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篇 辽代的民族及其分布1
X
图1 内蒙古博物院藏辽代緑釉单孔式鸡冠壶。
一、契丹族及其分布
契丹源于鲜卑宇文部,北魏时期其族名见诸史籍。如《魏书·库莫奚、契丹传》即云:“契丹国,在库莫奚东,异种同类”;“东部宇文之别种也”。20世纪9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发掘了辽人耶律羽之墓,发现了墓志。耶律羽之出身契丹皇族,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堂弟,他的《墓志》上即明确表述“其先宗分佶者。沠出石槐”。“佶首”即《辽史》中所言之契丹始祖“奇首可汗”;“石槐”即指东汉时鲜卑首领檀石槐。这便更加确凿地证明了契丹源自东胡系的鲜卑族。契丹早期应有八部。《辽史·营卫志》即云:“契丹之先,曰奇首可汗,生八子。其后族属浙盛,分为八部,居松漠之间。”“松漠”在今内蒙古赤峰一带,说明兴起后的契丹族即分布并游牧于今西辽河上游一带。大约到了北魏中后期,契丹八部之名便有了明确的记载。《魏书·契丹传》记契丹最擐早八部之名为: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佛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絮部、黎部和吐六于部。此时的契丹已与中原王朝政府有了政治及经济方面的联系。史载,北魏太武帝执政期间,契丹古八部曾分别“各以其名马、文皮入献天府,遂 求为常,皆得交市于和龙(今辽宁朝阳)、密云(今北京密云)之间,贡献不绝”。北魏太和三年(479),契丹遭北方柔然攻扰,契丹大酋莫佛贺勿于“率其部落车三千乘,众万余口,驱徙杂畜,求入内附,止于白狼水东,自此岁常朝贡”。古时白狼水即今辽西大凌河,说明此时的契丹人已向东迁徙到了今辽宁朝阳、阜新和锦州一带。
到隋朝末年,契丹各部逐渐结束了分散活动状态,各部之间开始组成了松散联盟。《隋书·契丹传》即载:“有征战,则酋帅相与议之;兴兵动众,(则)合符契”。到了唐代初期,契丹族才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契丹社会正式形成了以大贺氏氏族为首的部落联盟。《新五代史·四夷附录》即云:契丹“其国有灾疾而畜牧衰,则八部聚议,以旗鼓立其次而代之”。说的就是契丹八部首领聚议选举联盟首领之事。一百多年之后,代替大贺氏部落联盟的是遥荤氏部落联盟。阻午可汗做联盟首领,对契丹的古八部进行了改组,组成了新八部。《辽史·兵卫志》云:“大贺氏中衰,仅存五部。有耶律雅里者,分五部为八。”契丹新八部之名,据《辽史·营卫志》分析,它们是:迭刺部、乙室部、品部、楮特部,乌隗部、突吕不部、捏剌部、突举部。新八部与古八部相比,各部之间的地缘关系更加密切,而血缘关系则明显削弱了。
从阻午可汗时起,契丹社会政治、经济都有了新的发展与变化,尤其是社会生产力巳明显提高。契丹早期,人们过的是“草居野次,靡有定所”的、在较大范围内迁徙的游牧生活;到涅里主政时,“始制部族,各有分地”,变成了在较小范围内移动的游牧生活。这种“分地而居,合族而处”的变化。是契丹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
阻午可汗后期,契丹族部落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原来的八部,变成二十部。《辽史-营卫志》即载:“遥辈阻午可汗二十部:耶律七部,审密五部,八部。并进一步解释说:“捏里相阻午可汗,分三耶律为七,二审密为五,并前八部为二十部。三耶律:一曰大贺.二曰遥荤,三曰世里,即皇族也。二审密:一曰乙室已,二曰拨里,即国舅也。其分部皆未详,可知者曰迭刺,曰乙室,曰品,曰楮特,曰乌隗,曰突吕不,曰剌刺,曰突举,又有右大部、左大部,凡十,逸其二。大贺、遥荤析为六,而世里