惆怅,但你我的情感,如长江水一样流入了你我的心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与生活的一种豪迈别离,只有慷慨激昂,哪里还顾得上苦痛呢?“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忘了别离的伤痛吧,融入你的思念,就将这份情暂存在心间吧。

那么,别离之后是苦痛的了?是的,看起来是苦痛的样子,却有着思念的甜蜜。“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冬至时节的白居易想像着家人一起闲话的场景;“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落难时刻的杜工部遥想着家中的妻儿月夜的情景;“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就是那些寻常人家的女子,也正盼念着远戍的丈夫平安归来。在这别离的日子,将淡淡的苦涩和那起起伏伏的情绪细细地嚼进生活,就成了生活的力量,成了前行的勇气。这思念啊,是一种忧伤的幸福,是一种惆怅的甜蜜,是一种伤感的温馨。

相见了呢,团聚了呢,就只剩下那别离之后相见的幸福了。“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在归途中是满心的欢快;“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见面时偶尔也会生发出世事变迁的感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家人团圆之前明亮的小情绪;“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几十年才还家,心内全是悲喜交加的幸福;“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就在一句一句的细碎言语中,感受家庭的温馨。没有别离,哪有相逢的惊喜?这惊喜,是胜过日日相守的少趣与平淡的。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别离的轻快;“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是送行的智慧;“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哲理的安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人生的豁达。那一次次别离,正如你生活中的维纳斯,偶尔的断臂,却展现出最美的样子;也正如晚年的博尔赫斯,完全的失明,却拥有了最丰实的人生。

如今的日子里,恋人也好家人也好朋友也好,想要相见了,打个电话或发张照片来个视频,看似可以缓解别离的苦痛。然而,这不过是隔靴搔痒的一个骗人动作罢了。那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呢?情感是不能“快”的啊。你不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感受,就不能称作情感了。这不过是一种快餐,一种用钱换来的物品罢了。

常常惦念着那曾经的慢生活,如木心先生的诗中写道:“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那些看似慢的日子,其实是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光。那些农耕文化的遗存,如今也在慢慢消逝;即便是想看看“牧童骑黄牛”的诗意场面,也难得请到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来摆拍了。生活中,我们不是残忍的人,我们只是想要享受生活本来的美好。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别离,其实是你我生活中最值得回味、最美丽的情感啊。鲁迅先生所说的还有另一句话:“……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大团圆的欢乐样子,是不一定抵得上这美好的别离的。

长按.识别.关注

  陈振林,特级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十佳教师作家”。以文学养教学,以教学促文学。冰心儿童图书奖、叶圣陶教师文学奖、青铜骏马文学奖、麋鹿文学奖、吴伯箫散文奖、全国教师文学专著奖、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大奖获得者;教育部认定中小学校图书馆图书作者,校园文化研究专家,教师培训专家。“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评委,“原生态”语文教学理念倡导者与践行者,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在全国各地进行语文教学、文学创作、校园文化、教师成长等专题讲座(讲课)60多场次。50多篇作品入选中、高考相关试卷,400多篇(次)作品入选各种选本。在《语文报》《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语文月刊》等报刊发表教学文章320多篇;在《人民日报》《北京文学》《小说月报》《读者》等报刊公开发表作品300多万字;出版文集《阳光爬满每一天的窗子》《父亲的爱里有片海》等25部。系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作家,上海图书一等奖获奖作家,中国好故事获奖作家,百年百部故事经典作家,《北京文学》重点推出作家。《读者》《意林》《文苑》《百花园》《教师博览》等刊签约作家。

陈振林文字工作室

陈振林文字工作室,是一个语文特级教师的自留地,一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小作坊。原创高效撰写各类文字(报告、总结、交流材料,演讲稿,小说,剧本,策划书,广告词,企事业文化整体构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