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和他的《活法》
1
1978年改革开放,改革的第一要务是发展经济,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是发展工业。
1978年10月22日至29日,小平同志访问了日本的东京、京都、奈良、大阪四座城市,坐了日本新干线的高铁,参观了日产、新日铁、松下、日本造币局等企业。
可以说,我们的改革开放之路是从学习日本开始的。
不过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这个现象就是谁代表中国的民族工业?是官营?还是民营?因为发展民族工业是自晚清以来中国人的一个梦想。
晚清的洋务基本是官办,之后的张謇、盛宣怀也都有官办民营的背景。到了民国,江南以荣氏家庭为代表的私营企业出现,一般讲,民族工业指的就是民营资本办的工业,而非政府官营。矛盾的《子夜》里主要就是讲了民营资本家与官商买办与洋人企业之间的博弈。
所以,改革开放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发展私企,中国的民企在管理理念上基本都学习了日本。你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你比如说绩效考核、5S管理、愿景描绘、感恩教育,这些日本企业的管理方法在当下中国企业身上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当年,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中国文化,各种技艺日本人都学了,好多还保持到了现在,成了中国文化的旧黄历,动不动我们就去日本翻一翻。
但有两样东西日本没学。一个是宫廷的宦官制度,日本没太监;另一个是中国最重要的制度科举,日本也没学。
中国企业学习日本也一样,管理方法都学了,可日本企业员工终身雇佣制的思想中国老板没学。
也就是说,日本企业那种苛刻的KPI、5S管理,以及愿景和感恩的洗脑是建立在员工终身雇佣制基本上,现在中国人也知道了,即使是在中国的日企也可以养老。
而中国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学习的那些管理思想,基本出自日本企业家、哲学家、也可以叫鸡汤大师稻盛和夫。
2
稻盛和夫与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本田创始人本田宗一郎一并被誉为日本四大“经营之圣”。
稻盛和夫是日本经营界的传奇人物。他27岁开始创业,白手起家创建了京瓷公司,52岁创办的 KDDI电信,在日本是第二大通讯公司,而这两家公司都成为了世界500强企业。
任何一个人,在有生之年能创办一家世界500强,也不枉此生了,何况是把两家不同领域的企业都做成了世界500强。
而他更传奇的经历是,1997年65岁的稻盛和夫宣布退休,把自己的股份全部捐献给了员工,自己皈依佛门。
在2010年,日本政府请他出山,出任破产重建的日本航空集团会长。当时日本舆论圈流传着“日航必将二次破产”的言论,但是已经78岁高龄的稻盛和夫,仅花了一年时间,就让日航大幅度扭亏为盈,创造了日航60年历史上,也是世界航空公司的最高利润。
今年89岁,依然很健康。
中国人对稻盛和夫的这两家企业不太熟,不像松下、丰田离中国人的生活那么近。
京瓷(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给我们的感觉是做瓷器,确实是这样。但不是我们想的盘子、碗、大花瓶,而是用于电子产品的精密陶瓷以及相关配套产品,是一家以电子产品为主的跨国科技公司。
不过这几年,京瓷的陶瓷刀在中国也挺有名,因为京瓷的陶瓷刀一直位列陶瓷刀品牌的第一名。确实很快,切肉片真好使,我买过了一把,问题是用钝了不好磨,这是陶瓷刀的问题。
KDDI是日本第二大通讯运营商,当然也就与中国人无关了,中国人也无法想象,会有私营的电信公司,涉及国家安全,都得国家办。
3
季羡林先生曾说:“根据我七八十年来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这两年,稻盛和夫的书在中国很流行,写事业和企业经营的有《成功的真谛》、《干法》、《阿米巴经营》,写个人成功、生活态度的,也是自传叫《活法》。
稻盛和夫于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一个贫穷而又虔诚的佛教家庭。父亲是印刷工人,一天赚的钱不够养家,不得不做些副业,每天都忙到深夜12点。
1945年,稻盛和夫报考鹿儿岛一中没考上,又感染了肺结核。当时肺结核还无药可治,死亡率极高,稻盛的叔叔和婶婶皆因肺结核去世。当时正在发烧中的稻盛情绪低落到了极点,13岁的他就开始在死亡的威胁和恐惧里颤抖。邻居大婶为激励他活下去的勇气,给了他一本书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生命的真谛》。
因为家里穷,稻盛一直没有看过课外书,这是第一本他看到的课外书。从书中他看到了影响他一生的辞汇──“灾难心相”。
他在自传《活法》一书中说到:“灾难是自己招来的,因为自己的心底有块吸引灾难的磁石。要避免灾难就要先除去这块磁石,而不是对别人说抱怨的话。”“把痛苦说成不幸是错误的,人们应该知道对于灵魂成长来说,痛苦有多么重要。”
意思是想啥来啥,稻盛和夫把这种观点认识得很深刻,其实就是坚定不移的追求,当然,非要作死,也一定会死。
稻盛和夫给了人生一个不同于其他哲学家的一个定义,他说:人生就是磨练灵魂、心灵的道场。这是人生唯一的意义。
他认为,因为心怀善念,行善助人,命运就朝向好的方向转变。经过磨练的美丽心灵,描绘的愿望也可以带来精彩的人生。
稻盛和夫对于他的成功谦虚地用印度梵文中的一句格言总结:“伟人的行动之所以能成功,与其说是靠他行动的手段,不如说是凭借纯粹的心灵。”
也就是必须自问“是否出于私心”,随时检视自己是否以任性的心态、自我为中心的想法来发展事业。他坚定地相信,只要动机和执行过程是良善的,那么,结果根本无庸置疑,一定是成功的。
4
我好像在这表扬日本人,现在这种事都要慎重。
稻盛和夫有一个最简单的对错标准。
他认为,正确的准则其实很简单,就像家长、幼儿园老师给小孩子言传身教的那些简单而朴素的教导,那些人类自古培养起来的伦理、道德,比如正直、感恩、勤奋、坚强、努力、利他等人世间那些美好的品质。连小孩都知道应该做的事,你更应该坚持去做,按这样正确的准则过人生,这就是稻盛和夫认为的活法,特别简单。
用他的原话说,就是遵循“作为人,何谓正确”的原则做事。回归到做人最基本的原则,所有的事情都拿这一个原则来做判断。
也就是很多中国人讲的,学做事,先做人。
甚至,稻盛和夫认为,其实这样的活法不仅仅是个人的,也是企业、国家,甚至整个人类的。因为企业、国家和人类也都是个人的集合体,在追求如何活着的方法上,没有任何差别。
比如,稻盛和夫刚创业的时候,对于如何经营企业一窍不通,所以他就把不违背自己的道德和良知作为决策判断的理由,结果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
也就是很多中国商人说的,学经商,先做人。
在他看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良知,而这个良知引导你判断事情对与错。
有一次稻盛和夫被邀请去参加一个座谈会,会上讨论到日本要不要向中国谢罪这件事情。稻盛和夫旗帜鲜明地说,当然要谢罪,日本一定要谢罪。为什么?日本侵略别国,这是历史事实,就好比你伤害了别人就应该赔礼道歉,这是作为人应有的基本正义感。
可在场的很多嘉宾却对稻盛和夫的观点很不认同,他们说不能道歉,你一旦道歉,就会让国家损失权威,在国际上也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会对我们国家有很大的影响的。
可是稻盛和夫说,难道因为在国际上的地位会受影响就能违背良知吗?因为对自己有损失就能不做正确的事吗?
所以,稻盛和夫是日本反战、主张主动检讨侵略的一派。
本来今天是想和大家聊聊稻盛和夫的《活法》。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虽然你总是忙忙碌碌,可是不知道在忙什么;有很多人感觉也很成功了,可就不知道为什么不快乐。问题都出在了什么地方,稻盛和夫的《活法》里都有答案。
当然,那是他的答案。有二点要说明的是稻盛和夫是虔诚的佛教徒,他是以佛教的思想想人生;第二是他的思想有很强的曾国藩印记,受曾国藩影响很深。
关于《活法》我们明天细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