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3万之众抗衡30万大军,取胜的奥妙究竟是什么?
1931年6月,蒋介石在前两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反革命“围剿”均遭惨败后,亲临南昌,自任“围剿”总司令,重新调集包括他的嫡系部队在内的30万人马,组成4个军团,计18个师和2个独立旅,迫不急待地再一次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疯狂进攻。
“这次围剿如不获胜,死也不回南京!”蒋介石咬牙切齿地赌咒发誓。
这一次,他一改之前“分进合击”和“步步为营”的战略,采取了“厚集兵力,分路围剿”的方针。
蒋介石把“围剿”军分为左、右两翼集团军,几乎把全部兵力都摆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北面,摆成一字长蛇阵,由北向南和向西进攻。
他的如意算盘是,乘红军在连续打退他的两次“围剿”,部队未得到休息和弹药、粮食没有补充的时机,以30万人马突然袭击根据地,实现他3个月内彻底“消灭红军”的图谋。
中央红军第三次反“围剿”战役的大幕,就这样在蒋介石色厉内荏的叫嚣中拉开了。
1931年7月1日,蒋介石发出命令,以宁都为主要目标,进行全线进攻。各路敌军迅速向南侵犯,相继占领中央根据地兴国、富田、固陂圩等地,并继续推进,一路上疯狂地寻找红军主力决战。
毛泽东、朱德在万分危急的形势面前,冷静地分析了敌我态势后,根据敌我力量的对比,决定红军立即千里回师,快速机动以集中红军主力于兴国地区,仍然以诱敌深入、避敌主力,打击虚弱,乘退追歼的方针对待敌人的突然袭击,并决定以一部分兵力迟滞、钳制、消耗敌人。
千里回师,快速机动,集中主力!这是多么大胆而又高超的指挥艺术啊!这又需要冒多大的风险,需要多大的信心和勇气啊!
陷入30万强大敌军重重包围之中的3万红军,正是想速过千里回师的战役机动,从而达到既改变与敌相对的所处位置,又集中兵力、保存实力、形成一定优势的目的。
他们成功了!
兵贵神速!红军主力立即从闽西北出发。为了避开与敌遭遇,隐蔽行动企图,红军绕道先下西南再急转西北,直奔兴国。
当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红军又粮食短缺。但是他们忍饥挨饿,克服重重困难,硬是靠一双双“铁脚板”,一路高呼“胜利在脚下”、“走路出胜利”的口号,经过10天艰难困苦的顽强跋涉,走出去整整1000多里,终于顺利到达兴国,完成了千里回师的战役机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次成功的战役机动,就不会带来红军第三次反“围剿”的三战三捷和最后胜利。
大踏步的后退和机动,改变了红军与国民党军的所处位置,避开了敌人的锐气,有效地集中和保存了自己的实力。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来德等为进一步消灭敌人,争取主动,于7月底又指挥红军主力从兴国出发,渡过都河,避开了敌主力赵观涛师和卫立煌师,巧妙穿过敌军间隙,到达泰和县沙村,准备首先打击富田之敌。
当这一企图被敌发现后,毛泽东根据敌变我变的原则,立即放弃原计划,再次机动红军主力退回高兴圩一带隐蔽待命。
当突然得知敌上官云相的第47师和郝梦龄第54师已脱离富田向南转移时,毛泽东当机立断,命红军主力从敌中间突破,向兴国县的莲塘、永丰县的良村和安都县的黄陂方向机动突进,迂回到敌背后。
天黑以后,3万红军偃旗息鼓,急速行进,经过一夜急行军,于拂晓机动到达目的地并伪装隐蔽。
夜幕再次降临时,红军似离弦之箭迅速机动到莲塘地区,像一把尖刀直插敌人的后方,准备歼灭敌上富云相师。
傍晚,敌上官云相的谭子钧旅进入红军伏击地段,红军突然猛烈地发起袭击。
大摇大摆毫无准备的敌人被突如其来的打击吓呆了,红军难道是天兵天将?不错,敌军万万不会想到,几天前还被他们重重包围的红军,正是借助于灵活的机动,现在竟然把他们包围。
结果,红军仅用几小时就全歼了敌人。
莲塘一仗胜利结束后,红军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再次向良村机动并集中兵力,包围并歼灭了敌郝梦龄师。
之后,红军主力又向东挺进,经过3天星夜兼程的远程奔袭,神速飞插黄陂,围歼了敌毛炳文师。
就这样,红一方面军在5天的时间内,采取快速灵活的机动,及时改变与敌相对的位置,及时集中主要兵力,从而提高了部队的作战效能,变劣势为优势,取得了莲塘、良村和黄破三战三捷的胜利。
在这以后,毛泽东、朱德又正确指挥红一方面军在根据地内大踏步地前进和后退,在机动中既有效地保存了自己,又打击和歼灭了敌人,从而胜利结束了历时75天的第三次反“围剿”。
狂妄自大的蒋介石,自食了他那“不打败红军,死也不回南京”的狂言,只好厚着脸皮悄悄溜回了南京城。
60多年前的这段历史,距离现在已经比较遥远了,但毛泽东所率领的3万红军如蛟龙一般巧妙摆脱和战胜国民党30万大军的伟大壮举,却留给我们太多的深思。
3万之众何以能够与30万大军抗衡?毛泽东高超的指挥艺术的奥妙在哪里?红军第3次反“围剿”的胜利说明了什么?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当我们掩卷深思,就会清楚地认识到,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军队数量的优势并不是决定胜负的根本因素。
数量多绝不等于部队的整体作战效能就必然很高;反之,军队数量上的弱小,也并不意味着就只有失败,数量少并非就是部队的作战效能一定很低。
战争实在是一道复杂、深奥的数学难题。当我们从上述历史中看到毛泽东和他们领导的红军得到的正确答案时,我们不能不由衷地发现,解开这道难题的钥匙之一,正是机动的艺术。
机动,一次次改变了红军与数相处的不同位置,一次次集中了红军相对弱小的兵力,从而使红军获得和保存了一定的优势,也就从根本上提高了作战效能。
因此,3万红军巧妙灵活地周旋于30万敌军的重重包围之中,而又不被敌人所消灭,反而不断给敌人以重创和沉重地打击,赢得了反“围剿’的胜利。这当然不是神话般的天方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