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学营地的第一期:被误解的分类学
今天带来分类学营地的第一期:被误解的分类学
郑天雄
广岛大学苔藓植物分类学博士生,专攻日本的地钱类植物
相信大家对于分类学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最普遍的就应该是走到哪里都可以识别植物的能力。随着自媒体的普及以及识别app的诞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身边的植物,网络上的红人也借此机会普及科普教育,带大家认识植物。但这也容易给广大群众带去了对分类学的错误认识,认为“分类学就是识别”。
本期,小编来谈谈什么是分类学,简单来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图1):
图1 小编认为的分类学四阶段
看完本期,你将了解到:
当今对分类学的误解
分类学的不同阶段
衡量分类学家的标准
1. 识别与鉴定
识别和鉴定,顾名思义就是认识植物,对应工具书或较新的地区性的分类学再修订的研究论文完成识别与鉴定。这其中可以了解各个类群的特点,并逐渐养成查找文献,对比文献的习惯。形成自己对于各个类群的初步认识。
这是分类学的基本技能,同时也是我们在网上经常被灌输的分类学的定义,认为认识植物就进入了分类学,认得越多越好。
(但,请不要过度迷信工具书和再修订的研究,“分类学是高度主观的科学”)。
图2 常见的工具书.左上为日本の野生植物,苔,藓和角苔都有,可以满足一般的识别需要;中上,中国苔藓志的英文版;右上,横断山区苔藓志;左下,苔类和角苔类研究者的必读书籍The Hepaticae and Anthocerotae of North America,一套6册编辑期间横跨将近40年;中下,原色日本苔藓类图鉴;右下,东喜马拉雅植物志。
图3 中国苔藓志英文版的内部,左边有描述,右边有线图,可比较鉴定。
2. 创新与发现-找到新的分类群
大家在已经认识一定数量的植物的基础上,找到自己不认识的,也就有可能在其中找到新发现。但这里有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只要发现更多的新种或新分类群,就能成为好的分类学家,以至于发现新种数量变成衡量分类学家的重要标准。这不完全对。发的多固然证明有能力,但如果论文的种类只局限于发新种或新分类群就走偏了,变为了博物学家,而不是分类学家,这点必须引起注意。
过去,有极少数研究者,会在准备新种的论文同时,自己再准备一篇Synonym的论文,在新种发表后随即自己将其同义了,这样可以得到两篇研究论文,估计都是SCI,但有什么意义呢?论文在于质量,不在于数量。SCI也不是衡量研究者的唯一标准。
另外,新种的确定也有学问。很多研究者在野外采集后,回到实验室对比分类学修订的文章后发表。稳妥一些的研究者会再找相关博物馆或研究所借阅关联的模式标本,对比后发表。
但其中有个问题,前人的论文一定对吗?他们的线图(Illustration)真实地反映客观情况了吗?模式标本一定是标准型吗?能够代表这个类群的变异范围吗?如果模式标本是少见的形态变异的怎么办?已经被同义了(Synonymized)的标本看过了吗?这些同义(Synonymy)就一定对吗?
所以,我认为的稳妥的方法是,首先查看该类群大量的普通标本,以此为基础,在脑中建立每个种大概的变异范围,最后看模式及所有同义名(Synonym)并一一对应。
普通标本最为重要,模式标本的查看只是确定性的,而不应该作为决定性的!!!!!!!!
3. 把握分类群的定义宽窄-形成自己的分类风格
标本看的越多,就会发现种和种之间并不是完全分开的,而是逐步地连续地变化的,有些时候甚至有重叠的部分,这是一个自我认识重建的过程,但也是接近真相的过程(图4)。
图4 普通标本少和标本多,在脑中形成的印象完全不同,箭头代表该处可能存在中间型。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想搞清楚猫的形态特点,如果我们只看一只加菲猫,就会以为猫只有橙色的,再看一只白色的,猫的定义就变成了白色和橙色的,看的越多就会发现猫其实是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中间也存在有渐变色和混色的品种。同时,在看标本的过程中,我们对于猫的理解也就逐渐趋向理论正确和客观。
那么,问题来了!
种和种之间的分界在哪里,两者之间相差多少是不同种,相差多少又是同种,这个就牵扯到了个人的分类风格。
有的分类学者喜欢宽的概念,有的喜欢窄的。俗话说就是分得粗和分得细的区别。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我们先说宽概念分类学者:优点在于容易鉴定,便于理解,缺点是往往他认为的单个分类群里包含了很多的小分类群,给后来的研究者造成了一定困难,要在充分理解其概念的基础上从大概念不断拆分为小概念;再说窄概念分类学者:优点在于分得细,缺点是造成物种的数量众多,也给后人留下了麻烦(图5)。
图5 宽概念和窄概念分类学者
但宽和窄只是相对来说,没有绝对标准。稳定的分类学家会尽可能地把握一样的尺度。
以上的见解都建立在有很多普通标本积累的基础上。这一步有些晦涩难懂,甚至可能让你觉得是一个哲学问题,但当你完全理解这一步时,你才真正走进了分类学。
4. 建立框架
衡量一名分类学家是否合格的另一标准,看他是否在熟悉的类群中建立了框架,成立了自己的分类系统。
对于框架这一点,西方和东方学者也有着明显不同的风格。首先来说西方,西方学者一般来说喜欢搭架子,从大处着手,即搭好骨架,大面上的事情做好,剩下填肉的事情慢慢来,这一点体现在较高的分类群,如纲,目等西方学者建立的多。而东方的学者喜欢填肉,从小处着手,擅长单个种,属或科的细节(一般来说,杠精勿扰) (图5)。这也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东西方风格不同而已。
这四个阶段层层递进,理解这四个阶段,特别是第三阶段需要较长时间的消化和理解,突破和理解第三阶段后,你就会有质的飞跃。
以上是我对于分类学的理解。
欢迎点赞 关注,并转发给喜爱植物的朋友吧!
谢谢大家。
下期和大家聊聊分类学再修订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